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儀承寵住龍池,掃地焚香日午時。 等候大家來院裡,看教鸚鵡念新詩。 才人出入每參隨,筆硯將行繞曲池。 能向彩箋書大字,忽防御製寫新詩。 六宮官職總新除,宮女安排入畫圖。 二十四司分六局,禦前頻見錯相呼。 春風一面曉妝成,偷折花枝傍水行。 卻被內監遙覷見,故將紅豆打黃鶯。 殿前排宴賞花開,宮女侵晨探幾回。 斜望花開遙舉袖,傳聲宣喚近臣來。 小球場近曲池頭,宣喚勛臣試打球。 先向畫樓排禦幄,管弦聲動立浮油。 供奉頭籌不敢爭,上棚等喚近臣名。 內人酌酒才宣賜,馬上齊呼萬歲聲。 殿前宮女總纖腰,初學乘騎怯又嬌。 上得馬來才欲走,幾回拋鞚抱鞍橋。 自教宮娥學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 上棚知是官家認,遍遍長贏第一籌。 翔鸞閣外夕陽天,樹影花光遠接連。 望見內家來往處,水門斜過罨樓船。 內家追逐採蓮時,驚起沙鷗兩岸飛。 蘭棹把來齊拍水,並船相鬥濕羅衣。 新秋女伴各相逢,罨畫船飛別浦中。 旋折荷花伴歌舞,夕陽斜照滿衣紅。 少年相逐採蓮回,羅帽羅衫巧制裁。 每到岸頭長拍水,競提纖手出船來。 早春楊柳引長條,倚岸沿堤一面高。 稱與畫船牽錦纜,暖風搓出彩絲縧。 內家宣錫生辰宴,隔夜諸宮進禦花。 後殿未聞宮主入,東門先報下金車。 端午生衣進禦床,赭黃羅帕覆金箱。 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彩縷長。 選進仙韶第一人,才勝羅綺不勝春。 重教按舞桃花下,只踏殘紅作地裀。 侍女爭揮玉彈弓,金丸飛入亂花中。 一時驚起流鶯散,踏落殘花滿地紅。 七寶闌干白玉除,新開涼殿幸金輿。 一溝泛碧流春水,四面瓊鈎搭綺疏。 山樓綵鳳棲寒月,宴殿金麟吐禦香。 蜀錦地衣呈隊舞,教頭先出拜君王。 天外明河翻玉浪,樓西涼月湧金盆。 香銷甲乙床前帳,宮鎖玲瓏閉殿門。 細風欹葉撼宮梧,早怯秋寒著綉繻。 玉宇無人雙燕去,一彎新月上金樞。 夜寒金屋篆煙飛,燈燭分明在紫微。 漏永禁宮三十六,燕回爭踏月輪歸。 曉吹翩翩動翠旗,爐煙千疊瑞雲飛。 何人奏對偏移刻,御史天香隔綉衣。 金井秋啼絡緯聲,出花宮漏報嚴更。 不知誰是金鑾直,玉宇沉沉夜氣清。 內庭秋燕玉池東,香散荷花水殿風。 阿監采菱牽錦纜,月明猶在畫船中。 東宮花燭綵樓新,天上仙橋上鎖春。 偏出六宮歌舞奏,嫦娥初到月虛輪。 紗幔薄垂金麥穗,簾鈎纖掛玉蔥條。 樓西別起長春殿,香碧紅泥透蜀椒。 翠華香重玉爐添,雙鳳樓頭曉日暹。 扇掩紅鸞金殿悄,一聲清蹕卷珠簾。 金作蟠龍綉作麟,壺中樓閣禁中春。 君王避暑來游幸,風月橫秋氣象新。 清曉自傾花上露,冷侵宮殿玉蟾蜍。 擘開五色銷金紙,碧鎖窗前學草書。 翠鈿貼靨輕如笑,玉鳳雕釵裊欲飛。 拂曉賀春皇帝閣,綵衣金勝近龍衣。 瑣聲金徹閣門環,簾卷珍珠十二間。 別殿春風呼萬歲,中丞新押散朝班。 鷄人報曉傳三唱,玉井金床轉轆轤。 煙引禦爐香繞殿,漏簽初刻上銅壺。 禦按橫金殿幄紅,搧開雲表露天容。 太常奏備三千曲,樂府新調十二鐘。 宮女熏香進禦衣,殿門開鎖請金匙。 朝陽初上黃金屋,禁夜春深晝漏遲。 三月金明柳絮飛,岸花堤草弄春時。 樓船百戲催宣賜,禦輦今年不上池。 內人稀見水鞦韆,爭擘珠簾帳殿前。 第一錦標誰奪得,右軍輸卻小龍船。 夜色樓台月數層,金猊煙穗繞觚棱。 重廊屈折連三殿,密上真珠百寶燈。 天門晏閉九重關,樓倚銀河氣象間。 一點星球重絳闕,五雲仙仗下蓬山。 禁裡春濃蝶自飛,禦蠶眠處弄新絲。 碧窗盡日教鸚鵡,唸得君王數首詩。 鬥草深宮玉檻前,春蒲如箭荇如錢。 不知紅藥闌干曲,日暮何人落翠鈿。 太液波清水殿涼,畫船驚起宿鴛鴦。 翠眉不及池邊柳,取次飛花入建章。 禦座垂簾綉額單,冰山重疊貯金盤。 玉清迢遞無塵到,殿角東西五月寒。 春心滴破花邊漏,曉夢敲回禁裡鐘。 十二楚山何處是,禦樓曾見兩三峰。 博山夜宿沈香火,帳外時聞暖鳳笙。 理遍從頭新上曲,殿前龍直未交更。 春殿千官宴卻歸,上林鶯舌報花時。 宣徽旋進新裁曲,學士爭吟應詔詩。 釣線沈波漾彩舟,魚爭芳餌上龍鈎。 內人急捧金盤接,撥剌紅鱗躍未休。 蕙炷香銷燭影殘,禦衣熏盡輒更闌。 歸來困頓眠紅帳,一枕西風夢裡寒。 東宮降誕挺佳辰,少海星邊擁瑞雲。 中尉傳聞三日宴,翰林當撰洗兒文。 酒庫新修近水傍,潑醅初熟五雲漿。 殿前供禦頻宣索,追入花間一陣香。 白藤花限白銀花,閤子門當寢殿斜。 近被宮中知了事,每來隨駕使煎茶。 西球場裡打球回,禦宴先於苑內開。 宣索教坊諸伎樂,傍池催喚入船來。 昭儀侍宴足精神,玉燭抽看記飲巡。 倚賴識書為錄事,燈前時復錯瞞人。 後宮阿監裹羅巾,出入經過苑囿頻。 承奉聖顏憂誤失,就中長怕內夫人。 管弦聲急滿龍池,宮女藏鈎夜宴時。 好是聖人親捉得,便將濃墨掃雙眉。 密室紅泥地火爐,內人冬日晚傳呼。 今宵駕幸池頭宿,排比椒房得暖無。 畫船花舫總新妝,進入池心近島傍。 松柏樓窗楠木板,暖風吹過一團香。 三清台近苑牆東,樓檻層層映水紅。 盡日綺羅人度曲,管弦聲在半天中。 安排諸院接行廊,外檻周回十里強。 青錦地衣紅綉毯,盡鋪龍腦郁金香。 第22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唐詩 六》
第2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