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半死龍門樹,懊惱春風作底來。 卷474_70 【侍郎宅泛池】 徐凝 蓮子花邊回竹岸,鷄頭葉上蕩蘭舟。 誰知洛北朱門裡,便到江南綠水游。 卷474_71 【和侍郎邀宿不至】 徐凝 蟾蜍有色門應鎖,街鼓無聲夜自深。 料得白家詩思苦,一篇詩了一彈琴。 卷474_72 【自鄂渚至河南將歸江外留辭侍郎】 徐凝 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無人重布衣。 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遊子白身歸。 卷474_73 【蠻入西川後】 徐凝 守隘一夫何處在,長橋萬里只堪傷。 紛紛塞外烏蠻賊,驅盡江頭濯錦娘。 卷474_74 【憶紫溪】 徐凝 長憶紫溪春欲盡,千岩交映水回斜。 岩空水滿溪自紫,水態更籠南燭花。 卷474_75 【誇紅槿】 徐凝 誰道槿花生感促,可憐相計半年紅。 何如桃李無多少,並打千枝一夜風。 卷474_76 【題縉雲山鼎池二首】 徐凝 黃帝旌旗去不回,空餘片石碧崔嵬。 有時風捲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幾人尋。 到來唯見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淺深。 卷474_77 【宿冽上人房】 徐凝 浮生不定若蓬飄,林下真僧偶見招。 覺後始知身是夢,更聞寒雨滴芭蕉。 卷474_78 【汴河覽古】 徐凝 煬帝龍舟向此行,三千宮女采橈輕。 渡河不似如今唱,為是楊家怨思聲。 卷474_79 【柬白丈人】 徐凝 昔時丈人鬢髮白,千年松下鋤茯苓。 今來見此松樹死,丈人斬新鬢髮青。 卷474_80 【覽鏡詞】 徐凝 寶鏡磨來寒水清,青衣把就綠窗明。 潘郎懊惱新秋發,拔卻一莖生兩莖。 卷474_81 【寄玄陽先生】 徐凝 不能相見見人傳,rv岸山中岱岸邊。 顏貌只如三二十,道年三百亦藏年。 卷474_82 【白人】 徐凝 暖風入煙花漠漠,白人梳洗尋常薄。 泥郎為插瓏璁釵,爭教一朵牙雲落。 卷474_83 【奉酬元相公上元】 徐凝 出擁樓船千萬人,入為台輔九霄身。 如何更羡看燈夜,曾見宮花拂面春。 卷474_84 【奉和鸚鵡】 徐凝 毛羽曾經翦處殘,學人言語道暄寒。 任饒長被金籠闔,也免棲飛雨雪難。 卷474_85 【將至妙喜寺】 徐凝 清風裊裊越水陂,遠樹蒼蒼妙喜寺。 自有車輪與馬蹄,未曾到此波心地。 卷474_86 【紅蕉】 徐凝 紅蕉曾到嶺南看,校小芭蕉幾一般。 差是斜刀剪紅絹,捲來開去葉中安。 卷474_87 【見少室】 徐凝 適我一簞孤客性,問人三十六峰名。 青雲無忘白雲在,便可嵩陽老此生。 卷474_88 【語兒見新月】 徐凝 幾處天邊見新月,經過草市憶西施。 娟娟水宿初三夜,曾伴愁蛾到語兒。 卷474_89 【回施先輩見寄新詩二首】 徐凝 九幽仙子西山卷,讀了縧繩系又開。 此卷玉清宮裡少,曾尋真誥讀詩來。 紫河車裡丹成也,皂莢枝頭早晚飛。 料得仙宮列仙籍,如君進士出身稀。 卷474_90 【送沈亞之赴郢掾】 徐凝 千萬乘驄沈司戶,不須惆悵郢中游。 幾年白雪無人唱,今日唯君上雪樓。 卷474_91 【答白公】 徐凝 高景爭來草木頭,一生心事酒前休。 山公自是仙人侶,攜手醉登城上樓。 卷474_92 【句】 徐凝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 (《別白公》)古 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 (以上並見《紀事》)齋 亂後見淮水,歸心忽迢遙。 (《京都還汴口作》)主 乍疑鯨噴浪,忽似鷁凌風。 呀呷汀洲動,喧闐裡巷空。 (《競渡》。 見《詩式》)古 卷四百七十五 卷475_1 【奉和聖制南郊禮畢詩】 李德裕 磬筦歌大呂,冕裘旅天神。 燒蕭闢閶闔,祈谷為蒸人。 羽旗灑輕雪,麥隴含陽春。 昌運歲今會,王猷從此新。 三臣皆就日,萬國望如雲。 仁壽信非遠,群生方在鈞。 卷475_2 【郊壇回輿中書二相公蒙聖慈召至禦馬前仰感恩…相公】 李德裕 七萃和鑾動,三條葆吹回。 相星環日道,蒼馬近龍媒。 咫尺天顏接,光華喜氣來。 自慚衰且病,無以效涓埃。 卷475_3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進詩一首】 李德裕 宛轉龍歌節,參差燕羽高。 風光搖禁柳,霽色暖宮桃。 春露明仙掌,晨霞照禦袍。 雪凝陳組練,林植聳干旄。 廣樂初蹌鳳,神山欲抃鰲。 鳴笳朱鷺起,疊鼓紫騂豪。 象舞嚴金鎧,豐歌耀寶刀。 不勞孫子法,自得太公韜。 分席羅玄冕,行觴舉綠醪。 彀中時落羽,橦末乍升猱。 瑞景開陰翳,薰風散鬱陶。 天顏歡益醉,臣節勁尤高。 楛矢方來貢,雕弓已載櫜。 英威揚絶漠,神算盡臨洮。 赤縣陽和布,蒼生雨露膏。 野平惟有麥,田闢久無蒿。 祿秩榮三事,功勛乏一毫。 寢謀慚汲黯,秉羽貴孫敖。 煥若游玄圃,歡如享太牢。 輕生何以報,只自比鴻毛。 卷475_4 【雨中自秘書省訪王三侍禦知早入朝便入集賢…詩贈之】 李德裕 共憐獨鶴青霞姿,瀛洲故山歸已遲。 仁者焉能效鷙鶚, 飛舞自合追長離。 梧桐迥齊鳷鵲觀,煙雨屢拂蛟龍旗。 鴻雁沖飆去不盡,寒聲晚下天泉池。 顧我蓬萊靜無事, 玉版寶書藏眾瑞。 青編盡以汲塚來,科鬥皆從魯室至。 金門待詔何逍遙,名儒早問張子僑。 王褒軼材晚始入, 宮女已能傳洞簫。 應令柏台長對戶,別來相望獨寥寥。 卷475_5 【奉和太原張尚書山亭書懷】 李德裕 岩石在朱戶,風泉當翠樓。 始知峴亭賞,難與清暉留。 餘景淡將夕,凝嵐輕欲收。 東山有歸志,方接赤松游。 卷475_6 【奉和韋侍禦陪相公游開義五言六韻】 李德裕 羊公追勝概,茲地暫逍遙。 風景同南峴,丹青見北朝。 第5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唐詩 四》
第5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