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太師椅而稍寬,彼止取容臀,而此則周身全納故也。 如睡翁椅而稍直,彼止利於睡,而此則坐臥咸宜,坐多而臥少也。 前後置門,兩旁實鑲以板,臀下足下俱用柵。 用柵者,透火氣也;用板者,使曖氣纖毫不泄也;前後置門者,前進入而後進火也。 然欲省事,則後門可以不設,進入之處亦可以進火。 此椅之妙,全在安抽替于腳柵之下。 只此一物,禦盡奇寒,使五官四肢均受其利而弗覺。 另置扶手匣一具,其前後尺寸,倍于嬌內所用者。 入門坐定,置此匣于前,以代几案。 倍于嬌內所用者,欲置筆硯及書本故也。 抽替以板為之,底嵌薄磚,四圍鑲銅。 所貯之灰,務求極細,如爐內燒香所用者。 置炭其中,上以灰覆,則火氣不烈而滿座皆溫,是隆冬時別一世界。 況又為費極廉,自朝抵暮,止用小炭四塊,曉用二塊至午,午換二塊至晚。 此四炭者,秤之不滿四兩,而一日之內,可享室曖無冬之福,此其利於身者也。 若至利於身而無益於事,仍是宴安之具,此則不然。 扶手用板,鏤去掌大一片,以極薄端硯補之,膠以生漆,不問而知火氣上蒸,硯石常曖,永無呵凍之勞,此又利於事者也。 不寧惟是,炭上加灰,灰上置香,坐斯椅也,撲鼻而來者,只覺芬芳竟日,是椅也,而又可以代爐。 爐之為香也散,此之為香也聚,由是觀之,不止代爐,而且差勝於爐矣。 有人斯有體,有體斯有衣,焚此香也,自下而升者能使氤氳透骨,是椅也而又可代薰籠。 薰籠之受衣也,止能數件;此物之受衣也,遂及通身。 跡是論之,非止代一薰籠,且代數薰籠矣。 倦而思眠,倚枕可以暫息,是一有座之床。 饑而就食,憑幾可以加餐,是一無足之案。 遊山訪友,何煩另覓肩輿,只須回以柱杠,覆以衣頂,則沖寒冒雪,體有餘溫,子猷之舟可棄也,浩然之驢可廢也,又是一可坐可眠之嬌。 日將暮矣,盡納枕簟于其中,不須臾而被窩盡熱;曉欲起也,先置衣履于其內,未轉睫而襦皆溫。 是身也,事也,床也,案也,嬌也,爐也,薰籠也,定省晨昏之孝子也,送曖偎之賢婦也,總以一物焉代之。 蒼頡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以造化靈秘之氣泄盡而無遺也。 此制一出,得無重犯斯忌,而重杞人之憂乎? ○床帳 第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閑情偶寄》
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