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臣于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業將船政一切工程,奏明在案。 年本正月起,廣召念鑽各匠,粘灰穿孔,塞罅漚釘,鐵匠打鑲鐵梁鐵脅鐵條等件。 兩月之久,始行蕆事。 三月初旬,船匠始得元刂雕樑座,鬥攏機器,車治舵桅。 鐵匠拆移輪機水缸等件,上船配合,遍嵌泡釘螺餅;兼制銅管氣筒,尾輪鐵輥等事。 如是者復一月有奇。 四月以後,船內之匠,則造艄堵戰枰桅架碇車皮板等件,船外之匠,則趕包龍骨銅皮,分造重輞凹槽,下水托輞等件。 內外完備,乃加堊洋油,聯鈐銅板。 如是者復二十日有奇。 四月之杪,日意格稟稱船上大小工程一切告竣,請期下水。 臣飭監工員紳復驗無異。 因諏五月初一日乘午潮漲滿,縱船入江。 先期一日,用巨鑊煮牛膏豕脂胰皂油等物數十斛,灌入船底凹槽凝厚寸許,將船台初疊之木,節節掇下,另墊木楔,使船身低倚兩旁托架,附萼相銜,留船旁撐柱數十根以支之。 屆期,臣躬率提調周開錫及各員紳,致祭天后江神土神船神。 晌午潮平,日意格督匠作人等,盡拔撐桿,將船頭所銜木楔,眾斧齊敲,使船勢全力趨下,再將船頭托輞鋸斷。 鋸甫過半,船砉然自行。 一瞬之間,離岸數十丈。 船上人乘勢下碇,拋泊江心。 萬噸艨艟,自陸入水,微波不濺,江岸無聲。 中外歡呼,詫為神助。 辰下方升桅竿,系帆纜,安床爨,添旗幟,制號衣,整炮械,以備出港。 適提調道員胡光墉同管駕官副將銜游擊貝錦泉,續募通曉輪機之中國舵工水手八十餘人到工。 伏念新船如生馬,非銜轡均調,恐不相習。 且一律用中國人駕駛,初試風濤尤當慎益加慎。 因飭該管駕等就船上加緊練習,由近漸遠。 七月間,當可逕出大洋,駛赴津門,請旨簡派大臣勘驗。 此第一號下水之情形也。 第二號之船,自開工以來,匠作等駕輕就熟,工程較速。 現邊板已封三分之一。 再有兩三月,亦可下水。 第三號船台底樁,俱如法釘齊。 全架一成,便可興造。 木料一節,日意格所購者,年內已到五起,業經臣等奏明在案。 本年二月初十日,第六起報到。 二月二十八日,第七起報到。 三月初十日,第八起報到。 三月二十九日,第九起報到。 四月十二日,第十起報到。 凡五起,計統裝曲直木及酋板六萬六千六百四十六幅地。 去年委員劉國泰往南洋所辦者,于二月十七日報到。 船名曰法蘇甲裡,凡載酋木、鐵抄、打馬、枷轆武結梨啷合蚋等木一千八百四十餘節,石來板二千七百八十餘片。 其中可供鐵廠橫樑之用者不少。 目下良材麇至,船工自易圖成。 惟機器之出,專由鐵廠。 閩省春夏陰雨連綿,版築不易。 監工員紳,披蓑荷笠,號召泥滓之中。 數月以來,瓦垣石檻石檐,一律完竣。 觀秋{亡木}桷,亦皆裁量如式。 而鑄匠方趕造各種船上器具,未遑兼鑄鐵柱。 是以棟宇未得觀成。 現首船下水,鑄工稍鬆。 當飭刻期趕辦。 鐵廠告竣,便可講求輪機關竅。 輪機之巧,能應手得心,船事乃中邊俱徹也。 前派總監工道員葉文瀾赴暹羅採辦酋木。 據報于三月初一日安抵食叻。 派游擊吳世忠、舉人蔣錫等先赴暹羅。 葉文瀾先將食叻所辦木料,僱船起運。 亦于四月初六日前赴暹羅矣。 第一號船擬名曰萬年清。 第二號船擬名曰湄雲,暫資號召。 應俟抵津勘驗,再懇恩旨,寵錫嘉名,以光海宇。 其萬年清謹委游擊貝錦泉管駕,湄雲謹委游擊吳世忠管駕,貝錦泉原駕之華福寶,委都司銜貝珊泉管駕,以專責成。 ○船工將竣謹籌善後事宜疏 竊惟船政之設,原約造百五十匹馬力輪船十一隻,八十匹馬力輪船五隻。 嗣督臣英桂,議改第七號為二百五十匹馬力。 據該監督估計,工料繁鉅,較百五十匹馬力增一倍有零。 請以一號抵作兩號。 經臣文煜等奏明在案。 共應大小成船一十五隻。 除第十號以上,業經迭次奏明出洋外。 本年八月初六日,第十一號之濟安試洋。 八月二十八日,第十二號之永保試洋。 均一時以七十里為率。 輪機之靈捷,船身之堅固,與安瀾等船大略相同。 九月十九日,第十三號之海鏡下水。 計年內可以出洋。 第十四號輪船,年內亦可下水。 惟第十五號須待明春。 然中國匠徒能放手自造,與遣散洋匠,兩無妨礙。 此船工將竣之實在情形也。 此後如為節省經費起見,則停止造船。 除修船養船而外,一切皆可節省。 惟既絶難續,不免盡棄前功。 而鵲巢鳩居,異族之垂涎尤為可慮。 若歲仍造船兩號,則已成之緒,不致中乖,而洋人辛工,歲可省十餘萬。 然中國員匠能就已成之緒而熟之,斷不能拓未竟之緒而精之。 雖則歲告成船,究竟毫無進境。 與我皇上力圖自強之旨,迥不侔矣。 第8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晚清文選》
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