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黎蒓齋行謹而能文。 自弱冠補廩膳生,久屈于不試。 將適武昌,省其從兄。 擬足資遂北,附順天鄉試。 過我言別。 此其計良苦。 然計此行至綦市登舟,出涪陵魚復,下三峽秭歸夷陵,順流趨荊州,經洞庭之口,及大別而拜汝兄。 若復前去,更過雪堂,觀廬岳,北歷徐兗,瞻光日下,水陸不止萬里。 風檣輪轍之間,睪然想望孔孟之所為教,程朱之所為學,以及屈宋李杜歐蘇之所發為文章,必有相遇於心目間者。 則意斯行也誠快。 彼聽命于天人者,雖不可知,而在已者所得多矣。 況以子之才,又在必售之數乎?行矣。 吾雖衰,猶能待他日歸而觀子之所得也。 ☆曾國荃○統籌閩粵浙三省防務片 海防區分南北洋,而山東之煙台,歸北洋兼轄,閩浙粵三口,歸南洋兼轄。 煙台只有一口,尚易兼顧。 閩粵則有台澎金廈雷瓊之散佈。 浙江則有定海鎮海之要隘。 道遠則經營匪易,隔省則呼應欠靈。 今津沽吳淞等處既擬增雷快鐵甲等船,福建廣東浙江三省,亦須速籌巨款,及時製備,庶無事則各為操練,有事則立調應援,以期聲勢聯絡,鞏固海疆。 各省督撫臣,皆具深謀遠識。 何省應增何項船隻若干,或由廠自造,或由外國訂購,亦宜趁此決計自強,通力合作。 相應請旨敕下各該省,趕速籌商,奏明辦理。 至近日西人陸戰,皆用炮隊當先,而以後膛洋槍繼之。 臣處有由滇粵台北前敵觀戰來者,言之甚詳。 是陸兵從前專練洋槍,以後更宜加練炮隊。 所需後膛槍炮,尤為最要之軍械。 一經海口封禁,購辦無從。 似須先事購備。 並添購機器,推廣仿造,庶免缺乏之虞。 除飭上海金陵兩機器局遵照妥辦外,一併請旨敕下閩粵等省,預行籌備。 洵于防務有裨。 ☆李鴻章○派員攜帶幼童出洋並應辦事宜疏 竊臣等擬選聰穎子弟,前赴泰西各國肄習技藝,以培人材,業于十年七月初三日專摺會奏在案。 旋準總理衙門覆奏,不分滿漢子弟,擇其質地端謹,文理優長,一律送往。 每年所需薪水膏火,準于江海關洋稅項下借撥等因,知照前來。 伏查挑選幼童出洋肄業,固屬中華創始之舉,抑亦古來未有之事。 所有攜帶幼童委員,聯絡中外,事體重大,擬之古人出使絶域,雖時地不同,而以數萬里之遙,需之二十年之久,非堅忍耐勞,志趣卓越者,不足以膺是選。 查有奏調來江之四品銜刑部候補主事陳蘭彬,夙抱偉志,以用世自命。 挹其容貌,則粥粥若無能,絶不矜才使氣。 與之討論時事,皆洞燭幾微。 蓋有遠略而具內心者。 又運同銜江蘇候補同知容閎,前在花旗等處最久,而志趣深遠,不為習俗所囿。 同治二年,曾派令出洋購買機器。 該員練習外洋風土人情,美國尤熟游之地。 足以聯外交而窺秘鑰。 以上二員,上次摺內業經奏明,均堪勝任。 相應請旨飭派陳蘭彬為正委員,容閎為副委員,常川駐紮美國,經理一切事宜。 此時不敢遽請獎敘。 將來辦有成效,再由臣等從優酌保。 至挑選幼童,應在上海先行設局。 頭批出洋後,即挑選次年之第二批,又挑選第三年第四年各批。 與出洋之員,呼吸相通。 查有鹽運使銜候補知府劉翰清淵雅純篤,熟悉洋務。 業經檄令總理滬局事宜。 所有駐洋及在兩局中外大小事件,由陳蘭彬等互相商辦,各專責成。 茲將臣等前奏所未及者,酌擬應辦事宜,開列清單,恭呈禦覽。 仰懇天恩飭下總理衙門,核覆施行。 附出洋應辦事宜六條: 一挑選幼童,不分滿漢子弟,年十二歲至二十歲為率。 收錄入局,由滬局委員,查考中學西學,分別教導。 將來出洋後,肄習西學,仍兼講中學,課以《孝經》小學五經及國朝律例等書。 隨資高下,循序漸進。 每遇房虛昴星等日,正副二委員傳集各童,宣講《聖諭廣訓》,示以尊君親上之義。 庶不至囿于異學。 一幼童選定後,取具年貌籍貫,暨親屬甘結,收局註冊。 在滬局肄習,以六個月為率。 察看可以造就,方準資送出洋。 仍由滬局送冊報明通商大臣,轉咨總理衙門查考。 至洋局課程,以四個月考驗一次。 年終分別等第報查。 其成功則以十五年為率。 中間藝成後,遊歷兩年,以驗所學。 然後回至內地,聽候總理衙門酌量器使,奏明委用。 此系選定官生,不准半途而廢,亦不准入籍外洋。 學成後,不准在華洋自謀別業。 一出洋委員及駐滬辦事所有內外往來檔案,應刊給關防。 洋局之文曰:奏派選帶幼童出洋肄業事宜關防。 滬局之文曰:總理幼童出洋肄業滬局事宜關防。 均經臣刊刻飭發,以資信守。 一每年八月頒發時憲書,由江海關轉交稅務司,遞至洋局。 躬逢三大節以及朔望等日,由駐洋員之率同在事各員,以及諸幼童,望闕行禮,俾嫻儀節而昭誠敬。 一出洋辦事,除正副二委員外,擬用翻譯一員,教習一員。 查有五品銜監生曾恆忠,究心算學,兼曉沿海各省土音,堪充翻譯事宜。 光祿寺典簿附監生葉源浚,文筆暢達,留心事務,堪充出洋教習事宜。 業由臣檄飭遵照,屆時同正副委員一併前往。 第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晚清文選》
第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