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未卒,天大雨,方千里。 今主君以白雁故而欲殺之,無異於狼虎。 」梁君援其手,與上車,歸。 入郭門,呼萬歲曰:「樂哉今日獵也,獨得善言。 」(《禦覽》三百九十,見《新序》二,作「公孫襲」。 ) 齊遣兵攻魯,見一婦人,將兩小兒走,抱小而挈大,顧見大軍且至,抱大而挈小。 使者甚怪,問之,婦人曰:「大者妾夫兄之子,小者妾之子。 夫兄子者,公義也;妾之子者,私愛也。 寧濟公而廢私邪。 」使者悵然,賢其辭,即罷軍還,對齊王說之,曰:「魯未可攻也,匹婦之義尚如此,何況朝廷之臣乎?」(《禦覽》四百二十二,見《列女傳·節義篇》同。 ) 魯有賢女,次室之子,年適二十,明曉經書,常侍立而吟,(《列女傳》作「倚柱而嘯」)涕泣如雨,有識謂之曰:「汝欲嫁邪,何悲之甚?」對曰:「魯君年老,太子尚小,憂其奸臣起矣。 」(《禦覽》四百六十九) 趙襄子問王離曰:「國之所以亡者,何也?」對曰:「君忄吝而能忍,是以亡爾。 」襄子曰:「何以為然也。 」曰:「忄吝則不能賞賢,忍則不能罰。 賢者不賞,罪者不罰,不亡何也?」(《禦覽》六百三十三) 蘇秦至齊,齊王厚待之,諸大夫嫉之。 使人刺秦而不死,齊王出珍寶募求賊,不得。 蘇秦垂死,謂齊王曰:「王誠能為臣求賊者,臣死後請車裂臣屍於市,徇之曰:『蘇秦為燕欲亂齊,今日其死,寡人甚喜,故裂之。 若得其殺主,重封賞之。 』 如此,刺臣者必出矣。 」齊王從其言,裂屍而徇之,刺蘇秦者果出求賞。 (《禦覽》六百三十三) 北塞上之人,其馬亡入胡中,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詎知不為福。 」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詎知不為禍。 」家富馬良,其子好騎墮而折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詎知不為福?」居一年,胡夷大出虜,丁壯者皆控弦而戰,塞上之人死者十九,此子獨以跛故,父子相保。 (《禦覽》八百九十六。 本《淮南子》,文全同。 ) 晉平公問趙武曰:「中牟,三國之股肱,邯鄲之肩髀也。 寡人欲其良令也,其令空,誰使而可?」趙武曰:「邢子可。 」公曰:「邢子非子之仇邪?」對曰:「私仇不入公門。 」又問曰:「中府之令空,誰使而可?」趙武曰:「臣子可。 」故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 (《藝文類聚》五十) 龜千歲,能與人言。 (《藝文類聚》九十六) 鼓法天,鐘法地。 (《北堂書鈔》百八) 楚文侯曰:「邑中豪好蔽善而揚惡,可親問之。 」(《文選注》三) 勇士孟賁,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狼。 (《文選注》八,又十八。 ) 聲樂易良,而合於歌,情盡舞意。 (《文選注》十七) 蓬生中,不扶自直也。 (《後漢·徐稚傳》注) 子奇年十八,齊君使主東阿,東阿大化。 (《胡廣傳》注) 晉平公時,赤地千里。 (《臧宮傳》注) ●卷四十 ☆劉歆(一) 歆字子駿,向子。 後改名秀,字潁叔。 成帝初待詔宦者,署為黃門郎。 綏和中為中壘校尉。 哀帝即位,進侍中太中大夫,遷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出為河內大守,徙守五原,轉涿郡,以病免。 起為安定屬國都尉。 平帝時為右曹太中大夫,遷中壘校尉。 王莽居攝,以為羲和,封紅休侯。 歷少阿京兆尹。 及篡位,以為國師,封嘉新公。 地皇末,謀劫莽降漢,事泄自殺。 有《列女傳頌》一卷,《七略》七卷,《三統曆法》三卷,集五卷。 ○遂初賦 《遂初賦》者,劉歆所作也。 歆少通詩書,能屬文,成帝召為黃門侍郎、中壘校尉、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 歆好《左氏春秋》,欲立於學官。 時諸儒不聽,歆乃移書太常博士,責讓深切,為朝廷大臣非疾,求出補吏,為河內太守。 又以宗室不宜典三河,徙五原太守。 是時朝政已多失矣,歆以論議見排擯,志意不得,之官,經歷故晉之域,感念思古,遂作斯賦,以嘆征事,而寄己意。 昔遂初之顯祿兮,遭閭闔之開通。 跖三台而上征兮,入北辰之紫官。 備列宿於鈎陳兮,擁大常之樞極。 總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惟太階之侈闊兮,機衡為之難運。 懼魁杓之前後兮,遂隆集於河濱。 遭陽侯之豐沛兮,乘素波以聊戾。 得玄武之嘉兆兮,守五原之烽燧。 二乘駕而既俟,仆夫期而在□。 馳太行之嚴防(《水經·泌水》注作「險峻」)兮,入天井之喬關。 歷岡岑以升降兮,馬龍騰以超攄。 (本作「起攄」,從《文選·赭白馬賦》注改。 )無雙駟以優遊兮,濟黎侯之舊居。 心滌蕩以慕遠兮,回高都而北征。 劇強秦之暴虐兮,弔趙括於長平。 好周文之嘉德兮,躬尊賢而下士。 騖駟馬而觀風兮,慶辛甲於長子。 哀衰周之失權兮,數辱而莫扶。 執孫蒯於屯留兮,救王師於途吾。 過下而嘆息兮,悲平公之作台。 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樂而惰怠。 枝葉落而不省兮,公族闃其無人。 曰不爨而俞甚兮,政委棄於家門。 載約屨而正朝服兮,降皮弁以為履。 寶礫石於廟堂兮,面隋和而不視。 始建衰而造亂兮,公室由此遂卑。 憐後君之寄寓兮,唁靖公於銅。 越侯田而長驅兮,釋叔向之飛患。 悅善人之有救兮,勞祁奚於太原。 何叔子之好直兮,為群邪之所惡。 賴祁子之一言兮,幾不免乎徂落。 ■B3美不必為偶兮,時有差而不相及。 第1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漢文》
第1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