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乘春幸鑿龍。 鑿龍近出王城外,羽從琳瑯擁軒蓋。 雲罕才臨禦水橋,天衣已入香山會。 山壁嶄岩斷復連, 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遙遙綠波上,星龕奕奕翠微邊。 層巒舊長千尋木,遠壑初飛百丈泉,彩仗蜺旌繞香閣。 下輦登高望河洛。 東城宮闕擬昭回,南陽溝塍殊綺錯。 林下天香七寶台,山中春酒萬年杯,微風一起祥花落, 仙樂初鳴瑞鳥來。 鳥來花落紛無已,稱觴獻壽煙霞裡。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關猶駐五雲車。 鳥旗翼翼留芳草, 龍騎駸駸映晚花。 千乘萬騎鑾輿出,水靜山空嚴警蹕。 郊外喧喧引看人,傾都南望屬車塵。 囂聲引颺聞黃道, 佳氣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 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 卷51_40 【初宿淮口】 宋之問 孤舟汴河水,去國情無已。 晚泊投楚鄉,明月清淮裡。 汴河東瀉路窮茲,洛陽西顧日增悲。 夜聞楚歌思欲斷, 況值淮南木落時。 卷51_41 【王子喬】 宋之問 王子喬,愛神仙,七月七日上賓天。 白虎搖瑟鳳吹笙, 乘騎雲氣吸日精。 吸日精,長不歸,遺廟今在而人非。 空望山頭草,草露濕人衣。 卷51_42 【放白鷴篇】 宋之問 故人贈我綠綺琴,兼致白鷴鳥。 琴是嶧山桐,鳥出吳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裡,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雲垂, 憐此珍禽空自知。 著書晚下麒麟閣,幼稚驕痴候門樂。 乃言物性不可違,白鷴愁慕刷毛衣。 玉徽閉匣留為念, 六翮開籠任爾飛。 卷51_43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陽三日述懷)】 宋之問 代業京華里,遠投魑魅鄉。 登高望不極,雲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為人所羡。 兩朝賜顏色,二紀陪歡宴。 昆明禦宿侍龍媒,伊闕天泉復幾回。 西夏黃河水心劍, 東周清洛羽觴杯。 苑中落花掃還合,河畔垂楊撥不開。 千春萬壽多行樂,柏梁和歌攀睿作。 賜金分帛奉恩輝, 風舉雲搖入紫微。 晨趨北闕鳴珂至,夜出南宮把燭歸。 載筆儒林多歲月,襆被文昌佐吳越。 越中山海高且深, 興來無處不登臨。 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陰。 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欻成今。 始安繁華舊風俗, 帳飲傾城沸江曲。 人絲管清且悲,客子肝腸斷還續。 荔浦蘅皋萬里餘,洛陽音信絶能疏。 故園今日應愁思, 曲水何能更祓除。 逐伴誰憐合浦葉,思歸豈食桂江魚。 不求漢使金囊贈,願得佳人錦字書。 卷51_44 【下山歌】 宋之問 下嵩山兮多所思,攜佳人兮步遲遲。 松間明月長如此,君再游兮復何時。 卷51_45 【冬宵引贈司馬承禎】 宋之問 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戶墐兮行人絶。 獨坐山中兮對松月, 懷美人兮屢盈缺。 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勁風。 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 卷51_46 【高山引】 宋之問 攀雲窈窕兮上躋懸峰,長路浩浩兮此去何從。 水一曲兮腸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 松檟邈已遠, 友于何日逢。 況滿室兮童稚,攢眾慮於心胸。 天高難訴兮遠負明德,卻望咸京兮揮涕龍鍾。 卷51_47 【嵩山天門歌】 宋之問 登天門兮坐盤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無垠。 紛窈窕兮岩倚披以鵬翅,洞膠葛兮峰棱層以龍鱗。 松移岫轉,左變而右易。 風生雲起,出鬼而入神。 吾亦不知其靈怪如此,願游杳冥兮見羽人。 重曰,天門兮穹崇,回合兮攢叢,松萬接兮柱日, 石千尋兮倚空。 晚陰兮足風,夕陽兮赩紅。 試一望兮奪魄,況眾妙之無窮。 卷51_48 【有所思(一作劉希夷詩,題雲代悲白頭翁)】 宋之問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幽閨女兒惜顏色, 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人無復洛城東, 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須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 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交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 三春行樂在誰邊。 婉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飛。 卷五十二 卷52_1 【奉和立春日侍宴內出剪綵花應制】 宋之問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 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艷粉回。 今年春色早,應為剪刀催。 卷52_2 【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 宋之問 芙蓉秦地沼,盧橘漢家園。 谷轉斜盤徑,川回曲抱原。 風來花自舞,春入鳥能言。 侍宴瑤池夕,歸途笳吹繁。 卷52_3 【夏日仙萼亭應制】 宋之問 高嶺逼星河,乘輿此日過。 野含時雨潤,山雜夏雲多。 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蘿。 悠然小天下,歸路滿笙歌。 卷52_4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 宋之問 鳳剎侵雲半,虹旌倚日邊。 散花多寶塔,張樂布金田。 時菊芳仙醖,秋蘭動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蹕扈歸天。 卷52_5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歡字】 宋之問 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 禦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 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 卷52_6 【奉和聖制閏九月九日登莊嚴總持二寺閣】 宋之問 閏月再重陽,仙輿歷寶坊。 帝歌雲稍白,禦酒菊猶黃。 風鐸喧行漏,天花拂舞行。 豫游多景福,梵宇日生光。 卷52_7 【麟趾殿侍宴應制】 宋之問 北闕層城峻,西宮復道懸。 乘輿歷萬戶,置酒望三川。 第1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唐詩 一》
第1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