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關稅,分有三個部門。 第一個部門,或者說,一切關稅中行之最早的部分,是羊毛和皮革的關稅。 這種稅,主要是或全部都是出口稅。 當毛織物制造業在英格蘭建立時,國王怕毛織物輸出,失去了他的羊毛關稅,於是把這同一鉤稅,加在毛織物上面。 其他兩部門,一為葡萄酒稅,系對每噸葡萄酒課稅若幹,稱為噸稅,一為對其他一切貨物所課的稅,系對貨物的推定價格每鎊課稅若幹,稱為鎊稅。 愛德華三世四十七年,對一切輸出輸入的商品,除課有特別稅的羊毛、羊皮、皮革及葡萄酒外,每鎊課稅六便士。 查理二世十四年,此稅每鎊提高至一先令,但三年以後,又由一先令縮減至六便士。 亨利四世二年,又提高至八便士,後二年。 又回到一先令。 由此時至威廉三世九年止,此稅一直為每鎊稅一先令。 噸稅及鎊稅,曾經議會依同一法令,撥歸國王,稱為噸稅鎊稅補助稅。 鎊稅補助稅,在一個長期內,都是每鎊一先令,或百分之五,因此關稅用語上所謂補助稅,一般都是表示這種百分之五的稅。 這種補助稅――現稱舊補助稅――至今仍照查理二世十二年制定的關稅表征收。 按關稅表審定應納稅貨物價值的方法,據說在詹姆士一世時代以前就使用過的。 威廉三世九年、十年兩次所課的新補助稅,系對大部分貨物增稅百分之五。 三分之一補助稅及三分之二補助稅兩者合起來又組成另一百分之五。 1747年的補助稅,為對大部分貨物課征的第四個百分之五。 1759年的補助稅,為對若幹特定貨物課征的第五個百分之五。 除這五項補助稅外,有時為救國家的急需,有時為依照重商制度原理,管制本國貿易,還有許多種稅,課加在若幹特定貨物上面。 第65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6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