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帝諭大臣曰:「淮甸久平,宜加經理。 民復業者,令守令多方恤之,使儘力田畝,數年後方可起稅。 」 辛丑,金以尚書右丞相宗本兼中書令,以左丞相亮為太保、領三省事。 亮益求名譽,引用勢望子孫,結其歡心,金主不悟。 甲辰,詔責授濠州團練副使、復州安置鄭剛中,許用議減,特免禁錮,移封州安置。 初,秦檜怒剛中不已,捕其子右承務郎良嗣,與將吏賓客即江州同系,遣大理寺丞湯允恭、太府寺丞宋仲堪往鞫其事,掠治無全膚。 獄成,剛中坐任四川宣撫副使日,被旨收捉過界偷馬盜賊,全不遵奉,凡事干邊界,常是懷奸異議,陰與見罪籍人符合交通,沮害國事;又,輒違朝命,出賣度牒,收錢五十五萬餘緡;又,專輒起置錢監鑄錢,擅便支使;及違法請過供給廚食等錢一萬三千餘緡入己;剛中欲並都轉運司入宣司,遂將錢物贈移士人,令赴行在上書開陳,既並運司,違法私使過錢十二萬餘緡;及有詔置總領錢糧官,剛中不喜,豫作緣故,收樁隱匿,計四千餘萬緡;又欲歸怨朝廷,乃說諭統兵官,令為總領,盡數交並錢物,無可送遺;及被旨令赴行在,乃忿怒遷延,收匿札子,不即起發,多帶官物,在路妄用;法當死,特有是命。 良嗣貸死,送柳州。 右朝請郎張漢之,嘗主管宣撫司機宜文字,坐依隨剛中,亦除名,送賓州編管。 右奉議郎趙士禡,嘗通判荊南府,坐不即拘收剛中隨軍錢物,特除名。 右武大夫、開州刺史、禦前中部統領官張仲,亦坐依隨剛中,追橫行一官,勒停,送本軍自劾。 即日擢允恭尚書刑部員外郎,仲堪倉部員外郎。 剛中至貶所,守臣左朝請郎趙成之希檜意,每窘辱之,剛中竟卒於貶所。 夏,四月,乙卯,權禮部陳誠之,權知合門事孟思恭,賀金主生辰還。 秦檜白帝曰:「大金書詞丁寧,盟好甚切。 」帝曰:「此番待奉使愈盩厔,館舍極宏壯,思恭等所得馬亦皆上駟,可知其永好之意也。 」 戊辰,日左右生青赤黃珥,太白犯月。 金國太史言不利於君,大臣將作亂。 壬申,金京師大風雨,雷電震壞寢殿鴟尾。 有火入金主寢殿,燒幃幔,金主趨別殿避之。 丁丑,有龍鬥于利州榆林河水上,大風壞民居、官舍,瓦木人畜皆飄十數里,死傷者數百人。 五月,甲申,創太廟齋殿。 乙酉,戶部員外郎周莊仲請復蠟祭之禮。 其禮,東西方百神視感生帝,南北方視岳瀆,皆以臘前一日祭之。 戊子,金殺翰林學士張鈞。 時金主以天變,欲下詔罪己,命鈞視草。 鈞意謂奉答天戒,當深自貶損,其文有曰「惟德弗類,上干天戒」及「顧茲寡昧,眇予小子」等語。 參知政事蕭肄素惡鈞,乃譯奏曰:「弗類,是大無道。 寡者,孤獨無親;昧者,弗曉人事;眇者,目無所見;小子,嬰孩之稱。 此漢人托文字以詈主上也。 」金主大怒,命衛士拽鈞下殿,搒之百,不死,以手劍剺其口而醢之。 賜肄通天犀帶。 是日,曲赦上京囚。 金主問群臣曰:’張鈞謗訕,誰使為之?”左丞相宗賢曰:「太保實然。 」金主不悅。 庚寅,出太保亮領行台尚書省事。 亮道過北京,謂同知留守事蕭裕曰:「我欲就河南建立位號,先定兩河,舉兵而北,君為我結諸明安以應我。 」定約而去。 庚子,金主使龍虎衛上將軍、殿前左副都點檢唐括德溫,昭武大將軍、四方館使高居安,來賀天申節。 六月,辛亥朔。 故事,宗廟時祠,以宗室觀察使以上充初獻,刺史以上充亞獻、終獻。 其後以宗室數少,乃請初獻以防禦使以上,亞、終獻以遙刺以上。 至是正任止三人,壬子,大宗正司請權以遙團以上充初獻,將軍以上充亞獻,許之。 己未,金以都元帥宗敏為太保、領三省事兼左副都元帥,左丞相宗賢兼都元帥。 辛酉,右朝奉郎朱同知南雄州,代還,言嶺南無醫,凡有疾病,但求巫祝鬼,束手待斃,請取古今名方治瘴氣者集為一書,頒下本路,從之。 秋,七月,辛巳,左中奉大夫楊惇知舒州,代還,請戒監司、守臣修水利,詔付戶部。 帝曰:「平江堤堰不修,歲輸米比舊虧十萬斛。 臨安西湖,民間灌溉所資,其利不細,歲久亦填污,宜悉令修治。 」 八月,庚戌朔,昭信軍承宣使、鎮江府駐答刂禦前諸軍統制王勝卒,謚毅武。 癸丑,復泰州興化鎮為縣。 庚申,金以劉筈為司空,行台右丞相如故。 宰臣議徙遼陽、渤海之民于燕南,從之。 侍從高壽星等當遷,訴于皇后,後以白金主。 金主怒議者,杖平章政事秉德,殺郎中薩哈。 第26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中》
第2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