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云:「早間種樹,晚上乘涼。 」喻詞也。 予于樹木中求一物以實之,其惟竹乎!種樹欲其成蔭,非十年不可,最易活者莫如楊柳,求其蔭可蔽日,亦須數年。 惟竹不然,移入庭中,即成高樹,能令俗人不捨,不轉盼而成高士之廬。 神哉此君,真醫國手也!種竹之方,舊傳有訣云:「種竹無時,雨過便移,多留宿土,記取南枝。 」予悉試之,乃不可盡信之書也。 三者之內,惟一可遵,「多留宿土」是也。 移樹最忌傷根,土多則根之盤曲如故,是移地而未嘗移土,猶遷人者並其臥榻而遷之,其人醒後尚不自知其遷也。 若俟雨過方移,則沾泥帶水,有幾許未便。 泥濕則松,水沾則濡,我欲留土,其如土濕而蘇,隨鋤隨散之,不可留何?且雨過必晴,新移之竹,曬則葉卷,一卷即非活兆矣。 予易其詞曰:「未雨先移。 」天甫陰而雨猶未下,乘此急移,則宿土未濕,又復帶潮,有如膠似漆之勢,我欲多留,而土能隨我,先據一籌之勝矣。 且栽移甫定而雨至,是雨為我下,坐而受之,枝葉根本,無一不沾滋潤之利。 最忌者日,而日不至;最喜者雨,而雨即來;無所忌而投以喜,未有不欣欣向榮者。 此法不止種竹,是花是木皆然。 至于「記取南枝」一語,尤難遵奉。 移竹移花,不易其向,向南者仍使向南,自是草木之幸。 然移草木就人,當隨人便,不能盡隨草木之便。 無論是花是竹,皆有正面,有反面,正面向人,反面向空隙,理也。 使記南枝而與人相左,猶娶新婦進門,而聽其終年背立,有是理乎?故此語只當不說,切勿泥之。 總之,移花種竹只有四字當記:「宜陰忌日」是也。 瑣瑣繁言,徒滋疑擾。 ○松柏 「蒼松古柏」,美其老也。 一切花竹,皆貴少年,獨松、柏與梅三物,則貴老而賤幼。 欲受三老之益者,必買舊宅而居。 若俟物栽,為兒孫計則可,身則不能觀其成也。 求其可移而能就我者,縱使極大,亦是五更,非三老矣。 予嘗戲謂諸後生曰:「欲作畫圖中人,非老不可。 三五少年,皆賤物也。 」後生詢其故。 予曰:「不見畫山水者,每及人物,必作扶筇曳杖之形,即坐而觀山臨水,亦是老人矍鑠之狀。 從來未有俊美少年廁于其間者。 少年亦有,非攜琴捧畫之流,即挈盒持樽之輩,皆奴隷于畫中者也。 」後生輩欲反證予言,卒無其據。 引此以喻松柏,可謂合倫。 如一座園亭,所有者皆時花弱卉,無十數本老成樹木主宰其間,是終日與兒女子習處,無從師會友時矣。 名流作畫,肯若是乎?噫,予持此說一 生,終不得與老成為伍,乃今年已入畫,猶日坐兒女叢中。 殆以花木為我,而我為松柏者乎? ○梧桐 梧桐一樹,是草木中一部編年史也,舉世習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 花木種自何年?為壽幾何歲?詢之主人,主人不知,詢之花木,花木不答。 謂之「忘年交」則可,予以「知時達務」,則不可也。 梧桐不然,有節可紀,生一年,紀一 年。 樹有樹之年,人即紀人之年,樹小而人與之小,樹大而人隨之大,觀樹即所以現身。 《易》曰:「觀我生進退」。 欲觀我生,此其資也。 予垂髫種此,即于樹上刻詩以紀年,每歲一節,即刻一詩,惜為兵燹所壞,不克有終。 猶記十五歲刻桐詩云:「小時種梧桐,桐葉小於艾。 簪頭刻小詩,字瘦皮不壞。 剎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 桐字已如許,人大復何怪。 還將感嘆詞,刻向前詩外。 新字日相催,舊字不相待。 顧此新舊痕,而為悠忽戒。 」此予嬰年著作,因說梧桐,偶爾記及,不則意忘之矣。 即此一事,便受梧桐之益。 然則編年之說,豈欺人語乎? ○槐榆 樹之能為蔭者,非槐即榆。 《詩》云:「於我乎,夏屋渠渠」。 此二樹者,可以呼為「夏屋」,植于宅旁,與肯堂肯構無別。 人謂夏者,大也,非時之所謂夏也。 予曰:古人以廈為大者,非無取義。 夏日之至,非大不涼,與三時有別,故名廈為屋。 訓夏以大,予特未之詳耳。 ○柳 柳貴于垂,不垂則可無柳。 柳條貴長,不長則無裊娜之致,徒垂無益也。 此樹為納蟬之所,諸鳥亦集。 長夏不寂寞,得時聞鼓吹者,是樹皆有功,而高柳為最。 總之,種樹非止娛目,兼為悅耳。 目有時而不娛,以在臥榻之上也;耳則無時不悅。 鳥聲之最可愛者,不在人之坐時,而偏在睡時。 鳥音宜曉聽,人皆知之;而其獨宜于曉之故,人則未之察也。 鳥之防弋,無時不然。 卯辰以後,是人皆起,人起而鳥不自安矣。 慮患之念一生,雖欲鳴而不得,鳴亦必無好音,此其不宜于晝也。 曉則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數亦寥寥,鳥無防患之心,自能畢其能事,且捫舌一夜,技癢於心,至此皆思調弄,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者是也,此其獨宜于曉也。 莊子非魚,能知魚之樂;笠翁非鳥,能識鳥之情。 凡屬鳴禽,皆當呼予為知己。 種樹之樂多端,而其不便于雅人者亦有一節;枝葉繁冗,不漏月光。 隔嬋娟而不使見者,此其無心之過,不足責也。 然匪樹木無心,人無心耳。 使于種植之初,預防及此,留一綫之餘天,以待月輪出沒,則晝夜均受其利矣。 ○黃楊 第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閑情偶寄》
第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