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書有文子,文子,子夏之弟子,問於墨子。 (《史記·荀卿列傳·索隱》) (炙過髡,)過字作果,果者,車之盛膏器也。 炙之雖盡,猶有餘流者,言淳于髡智不盡如炙果也。 (《史記·荀卿列傳·集解》) (尉繚)繚為商君學。 (《漢書·藝文志》注) 楚有屍子,疑謂其在蜀,今案屍子書,晉人也,名佼,秦相衛鞅客也。 衛鞅商君,謀事畫計,立法理民,未嘗不與佼規也。 商君被刑,佼恐並誅,乃亡逃入蜀,自為造此二十篇,凡六萬餘言,卒,因葬蜀。 (《史記·荀卿列傳·集解》) 朔之文辭,此二篇最善。 其餘有《封泰山》,《責和氏璧》,及《皇太子生》,《屏風》,《殿上柏柱》,《平樂觀賦獵》,八言、七言上下,《從公孫弘借車》,凡劉向所錄朔書具是矣。 師古曰:劉向《別錄》所載。 (《漢書·東方朔傳》) 督亢,膏腴之地。 (《史記·荊軻列傳·集解》《後漢·郡國志·補註》) 丹,燕王喜之太子。 (《史記·荊軻列傳·索隱》) (神農)疑李悝及商君所說。 (《漢書·藝文志》注。 案,《史記·貨殖列傳》,:「《李克務盡地力》。 」《索隱》云:劉向《別錄》則雲李悝也。 ) 《尹都尉書》有《種瓜篇》。 (《禦覽》九百七十八。 ) 《尹都尉書》有《種蓼篇》。 (《禦覽》九百七十八) 《尹都尉書》有《種芥》、《葵》、《蓼》、《薤》、《蔥》諸篇。 (《禦覽》九百八十) 都尉有《種蔥書》,曹公與其先生言,細人覘之,見有拔蔥。 (《藝文類聚》八十二) (汜勝之)使教田三輔,有好田者師之,徙為御史。 (《漢書·藝文志》注) (蔡癸,)邯鄲人。 (《漢書·藝文志》注) (待詔臣饒心術。 )饒,齊人也,不知其姓,武帝時待詔,作書名曰《心術》也。 (《漢書·藝文志》注) (賈誼《弔屈原賦》)因以自諭自恨也。 (《史記·賈誼列傳·集解》) 淮南王有《薰籠賦》。 (《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五、《禦覽》七百十。 ) 向有《芳松枕賦》。 (《白帖》十四、《禦覽》七百七。 ) 向有合賦。 (《禦覽》七百一十七。 ) 有《騏麟角杖賦》。 (《北堂書鈔》一百三十三、《禦覽》七百十、《事類賦》注一十四。 ) 有《行過江上弋雁賦》、《行戈賦》、《弋雌得雄賦》。 (《禦覽》八百三十二) 待詔馮商作《燈賦》。 (《藝文類聚》八十) 商字子高。 (《漢書·藝文志》注) 臣向謹與長社尉杜參校中秘書。 (《漢書·藝文志》注) 驃騎將軍史朱宇。 (《漢書·藝文志》注) 隱書者,疑其言以相問,對者以慮思之,可以無不諭。 (《漢書·藝文志》注) 有麗人歌賦,漢興以來,善雅歌者魯人虞公,發聲清哀,遠動梁塵,受學者莫能及也。 (《藝文類聚》四十三、《文選·嘯賦》注、《事類賦注》十一。 案《初學記》十五:魯人虞公,見劉向《別錄》。 ) 《孫子》書以殺青簡,編以縹絲繩。 (《北堂書鈔》一百三、《太平禦覽》六百六。 ) 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 蹴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 皆因嬉戲,而講習之,今軍士無事,得使蹴鞠,有書二十五篇。 (《史記·蘇秦列傳·集解》、《衛霍列傳·索隱》、《後漢書·梁冀傳》注、《初學記》四、《一切經音義》二、《白帖》四、《禦覽》二百九十七、又七百五十四、《事類賦》注四。 ) 人民蚤虱眾多,則地癢也。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七) 鑿山鑽石,則見地痛也。 (《北堂書鈔》一百五十七) 薛公藏於賣漿家,徐廣曰:漿或作醪,案《別錄》知也。 (《史記·信陵君列傳·索隱》) ●卷三十九 ☆劉向(五) ○新序(案《新序》三十捲,見存。 十捲不錄,錄其佚文。 ) 齊王問墨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何如?」對曰:「古之學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學者得一善言,務以悅人。 」(《北堂書鈔》八十三、《太平禦覽》六百七。 ) 臧孫行猛政,子貢非之曰:「夫政,猶張琴瑟也,大弦急,則小弦絶矣。 是以位尊者德不可以薄,官大者治不可以小,地廣者制不可以狹,民眾者政不可以苛。 獨不聞子產相鄭乎?其掄材惟賢,抑惡而揚善,故有大略者不問其所短,有德厚者不非其小疵。 其牧民之道,養之以仁,教之以禮,因其所欲而與之,從其所好而勸之,賞之疑者從重,罰之疑者從輕。 」(《藝文類聚》五十二) 子產相鄭,七年而教宣風行,因無刑人。 (《北堂書鈔》三十五「風俗和平囹圄空虛」注引) 李斯問荀卿曰:「當今之時,為秦奈何?」孫卿曰:「力術止,義術行,秦之謂也。 」(《荀子·強國篇》楊亻京注引) 子產決鄧析教民之難,約:「大獄袍衣,小獄襦。 」民之獻袍衣、襦者不可勝數:以非為是,以是為非,鄭國大亂,民口ん嘩。 子產患之,於是討鄧析而戮之,民乃服,是非乃定。 (《荀子·正名》篇注引。 ) 梁車新為鄴令,其姊往見之。 值暮,郭門閉,遂逾郭而入,梁車新因刖其足。 趙成侯以為不慈,遂奪璽免官。 (《禦覽》五百十七) 魯哀公為室而大,公儀子。 (《淮南·人間訓》作「公宣子」)諫曰:「室大,眾與人處則嘩,少與人處則悲。 (「卑」訛,今從《淮南》。 )願公適也。 」 第13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漢文》
第1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