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4_2 【中書寓直詠雨簡褚起居上官學士】 楊師道 雲暗蒼龍闕,沉沉殊未開。 窗臨鳳凰沼,颯颯雨聲來。 電影入飛閣,風威凌吹台。 長檐響奔溜,清簟肅浮埃。 早荷葉稍沒,新篁枝半摧。 茲晨悵多緒,懷友自難裁。 況復重城內,日暮獨裴回。 玉階良史筆,金馬掞天才。 高甍通散騎,復道駕蓬萊。 思君贈桃李,于此冀瓊瑰。 卷34_3 【闕題】 楊師道 漢家伊洛九重城,禦路浮橋萬里平。 桂戶雕樑連綺翼, 虹梁綉柱映丹楹。 朝光欲動千門曙,麗日初照百花明。 燕趙蛾眉舊傾國,楚宮腰細本傳名。 二月桑津期結伴, 三春淇水逐關情。 蘭叢有意飛雙蝶,柳葉無趣隱啼鶯。 扇裡細妝將夜並,風前獨舞共花榮。 兩鬟百萬誰論價, 一笑千金判是輕。 不為披圖來侍寢,非因主第奉身迎。 羊車詎畏青門閉,兔月今宵照後庭。 卷34_4 【初秋夜坐應詔】 楊師道 玉琯涼初應,金壺夜漸闌。 滄池流稍潔,仙掌露方漙。 雁聲風處斷,樹影月中寒。 爽氣長空淨,高吟覺思寬。 卷34_5 【賦終南山用風字韻應詔】 楊師道 眷言懷隱逸,輟駕踐幽叢。 白雲飛夏雨,碧嶺橫春虹。 草綠長楊路,花疏五柞宮。 登臨日將晚,蘭桂起香風。 卷34_6 【詠飲馬應詔】 楊師道 清晨控龍馬,弄影出花林。 躞蹀依春澗,聯翩度碧潯。 苔流染絲絡,水潔寫雕簪。 一禦瑤池駕,詎憶長城陰。 卷34_7 【初宵看婚】 楊師道 洛城花燭動,戚裡畫新蛾。 隱扇羞應慣,含情愁已多。 輕啼濕紅粉,微睇轉橫波。 更笑巫山曲,空傳暮雨過。 卷34_8 【侍宴賦得起坐彈鳴琴二首(一作楊希道詩)】 楊師道 北林鵲夜飛,南軒月初進。 調弦發清徵,蕩心祛褊吝。 變作離鴻聲,還入思歸引。 長嘆未終極,秋風飄素鬢。 絲傳園客意,曲奏楚妃情。 罕有知音者,空勞流水聲。 卷34_9 【詠琴(一作楊希道詩)】 楊師道 久擅龍門質,孤竦嶧陽名。 齊娥初發弄,趙女正調聲。 嘉客勿遽反,繁弦曲未成。 卷34_10 【詠笙(一作楊希道詩)】 楊師道 短長插鳳翼,洪細摹鸞音。 能令楚妃嘆,復使荊王吟。 切切孤竹管,來應雲和琴。 卷34_11 【應詔詠巢烏】 楊師道 桂樹春暉滿,巢烏刷羽儀。 朝飛麗城上,夜宿碧林陲。 背風藏密葉,嚮日逐疏枝。 仰德還能哺,依仁遂可窺。 驚鳴雕輦側,王吉自相知。 卷34_12 【奉和夏日晚景應詔】 楊師道 輦路夾垂楊,離宮通建章。 日落橫峰影,雲歸起夕涼。 雕軒動流吹,羽蓋息回塘。 薙草生還綠,殘花落尚香。 青岩類姑射,碧澗似汾陽。 幸屬無為日,歡娛尚未央。 卷34_13 【奉和聖制春日望海】 楊師道 春山臨渤海,征旅輟晨裝。 回瞰盧龍塞,斜瞻肅慎鄉。 洪波回地軸,孤嶼映雲光。 落日驚濤上,浮天駭浪長。 仙台隱螭駕,水府泛黿梁。 碣石朝煙滅,之罘歸雁翔。 北巡非漢後,東幸異秦皇。 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場。 龍擊驅遼水,鵬飛出帶方。 將舉青丘繳,安訪白霓裳。 卷34_14 【春朝閒步】 楊師道 休沐乘閒豫,清晨步北林。 池塘藉芳草,蘭芷襲幽衿。 霧中分曉日,花裡弄春禽。 野徑香恆滿,山階筍屢侵。 何須命輕蓋,桃李自成陰。 卷34_15 【還山宅】 楊師道 暮春還舊嶺,徙倚玩年華。 芳草無行徑,空山正落花。 垂藤掃幽石,臥柳礙浮槎。 鳥散茅檐靜,雲披澗戶斜。 依然此泉路,猶是昔煙霞。 卷34_16 【詠馬】 楊師道 寶馬權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裝。 春草初生馳上苑, 秋風欲動戲長楊。 鳴珂屢度章台側,細蹀經向濯龍傍。 徒令漢將連年去,宛城今已獻名王。 卷34_17 【奉和詠弓】 楊師道 霜重麟膠勁,風高月影圓。 烏飛隨帝輦,雁落逐鳴弦。 卷34_18 【詠硯】 楊師道 圓池類璧水,輕翰染煙華。 將軍欲定遠,見棄不應賒。 卷34_19 【奉和正日臨朝應詔】 楊師道 皇猷被寰宇,端扆屬元辰。 九重麗天邑,千門臨上春。 卷34_20 【詠舞(一作楊希道詩)】 楊師道 二八如回雪,三春類早花。 分行向燭轉,一種逐風斜。 卷三十五 卷35_1 【奉和執契靜三邊應詔】 許敬宗 玄塞隔陰戎,朱光分昧谷。 地游窮北際,雲崖盡西陸。 星次絶軒台,風衢乖禹服。 寰區無所外,天覆今咸育。 竄苗猶有孽,戮負自貽辜。 疏網妖鯢漏,盤藪怪禽逋。 髯飛尚假息,乳視暫稽誅。 乾靈振玉弩,神略運璇樞。 日羽廓游氣,天陣清華野。 升晅光西夜,馳恩溢東瀉。 揮袂靜昆炎,開關納流赭。 錦軺凌右地,華纓覊大夏。 清台映羅葉,玄沚控瑤池。 駝鹿輸珍貺,樹羽饗來儀。 輟餚觀化宇,棲籞萃條支。 熏風交閬闕,就日泛濛漪。 充庭延飲至,絢簡敷春藻。 迎姜已創圖,命力方論道。 昔托游河乘,再備商山皓。 欣逢德化流,思效登封草。 卷35_2 【奉和行經破薛舉戰地應制】 許敬宗 混元分大象,長策挫修鯨。 于斯建宸極,由此創鴻名。 一戎乾宇泰,千祀德流清。 垂衣凝庶績,端拱鑄群生。 復整瑤池駕,還臨官渡營。 周游尋曩跡,曠望動天情。 帷宮面丹浦,帳殿矚宛城。 虜場棲九穗,前歌被六英。 戰地甘泉湧,陣處景雲生。 普天沾凱澤,相攜欣頌平。 卷35_3 【奉和入潼關】 許敬宗 曦馭循黃道,星陳引翠旗。 濟潼紆萬乘,臨河耀六師。 前旌彌陸海,後騎發通伊。 勢逾回地軸,威盛轉天機。 是節歲窮紀,關樹蕩涼颸。 仙露含靈掌,瑞鼎照川湄。 第8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唐詩 一》
第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