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亞聯盟仍不是亞述的對手,他又想拉當時的猶大王亞哈斯入盟,遭到拒絶。 他們就以武力壓迫亞哈斯,發兵包圍了耶路撒冷。 亞哈斯整天向神祈禱,甚至把自己的兒子也獻為燔祭,全國各地,邱壇上、山岡上、松樹下,到處都是獻祭燒香的人。 但是這也無濟幹事。 於是,亞哈斯只得向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求援,他寫了一封信給亞述王,對他說,「我是您的僕人、您的兒子。 現在亞蘭工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您救我脫離他們手,」亞哈斯將耶和華聖殿裡和王宮府庫中所有的金銀都送給亞述19作為禮物,亞述王應允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搗大馬邑殺了利汛王,把居民擄到吉珥。 後來,比加的臣子何細亞背叛他,把他殺死,篡奪了王位,作以色列王4年。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情,亞述王撒縵以色上來攻擊何細亞,何細亞只得服侍他,成了亞述的藩屬,給他進貢。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反亞述集團在埃及的支持下,在以色列朝廷中占了上風,向何細亞施加壓力。 何細亞在埃及王的支持下,背叛了亞述,不照往年的慣例向撒縵以色進貢。 撒縵以色立即發兵鎮壓,把以色列打得落花流水,生擒了何細亞井把他裝進囚籠,打入大牢。 剩下的以色列部隊退到撒瑪利亞固守,撒縵以色圍困了撒瑪利亞3年,才攻了下來。 亞述人把以色列人擄到亞述,把他們安置在哈臘與歌散的哈博河邊以及瑪代等地。 亞述王又把巴比倫、古他、亞瓦、哈馬和西法瓦音等地的人遷入以色列。 就這樣,以色列國再也不存在了,以色列民族12個支派中的10個支派也從此消聲匿跡,(王下10:32一10:33:王下13一17) 巴比倫之囚回過頭再說猶大,那個重修耶和華聖殿的約阿施被殺後,他的兒子亞瑪謝接續嘍作王。 他曾擊潰以東兒又與以色列交戰,兵攸被擒,猶大成為以色列的附屬國。 後來,耶路撒冷發生宮廷政變,騷亂中,亞瑪謝逃到拉吉:叛黨派人追到那裡,把他殺了。 這一年他54歲,在位29歲。 他的兒子亞撒利雅(又名烏西雅)就位時,年齡剛滿16歲。 少年的國王年齡雖不大,治理國家卻很有方略,他廢除了朝廷對異神的崇拜,恢復了耶和華的教的正統地位,只是沒有拆去異教的邱壇。 亞撒利雅發兵攻打非利士人,攻克迦特、雅比尼城和亞實突城,還征服一些好戰的亞拉伯(阿拉伯)部族和亞捫人,使他們向耶路撒冷進貢納稅。 他大力加強國防,擴大軍隊,加固城牆。 又鼓勵農業和畜牧業。 一時間,猶大國富民強,頗有中興的氣派。 亞撒利雅漸漸地心高氣做起來,他竟不經過祭司,直接向耶和華進香,祭司們勸阻他,他不但不聽,還大發脾氣。 耶和華就使他額上忽然發出大痲瘋的白斑。 他不得不離開耶略撒冷,住進別宮裡,他的兒子約坦代替他管理家事,治理國民,直到他死在別宮。 亞撒利雅在位52年,他死以後,由他的兒子約但繼承王位。 他繼續奉耶和華為官方的神靈,但無力禁止全國普遍盛行的異教崇拜。 約坦在位10年,其問曾重修耶和華大殿的上門,井在全國各地建築了許多營寨和高樓。 他曾打敗亞桐人,使亞扣人連續3年進貢100他連得銀子,10000歌珥小麥,10000歌珥大麥。 約但死後,他的兒子亞哈斯繼位。 亞哈斯背離了他祖父和父親的道路,崇拜巴力神像,他在位16年,其問可謂內憂外患迭起。 業蘭入和以色列入三番五次地攻擊猶大,他被圍困在耶路撤冷,甚至把自己的兒子獻為燔祭,傾盡全部國庫乞求亞述出戰援助。 以法蓮入細基利,帶兵殺入猶大,擄去猶大人20萬,幸虧有幾位德高望重的以法蓮忠厚的長老出來勸阻,細基利才沒有把這些人帶回去作奴隷。 亞哈斯死後,他的兒子希西家接續他作猶人上。 希西家在位的時候,撒瑪利亞淪陷。 這在猶大引起了恐慌,希西家總結以色列亡國的教訓,大膽改革朝政,恢復耶和華的獨尊地位。 他任命廠一大批利未人的後裔擔任祭司。 祭司們打開封塵己久的聖殿大門,花了半個月時間才完成對神殿的清洗潔淨工作。 然後,希西家按照慣例在聖殿中舉行廠獻祭禮。 他打發驛卒向全國發佈通告,要大家到耶路撤冷來過踰越節,他甚至寫信給以法蓮和瑪拿西兒請他們也守踰越節,但卻遭到那裡的人們的譏笑。 不過來耶路撒冷朝覲的人仍然很冬其中包括許多以法蓮、瑪拿西人。 這次大規模的朝覲活動以後。 希西家下令廢去邱壇,毀壞往像,砍下木偶,甚至打碎了摩西所造的銅蛇,化為銅塊,因為那時以色列入成群結隊地圍繞銅蛇僥香。 耶和華教在猶大的復興無疑是對迦南霸主亞述的挑戰。 希西家15年,剛剛取得以色列的亞述王業拿基立發兵侵入猶大,閹困一切堅固的城邑,將城攻取,只剩下耶路撒冷一座孤城。 希西家一方面施緩兵之計,派使者去拉吉見亞述王說:「我有罪了,求您離開我;凡您罰我的,我必承當。 」亞拿基立罰他銀子300他連得,金子30他連得,希西家為了湊齊如數的金銀,把耶和華殿和工宮府庫裡所有的銀子都拿出來,甚至把聖殿和上宮裡包門和柱子的金子也刮了下來充數。 另一方面,希西家動員全體人民起來抗戰。 軍民同心,塞住了耶路撒冷城外的一切泉源和流向城裡的小問,使侵略者得不到水喝。 希西家還指渾百姓修築了所有拆毀的城牆,高與城樓相齊;在城外又築了第二道圍牆。 第1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聖經的故事》
第1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