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掛朱欄鎖半尋,清聲難買恨黃金。 懸崖接果今何在, 淺井窺星影已沉。 歸宅葉鋪曾睡石,入朝燈照舊啼林。 小山罷繞隨湘客,高樹休升對岳禽。 天竺省憐傷倍切, 親知寬和思難任。 相門恩重無由報,竟托仙郎日夜吟。 卷723_43 【上靈州令狐相公(一作贈高仆射自安西赴闕)】 李洞 征蠻破虜漢功臣,提劍歸來萬里身。 笑倚凌煙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卷723_44 【寓言】 李洞 三千宮女露蛾眉,笑煮黃金日月遲。 麟鳳隔雲攀不及,空山惆悵夕陽時。 卷723_45 【客亭對月】 李洞 遊子離魂隴上花,風飄浪捲繞天涯。 一年十二度圓月,十一回圓不在家。 卷723_46 【宿鄠郊贈羅處士】 李洞 川靜星高櫟已枯,南山落石水聲粗。 白雲釣客窗中宿,臥數嵩峰聽五湖。 卷723_47 【有寄】 李洞 愛酒耽棋田處士,彈琴詠史賈先生。 禦溝臨岸有雲石,不見鶴來何處行。 卷723_48 【送三藏歸西天國】 李洞 十萬里程多少磧,沙中彈舌授降龍。 五天到日應頭白,月落長安半夜鐘。 卷723_49 【金陵懷古】 李洞 古來無此戰爭功,日日戈船卷海風。 一遇靈鰲開睡眼,六朝灰燼九江空。 卷723_50 【長安縣廳】 李洞 主人寂寞客屯邅,愁絶終南滿案前。 乞取中庭藤五尺,為君高劚扣青天。 卷723_51 【題晰上人賈島詩卷】 李洞 賈生詩卷惠休裝,百葉蓮花萬里香。 供得半年吟不足,長鬚字字頂司倉。 卷723_52 【送僧清演歸山】 李洞 毛褐斜肩背負經,曉思吟入竇山青。 峰前野水橫官道,踏着秋天三四星。 卷723_53 【贈僧】 李洞 不羡王公與貴人,唯將雲鶴自相親。 閒來石上觀流水,欲洗禪衣未有塵。 卷723_54 【題學公院池蓮】 李洞 竹引山泉玉甃池,栽蓮莫怪藕生絲。 如何不似麻衣客,坐對秋風待一枝。 卷723_55 【山居喜友人見訪】 李洞 入雲晴劚茯苓還,日暮逢迎木石間。 看待詩人無別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卷723_56 【秋宿長安韋主簿廳】 李洞 水木清涼夜直廳,愁人樓上唱寒更。 坐勞同步簾前月,鼠動床頭印鎖聲。 卷723_57 【冬憶友人】 李洞 吟上山前數竹枝,葉翻似雪落霏霏。 枕前明月誰動影,睡裡驚來不覺歸。 卷723_58 【懷圭峰影林泉】 李洞 吾家舊物賈生傳,入內遙分錫杖泉。 鶴去帝移宮女散,更堪嗚咽過樓前。 卷723_59 【贈青龍印禪師】 李洞 雨澀秋刀剃雪時,庵前曾禮草堂師。 居人昨日相過說,鶴已生孫竹滿池。 卷723_60 【戲贈侯常侍】 李洞 葛洪卷與江淹賦,名動天邊傲石居。 兩蜀詞人多載後,同君諱卻馬相如。 卷723_61 【綉嶺宮詞】 李洞 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開盡飄香玉。 綉嶺宮前鶴髮翁,猶唱開元太平曲。 卷723_62 【中秋月(一作廖凝詩)】 李洞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半分。 孤光吞列宿,四面絶微雲。 眾木排疏影,寒流疊細紋。 遙遙望丹桂,心緒更紛紛。 卷723_63 【宿書僧院】 李洞 夜水筆前澄,時推外學能。 書成百個字,庭轉幾遭燈。 寄墨大壇吏,分箋蜀國僧。 為題江寺塔,牌掛入雲層。 卷723_64 【雪】 李洞 迢迢來極塞,連闕謂風吹。 禪客呵金錫,徵人擘凍旗。 細填蟲穴滿,重壓鶴巢欹。 有影晴飄野,無聲夜落池。 正繁秦甸暖,漸厚楚宮饑。 凍挹分泉澀,光凝二閣痴。 踏遺蘭署跡,聽起石門思。 用表豐年瑞,無令掃玉墀。 卷723_65 【述懷二十韻獻覃懷相公】 李洞 帝夢求良弼,生申屬聖明。 青雲縣器業,白日貫忠貞。 靄靄隨春動,忻忻共物榮。 靜宜浮競息,坐覺好風生。 萬國聞應躍,千門望盡傾。 瑞含楊柳色,氣變管弦聲。 百闢尋知度,三階正有程。 魯儒規蘊藉,周誥美和平。 碧水遺幽抱,朱絲寄遠情。 風流秦印綬,儀表漢公卿。 忠讜期登用,回邪自震驚。 雲開長劍倚,路絶一峰橫。 九野方無事,滄溟本不爭。 國將身共計,心與眾為城。 早晚中條下,紅塵一顧清。 南潭容伴鶴,西笑忽遷鶯。 折樹恩難報,懷仁命甚輕。 二年猶困辱,百口望經營。 未在英侯選,空勞短羽征。 知音初相國,從此免長鳴。 卷723_66 【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複中題峽山寺】 李洞 薄暮緣西峽,停橈一訪僧。 鷺巢行臥柳,猿飲倒垂藤。 水曲岩千疊,雲深樹百層。 山風寒殿磬,溪雨夜船燈。 灘漲危槎沒,泉沖怪石崩。 中台一襟淚,歲杪別良朋。 卷723_67 【冬日送涼州刺史】 李洞 寵餞西門外,雙旌出漢陵。 未辭金殿日,已夢雪山燈。 地遠終峰盡,天寒朔氣凝。 新年行已到,舊典聽難勝。 吏掃盤雕影,人遮散馬乘。 移軍駝馱角,下塞掾河冰。 獵近崑崙獸,吟招磧石僧。 重輸右藏實,方見左車能。 兵聚邊風急,城寬夜月澄。 連營煙火嶺,望詔幾回登。 卷723_68 【過賈浪仙舊地】 李洞 鶴外唐來有謫星,長江東注冷滄溟。 境搜松雪仙人島, 吟歇林泉主簿廳。 片月已能臨榜黑,遙天何益抱墳青。 年年誰不登高第,未勝騎驢入畫屏。 卷723_69 【句】 李洞 公道此時如不得,昭陵慟哭一生休。 (《北夢瑣言》云: 洞三榜,裴贄第二榜。 策夜,簾前獻詩云雲。 尋卒蜀中。 贄無子,人謂屈洞所致)古 卷七百二十四 卷724_1 【酬友生早秋】 唐求 彤雲將欲罷,蟬柳響如秋。 霧散九霄近,日程三伏愁。 殘陽宿雨霽,高浪碎沙漚。 袪足餘旬後,分襟任自由。 卷724_2 【曉發】 唐求 第1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唐詩 六》
第1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