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請,歸輪佇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卷53_53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遙樓】 宋之問 晦節高樓望,山川一半春。 意隨蓂葉盡,愁共柳條新。 投刺登龍日,開懷納鳥晨。 兀然心似醉,不覺有吾身。 卷53_54 【和趙員外桂陽橋遇佳人】 宋之問 江雨朝飛浥細塵,陽橋花柳不勝春。 金鞍白馬來從趙, 玉面紅妝本姓秦。 妒女猶憐鏡中發,侍兒堪感路傍人。 盪舟為樂非吾事,自嘆空閨夢寐頻。 卷53_55 【函谷關】 宋之問 至人□□識仙風,瑞靄丹光遠鬱蔥。 靈跡才辭周柱下, 祥氛已入函關中。 不從紫氣台端候,何得青華觀裡逢。 欲訪乘牛求寶籙,願隨鶴駕遍瑤空。 卷53_56 【詠省壁畫鶴】 宋之問 粉壁圖仙鶴,昂藏真氣多。 鶱飛竟不去,當是戀恩波。 卷53_57 【廣州朱長史座觀妓】 宋之問 歌舞須連夜,神仙莫放歸。 參差隨暮雨,前路濕人衣。 卷53_58 【謁二妃廟】 宋之問 還以金屋貴,留茲寶席尊。 江鳧嘯風雨,山鬼泣朝昏。 卷53_59 【贈嚴侍禦】 宋之問 受脤清邊服,乘驄歷塞塵。 當聞漢雪恥,羞共虜和親。 卷53_60 【在荊州重赴嶺南】 宋之問 夢澤三秋日,蒼梧一片雲。 還將鵷鷺羽,重入鷓鴣群。 卷53_61 【則天皇后輓歌】 宋之問 象物行周禮,衣冠集漢都。 誰憐事虞舜,下里泣蒼梧。 卷53_62 【鄧國太夫人輓歌】 宋之問 鸞死鉛妝歇,人亡錦字空。 悲端若能減,渭水亦應窮。 卷53_63 【楊將軍輓歌】 宋之問 亭寒照苦月,隴暗積愁雲。 今日山門樹,何處有將軍。 卷五十四 卷54_1 【塞垣行(一作崔融詩)】 崔湜 疾風捲溟海,萬里揚砂礫。 仰望不見天,昏昏竟朝夕。 是時軍兩進,東拒復西敵。 蔽山張旗鼓,間道潛鋒鏑。 精騎突曉圍,奇兵襲暗壁。 十月邊塞寒,四山沍陰積。 雨雪雁南飛,風塵景西迫。 昔我事討論,未嘗怠經籍。 一朝棄筆硯,十年操矛戟。 豈要黃河誓,須勒燕然石。 可嗟牧羊臣,海上久為客。 卷54_2 【送梁卿王郎中使東蕃弔冊】 崔湜 梁侯上卿秀,王子中台傑。 贈冊綏九夷,旌旃下雙闕。 西堂禮樂送,南陌軒車別。 征路入海雲,行舟溯江月。 茲邦久欽化,歷載歸朝謁。 皇心諒所嘉,寄爾宣風烈。 卷54_3 【餞唐州高使君赴任】 崔湜 芳春桃李時,京都物華好。 為岳豈不貴,所悲涉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贈君雙佩刀,日夕視來期。 卷54_4 【冀北春望(一作崔液詩)】 崔湜 迴首覽燕趙,春生兩河間。 曠然萬里餘,際海不見山。 雨歇青林潤,煙空綠野閒。 問鄉何處所,目送白雲還。 卷54_5 【景龍二年餘自門下平章事削階授江州員外司馬…途中言志】 崔湜 余本燕趙人,秉心愚且直。 群籍備所見,孤貞每自飭。 徇祿期代耕,受任亦量力。 幸逢休明時,朝野兩薦推。 一朝趨金門,十載奉瑤墀。 入掌遷固筆,出參枚馬詞。 吏部既三踐,中書亦五期。 進無負鼎說,退慚補袞詩。 常恐嬰悔吝,不得少酬私。 嗷嗷路傍子,納謗紛無已。 上動明主疑,下貽大臣恥。 毫髮顧無累,冰壺邈自持。 天道何期平,幽冤終見明。 始佐廬陵郡,尋牧襄陽城。 彤幃荷新寵,朱黻蒙舊榮。 力薄慚任重,恩深知命輕。 飭徒留前路,行子悲且慕。 猶聞長樂鐘,尚辨青門樹。 慈親不忍訣,昆弟默相顧。 去去勿重陳,川長日雲暮。 卷54_6 【大漠行(一作胡皓詩)】 崔湜 單于犯薊壖,驃騎略蕭邊。 南山木葉飛下地, 北海蓬根亂上天。 科鬥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 三軍遙倚仗,萬里相馳逐。 旌旆悠悠靜瀚源, 鼙鼓喧喧動盧谷。 窮徼上幽陵,吁嗟倦寢興。 馬蹄凍溜石,胡毳暖生冰。 雲沙泱漭天光閉, 河塞陰沉海色凝。 崆峒異國誰能托,蕭索邊心常不樂。 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 陽春半,岐路間, 瑤台苑,玉門關。 百花芳樹紅將歇,二月蘭皋綠未還。 陣雲不散魚龍水,雨雪猶飛鴻雁山。 山嶂連綿不可極, 路遠辛勤夢顏色。 北堂萱草不寄來,東園桃李長相憶。 漢將紛紜攻戰盈,胡寇蕭條幽朔清。 韓君拜節偏知遠, 鄭吉驅旌坐見迎。 火絶煙沉右西極,谷靜山空左北平。 但使將軍能百戰,不須天子築長城。 卷54_7 【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崔湜 名山何壯哉,玄覽一徘徊。 禦路穿林轉,旌門倚石開。 煙霞肘後發,河塞掌中來。 不學蓬壺遠,經年猶未回。 卷54_8 【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 崔湜 沁園東郭外,鸞駕一遊盤。 水榭宜時陟,山樓向晚看。 席臨天女貴,杯接近臣歡。 聖藻懸宸象,微臣竊仰觀。 卷54_9 【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崔湜 懷戎前策備,降女舊因修。 簫鼓辭家怨,旌旃出塞愁。 尚孩中念切,方遠禦慈留。 顧乏謀臣用,仍勞聖主憂。 卷54_10 【幸白鹿觀應制(一作鄭愔詩)】 崔湜 禦旗探紫籙,仙仗闢丹丘。 捧藥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鸞歌無歲月,鶴語記春秋。 臣朔真何幸,常陪漢武游。 卷54_11 【幸梨園亭觀打球應制(一作梨園亭子侍宴應制)】 崔湜 年光陌上發,香輦禁中游。 草綠鴛鴦殿,花明翡翠樓。 寶杯承露酌,仙管雜風流。 今日陪歡豫,皇恩不可酬。 卷54_12 【慈恩寺九日應制】 崔湜 帝裡重陽節,香園萬乘來。 卻邪萸結佩,獻壽菊傳杯。 第12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唐詩 一》
第1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