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大王還兵疾歸,尚得十半。 不然,漢知吳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黃頭,循江而下,襲大王之都;魯東海絶吳之餉道;梁王飭車騎,習戰射,積粟固守,以逼滎陽,待吳之饑。 大王雖欲反都,亦不得已。 夫三淮南之計,不負其約,齊王殺身以滅其跡,四海不得出兵其郡,趙囚邯鄲,此不可掩,亦已明矣。 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國,而制於十里之內矣。 張、韓將北地,弓高宿左右,兵不得下壁,軍不得太息,臣竊哀之。 願大王孰察焉。 (《漢書·枚乘傳》、《文選》。 ) ○七發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富於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嗇,紛屯澹淡,歔欷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虛中重聽,惡聞人聲,精神越渫,百病咸生。 聰明眩曜,悅怒不平,久執不廢,大命乃傾。 太子豈有是乎?」太子曰:「謹謝客。 賴君之力,時時有之,然未至於是也。 」客曰:「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內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無所。 飲食則溫淳甘脆,呈Ο肥厚,衣裳則雜Ш曼暖,覃爍熱暑。 雖有金石之堅,猶將銷鑠而挺解也,況其在筋骨之間乎哉!故曰縱耳目之慾,恣支體之安者,傷血脈之和。 且夫出輿入輦,命曰蹶痿之機;洞房清宮,命曰寒熱之媒;皓齒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 今太子膚色靡曼,四支委隨,筋骨挺解,血脈淫濯,手足墮窳,越女侍前,齊姬奉後,往來游燕,縱恣於曲房隱間之中。 此甘餐毒藥,戲猛獸之爪牙也。 所從來者至深遠,淹滯永久而不廢。 雖令扁鵲治內,巫咸治外,尚何及哉!今如太子之病者,獨宜世之君子,博見強識,承間語事,變度易意,常無離側,以為羽翼淹,沈之樂,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太子曰:「諾,病已,請事此言。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也,不欲聞之乎?」太子曰:“仆願聞之。 」 客曰:「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中鬱結之輪菌,根扶疏以分離,上有千仞之峰,下臨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 其根半死半生,冬則烈風漂霰飛雪之所激也,夏則雷霆霹靂之所感也,朝則鸝黃鳴焉,暮則覊雌迷鳥宿焉。 獨鵠晨號乎其上,鷄哀鳴翔乎其下。 於是背秋涉冬,使琴摯斫斬以為琴,野繭之絲以為弦,孤子之鈎以為隱,九寡之珥以為約。 使師嘗操暢,伯子牙為之歌,歌曰:「麥秀{艹斬}兮雉朝飛,向虛壑兮背槁槐,依絶區分臨回溪。 」飛鳥聞之,翕翼而不能去;野獸聞之,垂耳而不能行;支喬螻蟻聞之,拄喙而不能前,此亦天下之至悲也。 太子能強起聽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 客曰:「芻牛之腴,菜以筍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膚,楚苗之食,安胡之飯,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於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調和,熊蹯之,芍藥之醬,薄耆之炙,鮮鯉之,秋黃之蘇,白露之茹,蘭英之酒,酌以滌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飯大ヱ,如湯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太子能強起嘗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 客曰:「鐘岱之牡,齒至之車,前似飛鳥,後類距虛,爵麥服處,躁中煩外,覊堅轡,附易路。 於是伯樂相其前後,王良造父為之禦,秦缺樓季為之右。 此兩人者,馬佚能止之,車覆能起之。 於是使射千鎰之重,爭千里之逐,此亦天下之至駿也。 太子能強起乘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 客曰:「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荊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樂無有。 於是使博辯之士,原本山川,極命草木,比物屬事,離辭連類,浮遊覽觀。 乃下置酒於虞懷之宮,連廊四注,台城層構,紛紜玄綠,輦道邪交,黃池紆曲,溷章白鷺,孔鳥軍鵠,雛,翠鬣紫纓,螭龍德牧,邕邕群鳴,陽魚騰躍,奮翼振鱗,氵寂{艹壽}蓼,蔓草芳苓。 女桑河柳,素葉紫莖,苗松豫章,條上造天。 梧桐並閭,極望成林。 眾芳芬郁,亂於五風。 從容猗靡,消息陽陰。 列坐縱酒,蕩樂娛心。 景春佐酒,杜連理音。 滋味雜陳,餚糅錯該,練色娛目,流聲悅耳。 於是乃發激楚之結風,揚鄭衛之皓樂,使先施、徵舒、陽文、段干、吳娃、閭И傅予之徒,雜裾垂{髟肖},目窕心與。 揄流波,雜杜若。 蒙清塵,被蘭澤。 燕服而禦,此亦天下之靡麗,皓侈廣博之樂也。 太子能強起游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 客曰:「將為太子馴騏驥之馬,駕飛令之輿,乘牡駿之乘,右夏服之勁箭,左鳥號之凋弓。 游涉乎雲林,周馳乎蘭澤,弭節乎江潯。 掩青,游清風,陶陽氣,蕩春心,逐狡獸,集輕禽。 於是極犬馬之才,困野獸之足,窮相禦之智巧,恐虎豹,懾鷙鳥,逐馬鳴鑣,魚跨麋角,覆游麇兔,蹈踐鹿,汗流沫墜,冤伏陵窘,無創而死者,固足充後乘矣。 此校獵之至壯也,太子能強起游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然陽氣見於眉宇之間,侵淫而上,幾滿大宅。 客見太子有悅色,遂推而進之曰:「冥火薄天,兵車雷運,ユ旗偃蹇,羽毛肅紛,馳騁角逐,慕味爭先,徼墨廣博,觀望之有圻,純粹全犧,獻之公門。 ”太子曰:“善,願復聞之。 」 第7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漢文》
第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