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6_62 【河陽橋代竇郎中佳人答楊中舍】 王勃 披風聽鳥長河路,臨津織女遙相妒。 判知秋夕帶啼還,那及春朝攜手度。 卷56_63 【晦日宴高氏林亭同用華字】 王勔 上序披林館,中京視物華。 竹窗低露葉,梅徑起風花。 景落春台霧,池侵舊渚沙。 綺筵歌吹晚,暮雨泛香車。 卷五十七 卷57_1 【奉教追赴九成宮途中口號】 李嶠 委質承仙翰,祗命遄遙策。 事偶從梁游,人非背淮客。 長驅歷川阜,迥眺窮原澤。 鬱鬱桑柘繁,油油禾黍積。 雨餘林氣靜,日下山光夕。 未攀叢桂岩,猶倦飄蓬陌。 行當奉麾蓋,慰此勞行役。 卷57_2 【秋山望月酬李騎曹】 李嶠 愁客坐山隈,懷抱自悠哉。 況復高秋夕,明月正裴回。 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層台。 色帶銀河滿,光含玉露開。 淡雲籠影度,虛暈抱輪迴。 谷邃涼陰靜,山空夜響哀。 寒催數雁過,風送一螢來。 獨軫離居恨,遙想故人杯。 卷57_3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李嶠 列位簪纓序,隱居林野躅。 徇物爽全直,棲真昧均俗。 若人兼吏隱,率性夷榮辱。 地藉朱邸基,家在青山足。 暫弭西園蓋,言事東皋粟。 築室俯澗濱,開扉面岩曲。 庭幽引夕霧,檐迥通晨旭。 迎秋谷黍黃,含露園葵綠。 勝情狎蘭杜,雅韻鏘金玉。 伊我懷丘園,願心從所欲。 卷57_4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 李嶠 四海帝王家,兩都周漢室。 觀風昔來幸,禦氣今旋蹕。 雷奮六合開,天行萬乘出。 玄冥奉時駕,白拒參戎律。 後隊咽笳簫,前驅嚴罕畢。 輝光射東井,禁令橫西秩。 帳殿別陽秋,旌門臨甲乙。 將交洛城雨,稍遠長安日。 邙鞏雲外來,咸秦霧中失。 孟冬霜霰下,是月農功畢。 天道向歸餘,皇情美陰騭。 行存名岳禮,遞問高年疾。 祝鳥既開羅,調人更張瑟。 登原采謳誦,俯谷求才術。 邑罕懸磬貧,山無掛瓢逸。 施恩浹寰宇,展義該文質。 德澤盛軒游,哀矜深禹恤。 申歌地廬駭,獻壽衢尊溢。 瑞色抱氤氳,寒光變蕭飋。 宗枝旦奭輔,侍從王劉匹。 並輯蛟龍書,同簪鳳凰筆。 陶甄荷吹萬,頌漢歸明一。 歡與道路長,顧隨談笑密。 叨承廊廟選,謬齒夔龍弼。 喜構大廈成,慚非棟隆吉。 卷57_5 【奉使築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 李嶠 奉詔受邊服,總徒築朔方。 驅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 子來多悅豫,王事寧怠遑。 三旬無愆期,百雉鬱相望。 雄視沙漠垂,有截北海陽。 二庭已頓顙,五嶺盡來王。 驅車登崇墉,顧眄凌大荒。 千里何蕭條,草木自悲涼。 憑軾訊古今,慨焉感興亡。 漢障緣河遠,秦城入海長。 顧無廟堂策,貽此中夏殃。 道隱前業衰,運開今化昌。 製為百王式,舉合千載防。 馬牛被路隅,鋒鏑銷戰場。 豈不懷賢勞,所圖在永康。 王事何為者,稱代陳頌章。 卷57_6 【早發苦竹館】 李嶠 合沓岩嶂深,朦朧煙霧曉。 荒阡下樵客,野猿驚山鳥。 開門聽潺湲,入徑尋窈窕。 棲鼯抱寒木,流螢飛暗筱。 早霞稍霏霏,殘月猶皎皎。 行看遠星稀,漸覺游氛少。 我行撫軺傳,兼得傍林沼。 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徒憐野心曠,詎惻浮年小。 方解寵辱情,永托累塵表。 卷57_7 【安輯嶺表事平罷歸】 李嶠 雲端想京縣,帝鄉如可見。 天涯望越台,海路幾悠哉。 六月飛鵬去,三年瑞雉來。 境遙銅柱出,山險石門開。 自我違瀍洛,瞻途屢揮霍。 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 白簡承朝憲,朱方撫夷落。 既弘天覆廣,且諭皇恩博。 皇恩溢外區,憬俗詠來蘇。 聲朔臣天子,壇場拜老夫。 絳宮韜將略,黃石寢兵符。 返旆收龍虎,空營集鳥烏。 日落澄氛靄,憑高視襟帶。 東甌抗於越,南鬥臨吳會。 春色繞邊陲,飛花出荒外。 卉服紛如積,長川思遊客。 風生丹桂晚,雲起蒼梧夕。 去舳艤清江,歸軒趨紫陌。 衣裳會百蠻,琛贐委重關。 不學金刀使,空持寶劍還。 卷57_8 【鷓鴣(一作韋應物詩)】 李嶠 可憐鷓鴣飛,飛向樹南枝。 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露滋不堪棲,使我常夜啼。 願逢雲中鶴,銜我向寥廓。 願作城上烏,一年生九雛。 何不舊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 卷57_9 【清明日龍門游泛】 李嶠 晴曉國門通,都門藹將發。 紛紛洛陽道,南望伊川闕。 衍漾乘和風,清明送芬月。 林窺二山動,水見千龕越。 羅袂罥楊絲,香橈犯苔發。 群心行樂未,唯恐流芳歇。 卷57_10 【雲】 李嶠 大梁白雲起,氛氳殊未歇。 錦文觸石來,蓋影凌天發。 煙熅萬年樹,掩映三秋月。 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卷57_11 【擬古東飛伯勞西飛燕(一本題作東飛伯勞歌)】 李嶠 傳書青鳥迎簫鳳,巫嶺荊台數通夢。 誰家窈窕住園樓, 五馬千金照陌頭。 羅裙玉珮當軒出,點翠施紅競春日。 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將百萬呈雙蛾。 庭前芳樹朝夕改, 空駐妍華欲誰待。 卷57_12 【寶劍篇】 李嶠 吳山開,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寶鍔。 淬綠水,鑒紅雲, 五采焰起光氛氳。 背上銘為萬年字,胸前點作七星文。 龜甲參差白虹色,轆轤宛轉黃金飾。 駭犀中斷寧方利, 駿馬群騑未擬直。 風霜凜凜匣上清,精氣遙遙鬥間明。 避災朝穿晉帝屋,逃亂夜入楚王城。 一朝運偶逢大仙, 虎吼龍鳴騰上天。 東皇提升紫微座,西皇佩下赤城田。 承平久息干戈事,僥倖得充文武備。 除災避患宜君王, 益壽延齡後天地。 卷57_13 【汾陰行】 李嶠 第13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唐詩 一》
第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