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後赤壁賦: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疙。 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 霜露既降,草木盡脫。 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綱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 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 婦曰: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於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B357岩,披蒙茸。 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憑夷之幽宮。 蓋二客不能從焉。 劃然長嘯,草木震動。 山鳴谷應,風起水湧。 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 返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 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 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BA3D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括酹江月 雪堂閒步,過臨皋、霜淨晚林木落。 月白風清如此夜,與客行歌相答。 綱舉松鱸,手攜鬥酒,赤壁重尋約。 悲歌長嘯,劃然聲動寥廓。 試問日月幾何,江流山色,今日應如昨。 履遍B357岩風露冷,水面怒濤驚躍。 一葉中流,聽其所止,適有孤飛鶴。 橫江東下,問予赤壁遊樂。 歐陽公晝錦堂記: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 蓋士方窮時,困卮閭裡,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禮于其嫂,買臣見棄于其妻。 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後,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而所謂庸夫愚婦,奔走駭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車塵馬足之間,而莫敢仰視。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當時,而意氣之盛,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 惟大丞相魏國公則不然。 公,相人也,世有令德,為時名卿。 公自少時,擢高科,登顯仕,海內之士,聞下風而望餘光者,蓋亦有年矣。 所謂將相而富貴,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窮卮之人,僥倖得志于一時,出於庸夫庸婦之不意,以驚駭而誇耀之也。 然則高牙大■不足為公榮,桓圭袞冕不足為公貴,惟德被生民,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聲詩,以耀後世,而垂無窮,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豈止誇一時而榮一鄉哉!公在至和中,嘗以武康之節來治于相,乃作書錦之堂于後圃。 既又刻詩于石,以遺相人。 其言以快恩讎、矜名譽為可薄,蓋不以昔人之所誇者為榮,而以為戒,于此見公之視富貴為如何,而其志豈易量哉!故能出入將相,勤勞王家,而夷險一節。 至于臨大節〓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彞鼎而被絃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裡之榮也。 余雖不獲登公之堂,幸嘗竊誦公之詩,樂公之志有成,而喜為天下道也,於是乎書。 括水調歌 仕宦至卿相,富貴好歸鄉。 高車駟馬,都人夾道共瞻望。 意氣當年尤盛,榮比昔人衣錦,晝錦以名堂。 海內知名士,久矣望餘光。 大丈夫,榮與貴,視尋常。 豐功令德,要將堯舜致君王。 事業光施社稷,勛烈遍銘彞鼎,此志孰能量。 妙語勒金石,千古一歐陽。 山谷送王郎:酌君以薄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F8CD秋菊之英,贈君以黟川點漆之墨,送君以陽關墮淚之聲,酒澆胸次之磊隗,菊制短世之頽齡,墨以傳萬古文章之印,歌以寫平時兄弟之情。 江山千里頭俱白,骨肉十年眼終青。 連床夜語鷄戒曉,書囊無底談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遠別音書少。 炊沙作糜終不飽。 鏤冰文章費工巧。 要須心地收汗馬,孔孟行世日杲。 有弟有弟力持家。 婦能養姑供珍鮭。 兒大詩書女絲麻。 公但讀書煮春茶。 括賀新涼 酌以蒲城酒。 擷湘F8CD、秋英滿泛,介君眉壽。 贈君點漆黟川墨,與印文章大手。 問此別、相逢難又。 三疊陽關聲墮淚,寫平時、兄弟情長久。 離別事,古來有。 十年骨肉情何厚。 對江山千里,共期白首。 夜雨連床追舊事,惟恨書書漸少。 便只恐、炊沙不飽。 翰墨新功收汗馬,話書囊、無底何時了。 歡未足,聽鷄曉。 範文正聽真上人琴歌:銀河耿耿霜B179B179,西窗月色寒如冰。 江上扣朱絲繩,萬籟不起秋光凝。 伏羲歸天忽千古,我聞遺音淚如雨。 嗟嗟不及鄭衙兒,北里南鄰竟歌舞。 竟歌舞,可時休。 師襄堂上心悠悠。 擊浮金,戛鳴玉,老龍秋啼滄海底,幼猿暮嘯寒山曲。 隴頭瑟瑟咽流泉,洞庭蕭蕭落寒木。 此聲感物何大靈,十二銜珠下仙鵠。 為予再奏南風詩,神人和暢瞬無為。 為予試彈廣陵散,鬼物方哀晉方亂。 乃知聖人情慮深,將治四海先治琴。 興亡哀樂不我道,坐中可見天下心。 感公遺我正始音。 括水調歌 耿耿銀潢淨,窗月瑩如冰。 朱絲一扣,萬籟不起冷光凝。 千古遺音猶在,一洗淫哇鄭衙,北里與南陵。 孰識興亡事,哀樂不同情。 咽流泉,戛鳴玉,擊浮金。 老龍啼曉,幼猿忽復暮山吟。 為我臨風再奏,仙鵠翩翻十二,感物一何靈,此曲誰當聽,四海有知音。 第10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宋詞 四》
第1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