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者1 :「你想找什麼樣的工作?」 應聘者1 :「我希望這份工作和會計有關,這樣我可以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而不斷成長。 」 招聘者1 :「你應該在說話時更自信一些。 你太緊張了。 我希望你能盡力改變這一點並和我們保持聯繫。 」 招聘者2 :「請簡單介紹你自己。 」 應聘者2 :「我通過了SSC 和Second P,而且成績優異。 」(分別相當於美國的GPA 和SAT 考試分數) 招聘者2 :「請講得慢一點。 別緊張。 」 下一步就是對被錄取者的培訓。 這不僅包括學習如何接聽和撥打某公司客戶的電話,而且還要參加「口音矯正班」。 在口音矯正班上,英語老師將告訴新僱員如何遮掩他們很明顯的印度口音,並換成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口音,這取決於他們在具體工作中接觸的對象。 坐在旁邊觀察整個過程的我興致盎然。 我旁聽的那個班在培訓如何講美國中部地區的方言,學員們被要求一遍又一遍地讀一段課文,這是專門用來訓練他們軟化「t 」音並學會捲舌音「r 」。 他們的老師是一個已經有8 個月身孕的年輕女子,穿著傳統的印度紗麗。 很神奇的是,她可以很自如地在英國、美國和加拿大口音之間轉換。 她說:「還記得我第一天教你們美國人怎麼發『tuh 』這個音嗎?它聽起來和『duh 』音差不多,你們不必像英國人那樣讀得那樣清晰。 我不會這樣說:」貝蒂買了一點黃油『或』往電話機裡插一個硬幣『(這時她講的是英國的口音),我們應該這樣說:「貝蒂買了一點黃油』或『往電話機裡插一個硬幣』(她用美式英語重新說了一遍)。 我先給你們讀一遍,然後我們一起讀,好嗎?『Thirty little turtles in a bottle of bottled water. A bottle of bottled water held thirty little turtles. It didn』t matter that each turtle had to rattle a metal ladle in order to get a little bit of noodles. 『(這段話有些像繞口令,大意是」30只小烏龜在一「 瓶瓶裝水裡,一瓶瓶裝水裡容納了30只小烏龜。 每隻小烏龜為了得到一點麵條必須搖動一個金屬小勺,這並沒有什麼關係「。 ) 「好了,誰先讀呢?」老師問道。 接下來學員開始輪流用美國口音讀這段繞口令。 第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世界是平的》
第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