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鈞,字文伯,資中人也。 少受業于鴻臚王臨。 永平初,議天地宗廟郊祀儀禮,鈞與太常定其制;又定諸侯王喪禮。 歷城門校尉、五官中郎將,以儒學貴,稱繼叔孫通。 ▲張公執憲,克智克聰。 極位青紫,實作司空。 張皓字叔明,武陽人也。 以文聰明,闢大將軍掾,遷尚書仆射,彭城相,進隱士閭丘遷等,徵拜廷尉。 延光三年,安帝將廢太子為濟陰王。 皓與太常桓焉、太仆來歷爭之,安帝不許。 及安帝崩,濟陰得立,為順帝,以皓為司空。 久之,免,復徵為廷尉。 清河趙騰坐謗訕當誅,所引八十餘人。 皓以聖賢明義爭之,咸稱平當。 ▲子鸞司京,桴鼓不鳴。 趙,字子鸞,資中人也。 初臨甘陵、弘農郡,甚善治民;徵尚書,遷司隷校尉。 時梁冀子弟放恣,以法繩之,不敢為非。 京師肅清,桴鼓不鳴。 ▲孟文翹翹,丕顯有成。 楊渙,字孟文,武陽人也。 以清秀博雅,歷台郎、相,稍遷尚書、中郎、司隷校尉。 甚有嘉聲美稱。 ▲伯邳正直,耀祖揚聲。 楊淮,字伯邳,渙孫也。 初為郡守,太尉李固薦淮累世忠直,拜尚書。 太傅陳蕃表為河東,入為尚書令。 奏書治南陽太守曹麻、潁川太守曹騰、濟南太守孫訓等子弟依形勢,淫縱,徵廷尉治罪。 訓,梁冀婦家子也,於是權貴憚之。 又薦朱禹、盛精、滕延為尚書,陸稠為郡守,皆名士也。 桓帝即位,拜河南尹,遷司隷校尉。 冀叔父梁忠為執金吾,不朝正初,劾奏之,朝士服其公亮。 徙將作大匠。 ▲翁君將命,播其名。 楊莽,字翁君,武陽人。 為功曹。 刺史王尊當之州,移書諸郡不得遣迎。 惟犍為遣莽,蜀郡遣何霸,巴郡遣嚴尊。 尊大怒。 莽前對曰:「使君不使奉迎,謙也;太守承迎,敬也;謙敬,上下之節,不可畢也。 」尊乃欣然。 請闢別駕,舉茂才,官至揚州刺史。 ⌒揞君Т世, 費貽,字奉君,南安人也。 公孫述時,漆身為厲,佯狂避世。 述破,為合浦守。 蜀中歌之曰:「節義至仁費奉君,不仕亂世避惡君。 」修身于蜀,紀名交趾,後世為大族。 ▲任公開明。 任永,字君業,道人也。 長曆數。 王莽時,青盲;公孫述時,累徵不詣。 子溺井中死,見而不言;妻淫于前,面而不怪。 述平,乃曰:「世平,目即清。 」妻自殺。 光武徵之,以年老不詣,卒。 ▲叔和順終, 杜撫,字叔和,資中人也。 少師事薛漢,治五經,教授門生千人。 太守王卿召為功曹,司徒闢,不詣。 及聞公免,必往承問。 東平憲王為驃騎將軍,闢西曹掾;後罷,為王師,在驃騎府者遣之,數年乃去。 數應三公徵,撫侍送故公。 作《詩通議說》。 弟子南陽馮良,亦以道學徵聘。 ▲君橋密精。 趙松,字君橋,武陽人。 為童子,數資問費貽;及知其避世,密與周旋,終不露之也。 述平,舉茂才,為上黨太守。 ▲英英四子,利於居貞。 贊費貽以下。 ▲皇漢弛綱,官人失紀。 文紀謇諤,表明臧否。 張綱,字文紀,司空皓子也。 在漢朝公平廉正,權宦側目憚之。 漢安元年,以光祿大夫持節與侍中杜喬等循行州郡,考察風俗。 出宮埋車,先奏太尉桓焉、司徒劉壽尸祿素餐,不堪其職;出城,又奏司隷校尉趙峻、河南尹梁不疑、汝南太守梁乾等臓污濁亂,檻車送廷尉治罪。 天子以乾,梁冀叔父,貶秩,免峻等。 又奏魯相寇儀,儀自殺。 威風大行,郡縣莫不肅懼。 還,冀恨之,出為廣陵太守。 承叛亂後,懷集撫卹,甚有治化。 在官一年卒。 子續,尚書。 續弟方為豫州牧。 子孫數世至大官。 ▲白虜狂僭,亂離斯圮。 孝仲縶馬,社稷是死。 朱遵,字孝仲,武陽人也。 公孫僭號。 遵為犍為郡功曹,領軍拒戰于六水門,眾少不敵,乃埋車輪,絆馬必死,為述所殺。 光武嘉之,追贈復漢將軍,郡縣為立祠。 ▲建侯弔梁,效志知己。 趙敦,字建侯,武陽人也。 初為新都令,德禮宣流。 三司及大將軍梁冀累闢,終不詣,冀闢書不絶。 後冀自殺,使者監守,不使人弔問。 敦獨往,弔祭訖,自拘有司。 天子赦之。 ▲叔通敦孝,石生江汜。 隗相,字叔通,道人也。 養母至孝。 母食慾江中正流水,相冬夏汲之,一朝有橫石生正流中。 哀帝世為孝廉,平帝時為郎。 ▲吳生致養,亦感靈祉。 吳順,字叔和,道人也。 事母至孝,赤烏巢其門,甘露降其戶。 察孝廉,永昌太守。 ▲劉後初載,實多良才。 季休忠亮,經事能治。 楊洪,字季休,武陽人也。 先主領牧,為部蜀從事。 及征漢中,丞相亮表為蜀郡太守。 先主疾病永安,召亮東行,漢嘉太守黃元反,後主用其計,克元,封關內侯。 後為忠節將軍、越騎校尉。 忠清公亮,亮甚信任之。 ▲德山耽學,道以光時。 伍梁,字德山,南安人也。 儒學雅尚,州牧諸葛亮選迎為功曹,遷五官中郎將。 ▲烈武作合,度曠涂夷。 惜哉公舉,帥直陵遲。 第4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華陽國誌》
第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