下面帶出了惜春人,「有人獨立畫橋東,手把一枝楊柳系春風。 」場景從庭院轉移到「畫橋東」,似乎這女子也禁受不住那小天地的沉悶,走到這「大天地」裡來捕捉春光。 用楊柳來「系春風」很有情趣。 楊柳與春天關係最為密切。 在春風中,是它第一個睜開嬌眼;在春天離開時,它又以綿綿的飛絮相送。 選擇楊柳來留春,可以想見這女子有多少柔情。 「手把一枝楊柳系春風」,這行動是天真可愛的,然而又是十分美麗的,春風中「十五女兒腰」的柔柳和「獨立畫橋東」的女子相互映襯,令人陶醉。 起二句透出的沉沉春恨,現在已化解了許多。 現在我們所玩味的春愁已注入了不少甜蜜的味道。 女主人公的惜春表現在痴情的留春舉動上。 但春天畢竟是要情然離去的。 「鵲絆游絲墜,蜂拈落蕊空。 」鵲絆游絲是無意的,蜂拈落蕊是有意的。 春天不管人和物的有情與無意,它走了,留下一片空無走了。 「鞦韆庭院小簾櫳,多少閒愁閒緒雨聲中。 」又一次轉換回到庭院,天氣也由晴和轉入風雨。 這是一種心情的轉換。 在從庭院回到小窗之下,女子又要品嚐充滿愁緒的風雨之聲了。 雨中鞦韆富於含蘊,那「鞦韆」裡包含着春光下的幾多紅情綠意!許多惜春詞都寫到這情景:「隔牆送過鞦韆影」(張先)、「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黃昏疏雨濕鞦韆」(李清照),正可互相發明。 「鞦韆」正給讀者的聯想指示了一個方向,到底還有哪些「閒情閒緒」,讀者自可再發揮。 「多少閒情閒緒雨聲中」,那淅淅瀝瀝、不絶如縷的雨聲正表達了她飄忽不定,玩味不盡的春愁。 詞以聽雨結束,饒有餘味。 ●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吳潛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餉、胭脂盡吐。 老去惜花心,相以花無語。 羽書萬裡飛來處,報掃蕩、狐嗥兔舞。 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 吳潛詞作鑒賞 這首詞借寫海棠,抒發自己心憂國事的悲慨和壯心不已的豪情。 作者在慶無府(今寧波)任沿海制監大使時,已是六十五歲了,之前曾幾度官居台輔,又幾度削職,經歷了宦海幾多沉浮,意氣未免有些消沉了。 但他在慶元任內仍克盡職守,並寫有詩詞作品三百餘首,佳作亦有多篇,讀此詞可見其心跡之一斑。 「對海棠有賦」,開頭便詠海棠。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餉、胭脂盡吐。 」清明時節,節物風光變化迅速。 中午下了陣「疏雨」,頃刻間海棠就大放光艷了,「一餉」、「盡」將花開之快,觀賞者的快感傳神地表達出來,叫人多麼驚喜。 而這海棠沾雨之後更顯得鮮活冶艷,就叫人更加喜愛了。 詞人老大風情減,面對如此國色,似乎有點不知所措了。 「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 」紅顏皓首,兩相對待,在這「無語」中我們不難體會作者自憐衰疲之意。 下片由眼前的海棠而聯想四川的戰況。 「羽書萬裡飛來處,報掃蕩、狐嗥兔舞。 」「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 吳潛作此詞的前三年,蒙古就開始侵擾四川,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親率十萬軍隊自六盤山撲向川蜀,連敗宋軍,但到達合州(今合川)時,遇到守將王堅的頑強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堅處死,這使蒙哥的軍事行動受到很大挫折,因此曾一度考慮退兵。 這大約就是捷書所報的內容。 詞人以跳躍式思維寫此事,可以想見他心情的振奮。 「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這兩句的意思就是:錦江頭(以代蜀)的海棠,還是那般艷麗!這裡又用「濯錦」二字,海棠花就顯得更美了,真是錦上添花。 「江頭」前又着一「古」字,似乎表示:我華夏古來繁華之地,豈容狐兔闖來! 這首詞寫詞人在衰暮之年觀賞海棠,聯想「海棠國」的戰局,表現了烈士暮年心憂國事的忠忱。 ●水調歌頭·焦山 吳潛 鐵瓮古形勢,相對立金焦。 長江萬裡東注,曉吹捲驚濤。 天際孤雲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遠岫忽明晦,好景畫難描。 混隋陳,分宋魏,戰孫曹。 回頭千載陳跡,痴絶倚亭皋。 惟有汀邊歐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飛去,舉手謝塵囂。 吳潛詞作鑒賞 此詞為嘉熙二、三年間(1238—1239)吳潛任鎮江知府時所作。 鎮江風景壯麗,地處吳頭楚尾、南北要衝,自古即兵家爭雄之所,也是文人墨客會聚之區。 這裡的古蹟和流傳的佳話很多,形成了特殊的歷史文化氛圍,文人到此,無不受到強烈感發,「情動于中而形於言」,遂有很多篇什傳世。 吳潛在此詞作就有十數首,這是其中之一。 「鐵瓮古形勢,相對立金焦。 」「鐵瓮」,指鎮江古城,是三國孫權所建,十分堅固,當時號稱鐵瓮城。 「金焦」,金山、焦山,二山均屹立大江中(金山現已淤連南岸),西東相對,十分雄偉。 宋孝宗游金山寺曾題詩道:「崒然天立鎮中流,雄跨東南二百州。 」「鐵瓮」、「金焦」為鎮江古來形勢最突出之處,寫得概括、有力。 「長江萬裡東注,曉吹捲驚濤。 」江流東注,風捲濤驚,又加強了砥柱中流的金焦形象。 「天際孤雲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第3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3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