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漲荒溪,尺水生洪流。 中有潑潑鯉,泛然方快游。 安知赤日爍,沸浪生浮漚。 石密岸狹束,鱗鬣窘若囚。 一失在藻樂,遂有轍鮒憂。 誓將泛江湖,雪此煦沫羞。 江湖與荒溪,鉅細雖不侔。 此流彼之派,聯接詎阻修。 超然奮躍去,勢若鷹離鞲。 浮沉謝群蛙,窟穴依長洲。 洗刷沮洳泥,被服白紋裘。 誰知歲月久,湧浪生咽喉。 賴爾溪中物,雖困有遠謀。 不似沼間,四合獄萬鯫。 縱知有江湖,綿綿隔山丘。 人生豈異此,窮達皆有由。 吾鄉廣平君,少與輕薄游。 堆金等屋樑,AA60亞百頃秋。 朝廷羆紅顏,夜庖炙肥牛。 落魄窮書生,多以金帛收。 高貲一朝盡,裡巷誰青眸。 兒女號饑寒,親友寡饋周。 中夜起長嘆,慷慨商聲謳。 我非田農家,安能事。 又非將帥種,不慣揮戈矛。 平生負壯氣,豈可遂爾休。 今我中丞公,位隆職兼優。 官爵連九族,一門千驊騮。 雖雲富貴殊,敢以貧賤投。 姻戚苦未遠,我困豈我AA61。 八月秋風高,駕言動輕。 將行來告別,求贈安敢。 嗟子窮已甚,倚伏理亦周。 溪魚解如此,況子知公侯。 馬壯仆正健,去去其無留。 【詠怪石】 家有粗險石,植之疏竹軒。 人皆喜尋玩,吾獨思棄捐。 以其無所用,曉夕空嶄然。 砧礎則甲,砥硯乃枯頑。 于繳不可{波石},以碑不可鎸。 凡此六用無一取,令人爭免長物觀。 誰知茲石本靈怪,忽從夢中至吾前。 初來若奇鬼,肩股何孱顏。 漸聞宮隆聲,久乃辨其言。 雲我石之精,憤子辱我欲一宣。 天地之生我,族類廣且蕃。 子向所稱用者六,星羅雹布盈溪山。 傷殘破碎為世役,雖有小用烏足賢。 如我之徒亦甚寡,往往掛名經史間。 居海岱者充禹貢,雅與鉛松相差肩。 處魏榆者白晝語,意欲警懼驕君悛。 或在驪山拒強秦,萬牛喘汗力莫牽。 或從揚州感廬老,代我問答多雄篇。 子今我得豈無益,震霆凜霜我不遷。 雕不加文磨不瑩,子盍節概如我堅。 以是贈子豈不偉,何必責我區區焉。 吾聞石言愧且謝,醜狀去不可攀。 駭然覺坐想其語,勉書此詩席之端。 【題西湖樓】 少年過了未衰顏,正在悲歡季孟間。 細雨溟湖上寺,東風搖蕩酒中山。 千金用盡終須老,百計尋思不似閒。 醉裡下樓知早晚,喧喧扶路笑歌還。 【題雙竹堂壁】 江上檣竿一百尺,山中樓台十二重。 山僧樓上望江上,遙指檣竿笑殺儂。 【風水洞聞二禽】 林外一聲青竹筍,坐間半醉白頭翁。 春山最好不歸去,慚愧春禽解勸儂。 【法惠小飲以詩索周開祖所作】 立着巫娥多少時,安排雲雨待清詞。 酒酣魯叟頻相憶,曲罷周郎尚不知。 海鷂無蹤飛過速,雲龍有報發來遲。 從今莫入尋春會,為欠梅花一首詩。 【次韻陳時發太博雙竹】 千年誰復繼夷齊,凜凜箱筠此鬥奇。 要識蒼龍聯意,擬容丹鳳宿凰枝。 扶持有伴雪應怕,裁剪無人風自吹。 莫遣騷人說連理,君看高節孰如雌。 【周夫人輓詞】 教子通經古所賢,安貧守道節尤堅。 當熊遺烈傳家世,投燭諸郎慰眼前。 不待金花書誥命,忽驚玉樹掩新阡。 凱風吹棘君休詠,我亦孤懷一泫然。 【天聖二僧皆蜀人不見留二絶】 家山忘了腳騰騰,試作巴談卻解AA62。 不為遊人問鄉裡,豈知身是錦城僧。 方丈門開怪不迎,給孤邀供未還城。 興來且作尋安道,醉後何須覓老兵。 【會飲有美堂答周】 杜牧端來覓紫雲,狂言驚倒石榴裙。 豈知野客青筇杖,獨臥山僧白簟紋。 且向東皋伴王績,未遑南越弔終軍。 新詩過與佳人唱,從此應難減一分。 【和吳少卿絶句】 欲伴騷人賦百篇,歸心要及菊花前。 明朝知覆誰家瓿,猶有桓譚道必傳。 【題沈氏天隱樓】 樓上新詩二百篇,三吳處士最應賢。 非夷非惠真天隱,忘世忘身恐地仙。 散盡黃金猶好客,歸來碧瓦自生煙。 靈犀美璞無人識,蔚蔚空驚草木妍。 【和人登海表亭】 譙門對聳壓危坡,覽勝無如此得多。 盡見西山遮岱嶺,迥分東野隔新羅。 花時千圃堆紅錦,雪晝雙城疊白波。 迴首毯場尤醒眼,一番風送鑒重磨。 【會雙竹蓆上奉答開祖長官】 松柏蕭蕭滿故丘,知君懷抱尚悲秋。 算來九九無多日,唱着三三憶舊遊。 皓月徘徊應許共,清詩妙絶不容酬。 梅花社燕難相併,莫為吳娘暗淚流。 【次韻答開祖】 淚滴秋風不為麟,虛名何用實之賓。 豚未害為純孝,首何妨助故人。 好喚遊湖緣路便,難邀入社為詩頻。 知君頗有東山興,喝石岩前自過春。 【北山廣智大師回自都下過期而歸時率開祖無悔同訪之因留淥淨堂竹鶴二絶】 淥淨堂前竹,秋期赴白雲。 不知緣底事,一日可無君。 淥淨堂前鶴,孤棲守竹軒。 胸中無限事,恨汝不能言。 【欲往湖州見孫莘老別公輔希元彥遠醇之穆仲】 秋來欲見紫髯翁,待得梅花細萼紅。 記取上元燈火夜,道人猶在水晶宮。 【富陽道中】 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側。 徘徊俯丹楹,倒影見欹仄。 不識陶靖節,定非風塵格。 遙懷謝靈運,本自林泉客。 予生忽世事,不以形為役。 顧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適。 【贈青濰將謝承製】 吾皇有意縛單于,槌破銅山鑄虎符。 驍將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領五千都。 周王常德須攘狄,漢帝雄才亦尚儒。 君學本兼文武術,功名不必讀孫吳。 【過濰州驛見蔡君謨題詩壁上雲綽約新嬌生眼底逡巡舊事上眉尖春來試問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為誰而作也和一首 長垂玉箸殘妝臉,肯為金釵露指尖。 萬斛閒愁何日盡,一分真態更難添。 第35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下》
第3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