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御史裡行孫沔曰:「竊見上封事人同安縣尉李安世,輒因狂悖,妄進瞽言,下吏審問。 自孔道輔、范仲淹被黜之後,龐籍、范諷置對以來,凡在搢紳,盡思緘默。 又慮四方之人不知安世訕上犯顏,將謂安世獻忠獲罪,自遠流傳,為議非美。 伏望貸以寬恩,特免投竄,使彼偷安之士,永懷內愧之心。 」後七日,責沔知潭州衡山縣。 沔未有責命時,覆上書曰:「去秋以聖體愆和,準雙日不坐之請,是則一歲中率無百餘日視事,宰臣上殿奏事,止於數刻,天下萬務,得不曠哉!伏願陛下因歲首正朝之始,霈然下令,誕告多方,每旦恭己,辨色居位,推擇大臣,講求古道,降以溫顏,俾之極論。 外則逐刺史、縣令無狀老懦貪殘之輩,內則罷公卿大夫不才諂佞詭誕之士。 掖庭之中,簡去幽曠,官寺之內,抑損重任。 教敦于上,民悅于下,皆目前可見之事,惟陛下力行而已。 」書奏,再責監永州酒。 續資治通鑒●卷第四十 ●卷第四十 【宋紀四十】 起旃蒙大淵獻正月,盡強圉赤奮若七月,凡二年有奇。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景佑二年遼重熙四年 春,正月,壬寅,徙江東轉運使蔣堂為淮南轉運使兼發動司事。 堂在淮南,歲薦部吏二百員,曰:「十得二三,亦足報國矣。 」 以度支判官、工部郎中許申為江南東路轉運使。 凡鑄銅錢,十分其劑,銅居六分,鉛錫居三分,皆有奇贏,此其大法也。 申在三司,乃建議以藥化鐵雜鑄,銅居三分,鐵居六分,費省而利厚。 朝廷從之,即詔申用其法鑄于京師。 然大率鑄錢雜鉛錫,則其液流速而易成;雜以鐵,則流澀而多不就,工人若之。 初命申鑄萬緡,逾月才得萬錢。 申自度言無效,乃求為江東轉運使,欲用其法鑄于江州,朝廷又從之。 詔申就江州鑄百萬緡,無漏其法。 中外知其非是,而執政主之,以為可行,然卒無成功。 先是鹽鐵副使任布,請鑄大錢一當十,而申欲以銅鐵雜鑄,朝廷下其議于三司。 程琳奏曰:「布請用大錢,是透民盜鑄而陷之罪。 唐第五琦嘗用此法,訖不可行。 申欲以銅鐵雜鑄,理恐難成,姑試之。 」申詐得售,蓋琳亦主其議故也。 天章閣待制孫祖德言:「偽銅,法所禁,而官自為之,是教民欺也。 」固爭之,不從,遂出知袞州。 癸丑,置邇英、延義二閣,寫《尚書·無逸篇》于屏。 邇英在迎陽門之北,東向;延義在崇政殿之西,北向。 是日,禦延義閣,召輔臣觀盛度進讀《唐書》,賈昌朝講《春秋》。 既而曲宴崇政殿。 遼以奚六部太尉耶律罕璢為北面林牙。 罕璢性不苟合,為樞密使蕭諧哩所忌。 遼主初欲召用,諧哩言其目疾不能視,遂止。 至是召見,謂曰:「朕欲早用卿,聞有疾,故待之至今。 」罕璢對曰:「臣昔有目疾,才數月耳,然亦不至于昏。 第臣駑拙,不能事權貴,是以不獲早睹天顏。 非陛下聖察,則愚臣豈有今日邪!」詔進述懷詩,遼主嘉嘆,方將大用,卒。 二月,燕肅等上考定樂器並見工人,戊午,禦延福宮臨閲,奏郊廟五十一曲。 因問李照:「樂何如?」照對:「樂音高二律,擊黃鐘則為仲呂,擊夾鐘則為夷則,是冬興夏令,春召秋氣。 蓋五代樂壞,王樸創意造律準,不合古法。 又,編鐘、釒尃鐘無大小、輕重、厚薄、長短之差,銅錫不精。 相傳以為唐舊鐘亦有樸所制者。 昔軒轅氏命伶倫截竹為律。 復令神瞽協其中聲,然後聲應鳳鳴,而管之參差亦如鳳翅,其樂傳之夐古,不刊之法也。 願聽臣依神瞽律法,試鑄編鐘一佺,可使度量權衡協和。 」詔許之,仍就錫慶院鑄。 庚申,太常博士、直史館宋祁上《大樂圖義》二卷。 帝未有儲嗣,取汝南郡王允讓子宗實入宮中,皇后拊鞠之,時生四年矣。 丁卯,知兗州范諷,責授武昌行軍司馬,廣東轉運使龐籍,降授太常博士、知臨江軍,光祿寺丞、館閣校勘宋城石延年落職,通判海州,仍下詔以諷罪申飭中外。 先是籍為御史,數劾諷,宰相李迪右諷弗治,反左遷籍。 籍既罷,益追劾諷不置,且言諷放縱不拘禮法,苟釋不治,則敗亂風俗。 會諷亦請辨,乃詔即南京置獄,遣淮南轉運使黃總、提點河北刑獄張嵩訊之。 籍坐所劾諷有不如奏,法當免;諷當以贖論。 諷不待論報,擅還兗州。 呂夷簡疾諷詭激,且欲因諷以傾迪,故特寬籍而重貶諷,凡與諷善者皆黜削。 延年嘗上書請莊獻太后還政,諷任中丞,欲引延年為屬,延年力辭之,竟坐免。 人謂籍劾諷不置,實夷簡陰教之。 戊辰,工部尚書、平章事李迪,罷為刑部尚書、知亳州。 先是,帝禦延和殿,召呂夷簡、宋綬決范諷獄,以迪素黨諷,不召,迪惶恐還第,翼日,遂罷相。 然迪性淳直,實不察諷之多誕也。 以樞密使王曾為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參知政事王隨、樞密副使李諮並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宋綬為樞密副使,給事中蔡齊、翰林學士承旨盛度為參知政事,樞密副使王德用、御史中丞韓亻意並同知樞密院事。 己巳,改李迪知相州;庚午,復改授資政殿大學士,留京師,仍班三司使上。 庚辰,降李迪為太常卿、知密州。 第1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上》
第1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