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追前宴,謂之未究,傾海為酒,並山為餚,伐竹雲夢,斬梓泗濱,然後極雅意,盡歡情,信公子之壯觀,非鄙人之所庶幾也。 若質之志,實在所天。 思投印釋黻,朝夕侍坐,鑽仲父之遺訓,覽老氏之要言,對清酤而不酌,抑嘉餚而不享,使西施出帷,嫫母侍側,斯盛德之所蹈,明哲之所保也。 若乃近者之觀,實蕩鄙心。 秦箏發徽,二八迭奏。 塤簫激於華屋,靈鼓動於座右。 耳嘈嘈於無聞,情踴躍於鞍馬。 謂可北懾肅慎,使貢其苦矢;南震百越,使獻其白雉,又況權備,夫何足視乎! 還治諷采所著,觀省英瑋,實賦頌之宗,作者之師也。 眾賢所述,亦各有志。 昔趙武過鄭,七子賦詩,春秋載列,以為美談。 質小人也,無以承命。 又所答貺,辭醜義陋,申之再三,赧然汗下。 此邦之人,閒習辭賦,三事大夫,莫不諷誦,何但小吏之有乎! 重惠苦言,訓以政事,惻隱之恩,形乎文墨。 墨子回車,而質四年,雖無德與民,式歌且舞。 儒墨不同,固以久矣。 然一旅之眾,不足以揚名;步武之間,不足以騁跡;若不改轍易禦,將何以效其力哉!今處此而求大功,猶絆良驥之足,而責以千里之任;檻猿猴之勢,而望其巧捷之能者也。 不勝見恤,謹附遣白答,不敢繁辭。 吳質白。 與滿公琰書一首 ※應休璉 璩白:昨者不遺,猥見照臨,雖昔侯生納顧於夷門,毛公受眷於逆旅,無以過也。 外嘉郎君謙下之德,內幸頑才見誠知己,歡欣踴躍,情有無量。 是以奔騁禦仆,宣命周求。 陽書喻於詹何,楊倩說於范武。 故使鮮魚出於潛淵,芳旨發自幽巷,繁俎綺錯,羽爵飛騰,牙曠高徽,義渠哀激。 當此之時,仲孺不辭同產之服,孟公不顧尚書之期。 徒恨宴樂始酣,白日傾夕,驪駒就駕,意不宣展,追惟耿介,迄于明發。 欲遣書,會承來命,知諸君子,復有漳渠之會。 夫漳渠,西有伯陽之館,北有曠野之望,高樹翳朝雲,文禽蔽綠水,沙場夷敞,清風肅穆,是京台之樂也,得無流而不反乎?有事務,須自經營,不獲侍坐,良增邑邑。 因白不悉。 璩白。 與侍郎曹長思書一首 ※應休璉 璩白:足下去後,甚相思想。 叔田有無人之歌,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王肅以宿德顯授,何曾以後進見拔,皆鷹揚虎視,有萬裡之望。 薄援助者,不能追參於高妙,復斂翼於故枝,塊然獨處,有離群之志。 汲黯樂在郎署,何武恥為宰相,千載揆之,知其有由也。 德非陳平,門無結駟之跡;學非揚雄,堂無好事之客;才劣仲舒,無下帷之思;家貧孟公,無置酒之樂。 悲風起於閨闥,紅塵蔽於機榻,幸有袁生,時步玉趾,樵蘇不爨,清談而已,有似周黨之過閔子。 夫皮朽者毛落,川涸者魚逝。 春生者繁華,秋榮者零悴,自然之數,豈有恨哉!聊為大弟陳其苦懷耳。 想還在近,故不益言。 璩白。 與廣川長岑文瑜書一首 ※應休璉 璩白:頃者炎旱,日更增甚,沙礫銷鑠,草木焦卷。 處涼台而有鬱蒸之煩,浴寒水而有灼爛之慘。 宇宙雖廣,無陰以憩。 《雲漢》之詩,何以過此?土龍矯首於玄寺,泥人鶴立於闕裡,修之歷旬,靜無徵效,明勸教之術,非致雨之備也。 知恤下人,躬自暴露,拜起靈壇,勤亦至矣。 昔夏禹之解陽于,殷湯之禱桑林,言未發而水旋流,辭未卒而澤滂沛。 今者,雲重積而復散,雨垂落而復收,得無賢聖殊品,優劣異姿,割發宜及膚,翦爪宜侵肌乎?周征殷而年豐,衛伐邢而致雨。 善否之應,甚於影響,未可以為不然也。 想雅思所未及,謹書起予。 應璩白。 與從弟君苗君冑書一首 ※應休璉 璩報:間者北遊,喜歡無量。 登芒濟河,曠若發蒙。 風伯掃途,雨師灑道,按轡清路,周望山野,亦既至止,酌彼春酒。 接武茅茨,涼過大夏;扶寸餚,味逾方丈。 逍遙陂塘之上,吟詠菀柳之下,結春芳以崇佩,折若華以翳日,弋下高雲之鳥,餌出深淵之魚,蒲且贊善,便稱妙,何其樂哉!雖仲尼忘味於虞韶,楚人流遁於京台,無以過也。 班嗣之書,信不虛矣。 來還京都,塊然獨處。 營宅濱洛,困於囂塵,思樂汶上,發於寤寐。 昔伊尹輟耕,郅惲投竿,思致君於有虞,濟蒸人於塗炭。 而吾方欲秉耒耜於山陽,沉鈎緡於丹水,知其不如古人遠矣。 然山父不貪天地之樂,曾參不慕晉楚之富,亦其志也。 前者邑人念弟無已,欲州郡崇禮,官師授邑,誠美意也。 歷觀前後,來入軍府,至有皓首猶未遇也,徒有饑寒駿奔之勞。 俟河之清,人壽幾何?且宦無金張之援,游無子孟之資,而圖富貴之榮,望殊異之寵,是隴西之遊,越人之射耳。 幸賴先君之靈,免負擔之勤,追蹤丈人,畜鷄種黍,潛精墳籍,立身揚名,斯為可矣。 無或游言,以增邑邑。 郊牧之田,宜以為意,廣開土宇,吾將老焉。 劉杜二生,想數往來。 朱明之期,已復至矣。 相見在近,故不復為書。 慎夏自愛。 璩白。 ●卷四十三·書下 與山巨源絶交書 ※嵇叔夜 康白:足下昔稱吾於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間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屍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第1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昭明文選》
第1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