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使使劇吏案簿書,十日不得毫毛罪。 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適君平生所不好者,君年且老,當日日拜走,仰望階下,不得已就官。 數月,大不適,即以病辭免。 公卿欲其一至京師,君以再不得意于守令,恨曰:「義不可更辱,又奚為于京師間。 」竟閉門死,年六十。 君娶河東柳氏女。 二子:升奴、胡師。 將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某所。 其兄將作少監昔請銘于右庶子韓愈。 愈前與君為御史被讒,俱為縣令南方者也,最為知君。 銘曰: 誰之不如,而不公卿!奚養之違,以不久生!唯其頡頏,以世闕聲。 鳳翔隴州節度使李公墓誌銘 公諱惟簡,字某,司空平章事贈太傅之子。 太傅初姓張氏,肅宗時,舉恆趙深冀易定六州戰卒五萬人,馬五千匹,以歸聽命,天子嘉之,賜姓曰「李」,更其名「寶臣」,立其軍,號之曰「成德」,由是姓李氏。 太傅薨,公兄弟讓嗣。 公竟棄其家,自歸京師。 及兄死家覆,有司設防守。 德宗如奉天,守卒出公,即馳歸,與母韓國夫人鄭氏拜訣,屬家徒隨走所幸,道與賊遇,七斗乃至。 有功,遷太子諭德,加御史中丞。 從幸梁州,天黑失道,識焦中人聲,得見德宗于西。 上曰:「卿有母,可隨我耶?」曰:「臣以死從衛。 」及幸還,錄功,封武安郡王。 號「元從功臣」。 圖其形禦閣,而以神威將軍居北軍衛。 久乃加御史大夫。 丁韓國憂去官,累遷神威大將軍,加工、刑二曹尚書,天威統軍;又改戶部尚書,金吾大將軍。 有長上萬國俊者,以軍勢奪興平人地,吏憚莫敢治。 及公為金吾,興平人曰:「久聞李將軍為人公平,庶能直吾屈。 」即賫縣牒來見。 公發視,立杖國俊,廢之,以地還興平人。 聞者莫不稱嘆。 於是天子以公材果可任用,治人將兵,無所不宜。 元和六年,即以公為鳳翔隴州節度使、戶部尚書,兼鳳翔尹。 隴州地與吐蕃接,舊常朝夕相伺,更入攻抄,人吏不得息。 公以為國家于夷狄,當用長算。 邊將當承上旨,謹條教。 蓄財谷,完吏農力以俟;不宜規小利,起事盜恩;禁不得妄入其地,益市耕牛,鑄釤Θ,以給農之不能自具者;丁壯興勵,歲增田數十萬畝。 連八歲,五種俱熟,公私有餘。 販者負入褒斜,船循渭而下,首尾相繼不絶。 十三年,公與忠武軍節度使司空光顏,寧節度使尚書釗俱來朝,上為之燕三殿,張百戲,公卿侍臣咸與。 既事敕還,公因進曰:「臣幸得宿衛四十餘年,今年老斥外任,不勝慕戀,願得死輦下。 」天子加慰遣焉。 還鎮告疾,其夏五月戊子薨,年五十五。 訃到,上悼愴罷朝,遣郎中臨弔,贈尚書左仆射。 以其年十一月景申,葬萬年鳳棲原。 夫人博陵郡崔氏,河陽尉鎬之孫,大理評事可觀之女,賢有法度。 公有四子:長曰元孫,三原尉;次曰元質,彭之蒙陽尉;曰元立,興平尉;曰元本,河南參軍,皆願敏好善。 元立、元本皆崔氏出。 葬得日,嗣子元立,與其昆弟四人,請銘于韓氏,曰:「先人嘗有托于夫子也。 」愈曰:「太傅功在史氏,記仆射以孤童囚覊京師,卒能以忠為節自顯,取爵位,立名績,使天下拭目觀,父母與榮焉。 既忠又孝,法宜銘。 」銘曰: 太傅之顯,自其躬興;仆射童覊,孰與之朋?遭國之難,以節自發;致其勤艱,以復考烈。 孝由忠立,爵名隨之;銘此玄石,維昧之詒。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 少府監胡公者,諱向,字潤博,年七十九,以官卒。 明年八月十四日,葬京兆奉先。 夫人天水趙氏焉。 其子逞、、巡、遇、述、遷、造,與公婿廣文博士吳郡張籍,以公之族出行治、歷官、壽年為書,使人自京師南走八千里,至閩南兩越之界上,請為公銘,刻之墓碑,于潮州刺史韓愈,曰: 胡姓本出安定,後徙清河,于今為宗城,屬貝州。 大父諱秀,武后時,以文材征為麟台正字。 父宰臣,用進士,卒官平陽冀氏令,贈潭州大都督。 公早孤,能自勸學,立節概,非其身力,不以衣食。 凡一試進士,二即吏部選,皆以文章占上第。 樂為儉勤,自刻削,不幹人,以矯時弊。 及為富平尉,一府稱其斷決。 建中四年,侍郎趙贊為度支使,薦公為監察御史,主饋給渭橋以東軍,洗手奉職,不以一錢假人。 賊平,有司考核群吏,多坐貶死。 獨公以清苦能檢飭,無漏失,遷河南倉曹。 魏公賈耽以節鄭滑,以公佐觀察事,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 以剛直齟齬不阿忤權貴,除獻陵令。 居陵下七年,市置田宅,務種樹為業以自給,教授子弟。 貞元十一年,吏部大選,以公考選人藝學,以勞遷奉先令,以治辦遷尚書膳部郎中,改坊州刺史。 州經亂,無孔子廟;公至,則命築宮,造祭器,率博士生講讀以時,如法以祠,人吏聚觀嘆息。 遷舒州刺史。 州歲大熱,麥一莖兩穗,閭裡歌舞之。 考功以聞,遷尚書駕部郎中。 數以事犯尚書李巽。 巽時主鹽鐵事,富驕恃勢,以語丞相,由是退公為鳳翔少尹。 巽死,遷少大理,改少詹事。 元和十二年,朝廷以公年老,能自祗力,事職不懈,可嘉,拜少府監,兼知內中尚。 明年,以病卒。 公始以進士孤身旅長安,致官九卿為大家。 七子皆有學守。 女嫁名人。 年幾八十,堅悍不衰,事可傳載,可謂成德。 銘曰: 第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韓愈集》
第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