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蠻悲疾首,懷鞏淚沾臆。 感謝鵷鷺朝,勤修魑魅職。 生還倘非遠,誓擬酬恩德。 卷51_24 【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 宋之問 仲春辭國門,畏途橫萬里。 越淮乘楚嶂,造江泛吳汜。 嚴程無休隙,日夜涉風水。 昔聞垂堂言,將誡千金子。 問余何奇剝,遷竄極炎鄙。 揆己道德餘,幼聞虛白旨。 貴身賤外物,抗跡遠塵軌。 朝游伊水湄,夕臥箕山趾。 妙年拙自晦,皎潔弄文史。 謬辱紫泥書,揮翰青雲裡。 事往每增傷,寵來常誓止。 銘骨懷報稱,逆鱗讓金紫。 安位釁潛構,退耕禍猶起。 棲岩實吾策,觸藩誠內恥。 濟濟同時人,台庭鳴劍履。 愚以卑自衛,兀坐去沉滓。 迨茲理已極,竊位申知己。 群議負宿心,獲戾光華始。 黃金忽銷鑠,素業坐淪毀。 浩嘆誣平生,何獨戀枌梓。 浦樹浮鬱鬱,皋蘭覆靡靡。 百越去魂斷,九疑望心死。 未盡匡阜游,遠欣羅浮美。 周旋本師訓,佩服無生理。 異國多靈仙,幽探忘年紀。 敝廬嵩山下,空谷茂蘭芷。 悠悠南溟遠,采掇長已矣。 卷51_25 【下桂江縣黎壁】 宋之問 放溜覿前漵,連山分上干。 江回雲壁轉,天小霧峰攢。 吼沫跳急浪,合流環峻灘。 欹離出漩劃,繚繞避渦盤。 舟子怯桂水,最言斯路難。 吾生抱忠信,吟嘯自安閒。 旦別已千歲,夜愁勞萬端。 企予見夜月,委曲破林巒。 潭曠竹煙盡,洲香橘露團。 豈傲夙所好,對之與俱歡。 思君罷琴酌,泣此夜漫漫。 卷51_26 【奉使嵩山途經緱嶺】 宋之問 侵星發洛城,城中歌吹聲。 畢景至緱嶺,嶺上煙霞生。 草樹饒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隱德所薄,歸來可退耕。 卷51_27 【傷王七秘書監寄呈揚州陸長史通簡府僚廣陵以廣好事】 宋之問 王氏貴先宗,衡門棲道風。 傳心晤有物,秉化游無窮。 學奧九流異,機玄三語同。 書乃墨場絶,文稱詞伯雄。 白屋藩魏主,蒼生期謝公。 一祗賢良詔。 遂謁承明宮。 補袞望奚塞,尊儒位未充。 罷官七門裡,歸老一丘中。 嘗忝長者轍,微言私謂通。 我行會稽郡,路出廣陵東。 物在人已矣,都疑淮海空。 卷51_28 【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傷田洗馬韓觀主…贈杜侯杜四】 宋之問 洛橋瞻太室,期子在雲煙。 歸來不相見,孤賞弄寒泉。 與君闊松石,于茲二十年。 田公謝昭世,韓子秘幽埏。 憶昔同攜手,山棲接二賢。 笙歌入玄地,詩酒坐寥天。 舊友悉零落,罷琴私自憐。 逝者非藥誤,餐霞意可全。 為余理還策,相與事靈仙。 卷51_29 【玩郡齋海榴】 宋之問 澤國韶氣早,開簾延霽天。 野禽宵未囀,山蜚晝仍眠。 目茲海榴發,列映岩楹前。 熠爚禦風靜,葳蕤含景鮮。 清晨綠堪佩,亭午丹欲然。 昔忝金閨籍,嘗見玉池蓮。 未若宗族地,更逢榮耀全。 南金雖自貴,賀賞詎能遷。 撫躬萬里絶,豈染一朝妍。 徒緣滯遐郡,常是惜流年。 越俗鄙章甫,捫心空自憐。 卷51_30 【長安路(一作沈佺期詩)】 宋之問 秦地平如掌,層城出雲漢。 樓閣九衢春,車馬千門旦。 綠柳開復合,紅塵聚還散。 日晚鬥雞場,經過狹斜看。 卷51_31 【折楊柳(一作沈佺期詩)】 宋之問 玉樹朝日映,羅帳春風吹。 拭淚攀楊柳,長條宛地垂。 白花飛歷亂,黃鳥思參差。 妾自肝腸斷,傍人那得知。 卷51_32 【有所思(一作沈佺期詩)】 宋之問 君子事行役,再空芳歲期。 美人曠遙佇,萬里浮雲思。 園桃綻紅艷,效葉柔綠滋。 坐看長夏晚,秋月生羅帷。 卷51_33 【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 宋之問 幽郊昨夜陰風斷,頓覺朝來陽吹暖。 涇水橋南柳欲黃, 杜陵城北花應滿。 長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茲一望歸。 聞道凱旋乘騎入,看君走馬見芳菲。 卷51_34 【寒食還陸渾別業】 宋之問 洛陽城裡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 旦別河橋楊柳風, 夕臥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春。 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卷51_35 【寒食江州滿塘驛】 宋之問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遙憐鞏樹花應滿, 復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 驛騎明朝宿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卷51_36 【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成詠】 宋之問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豈意南中岐路多, 千山萬水分鄉縣。 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卷51_37 【綠竹引】 宋之問 青溪綠潭潭水側,修竹嬋娟同一色。 徒生仙實鳳不游, 老死空山人詎識。 妙年秉願逃俗紛,歸臥嵩丘弄白雲。 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無此君。 卷51_38 【明河篇】 宋之問 八月涼風天氣晶,萬里無雲河漢明。 昏見南樓清且淺, 曉落西山縱復橫。 洛陽城闕天中起,長河夜夜千門裡。 復道連甍共蔽虧,畫堂瓊戶特相宜。 雲母帳前初氾濫, 水精簾外轉逶迤。 倬彼昭回如練白,復出東城接南陌。 南陌徵人去不歸,誰家今夜搗寒衣。 鴛鴦機上疏螢度, 烏鵲橋邊一雁飛。 雁飛螢度愁難歇,坐見明河漸微沒。 已能舒捲任浮雲,不惜光輝讓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親, 願得乘槎一問津。 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卷51_39 【龍門應制】 宋之問 宿雨霽氛埃,流雲度城闕。 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台映幾重。 群公拂霧朝翔鳳, 第11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唐詩 一》
第1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