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臣任稽首言:臣聞馬援奉嫂,不冠不入,汜毓字孤,家無常子。 是以義士節夫,聞之有立。 千載美談,斯為稱首。 臣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謹案、齊故西陽內史劉寅妻范,詣台訴,列稱:出劉氏,二十許年,劉氏喪亡,撫養孤弱,叔郎整,常欲傷害。 侵奪分前奴教子、當伯,並已入眾。 又以錢婢姊妹弟溫,仍留奴自使伯,又奪寅息逡婢綠草,私貨得錢,並不分逡。 寅第二庶息師利,去歲十月,往整田上。 經十二日,整便責范米,六哺食。 米未展送,忽至戶前,隔箔攘拳大罵,突進房中,屏風上取車帷準米去。 二月九日夜,婢采音偷車欄夾杖龍牽,范問失物之意,整便打息逡。 整及母並奴婢等六人來至范屋中,高聲大罵,婢采音舉手查范臂,求攝檢,如訴狀。 輒攝整亡父舊使奴海蛤到台辯問,列稱:整亡父興道,先為零陵郡,得奴婢四人。 分財。 以奴教子乞大息寅。 亡寅後,第二弟整仍奪教子,雲應入眾,整便留自使。 婢姊及弟各準錢五千文,不分逡。 其奴當伯,先是眾奴。 整兄弟未分財之前,整兄寅以當伯貼錢七千,共眾作田。 寅罷西陽郡還,雖未別火食,寅以私錢七千贖當伯,仍使上廣州去。 後寅喪亡,整兄弟後分奴婢,唯餘婢綠草入眾。 整復雲寅未分財贖當伯,又應屬眾。 整意貪得當伯,推綠草與逡。 整規當伯還。 擬欲自取,當伯遂經七年不返。 整疑已死亡不回,更奪取婢綠草,貨得錢七千。 整兄弟及姊共分此錢,又不分逡。 寅妻范雲,當伯是亡夫私贖,應屬息逡。 當伯天監二年六月從廣州還至,整復奪取,雲應充眾,準僱借上廣州四年夫直,今在整處使。 進責整婢采音,劉整兄寅第二息師利,去年十月十二日,忽往整墅停住十二日,整就兄妻范求米六斗哺食。 范未得還,整怒,仍自進范所住,屏風上取車帷為質。 范送米六斗,整即納受。 范今年二月九日夜,失車欄子夾杖龍牽等,范及息逡道是采音所偷,整聞聲仍打逡。 范喚問何意打我兒,整母子爾時便同出中庭,隔箔與范相罵。 婢采音及奴教子、楚玉、法志等四人,于時在整母子左右。 整語采音:其道汝偷車校具,汝何不進裡罵之。 既進爭口,舉手誤查范臂。 車欄夾杖龍牽,實非采音所偷。 進責寅妻范奴苟奴,列娘去二月九日夜,失車欄夾杖龍牽,疑是整婢采音所偷。 苟奴與郎逡往津陽門糴米,遇見采音在津陽門賣車欄龍牽,苟奴登時欲捉取,逡語苟奴,已爾,不須復取。 苟奴隱僻少時,伺視人買龍牽,售五千錢。 苟奴僅隨逡歸宅,不見度錢。 並如采音、苟奴等列狀,粗與范訴相應。 重當伯、教子,列娘被奪,今在整處使,悉與海蛤列不異。 以事訴法,令史潘僧尚議:整若輒略兄子逡分前婢貨賣,及奴教子等私使,若無官令,輒收付近獄測治。 諸所連逮,糹圭應洗之源,委之獄官,悉以法制從事。 如法所稱,整即主。 臣謹案:新除中軍參軍臣劉整、閭閻茸,名教所絶。 直以前代外戚,仕因紈。 惡積釁稔,親舊側目。 理絶通問。 而妄肆醜辭;終夕不寐,而謬加大杖。 薛包分財,取其老弱。 高鳳自穢,爭訟寡嫂。 未見孟嘗之深心,唯文通之偽跡。 昔人睦親,衣無常主。 整之撫侄,食有故人。 何其不能折契鍾庾,而帷交質,人之無情,一何至此! 臣等參議,請以見事免整所除官。 輒勒外收付廷尉法獄治罪,諸所連逮,應洗之源,委之獄官,悉以法制從事。 婢采音不款偷車龍牽,請付獄測實。 其宗長及地界職司,初無糾舉,及諸連逮,請不足申盡。 臣云云,誠惶誠恐以聞。 奏彈王源 ※沈休文 給事黃門侍郎,兼御史中丞,吳興邑中正臣沈約稽首言:臣聞齊大非偶,著乎前誥。 辭霍不婚,垂稱往烈。 若乃交二族之和,辨伉合之義,升降窳隆,誠非一揆。 固宜本其門素,不相奪倫。 使秦晉有匹,涇渭無舛。 自宋氏失禦,禮教雕衰,衣冠之族,日失其序。 姻婭淪雜,罔計廝庶。 販鬻祖曾,以為賈道。 明目腆顏,曾無愧畏。 若夫盛德之胤,世業可懷,欒之家,前徽未遠。 既壯而室,竊貲莫非皂隷;結以行,箕帚咸失其所。 志士聞而傷心,舊老為之嘆息。 自宸歷禦宇,弘革典憲。 雖除舊佈新,而斯風未殄。 陛下所以負興言,思清弊俗者也。 臣實儒品,謬掌天憲。 雖埋輪之志。 無屈權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風聞東海王源,嫁女與富陽滿氏。 源雖人品庸陋,冑實參華。 曾祖雅,位登八命。 祖少卿,內侍帷幄。 父,升采儲闈,亦居清顯。 源頻叨諸府戎禁,豫班通徹。 而姻結好,唯利是求。 玷辱流輩,莫斯為甚。 源人身在遠,輒攝媒人劉嗣之到台辯問。 嗣之列稱:吳郡滿璋之,相承雲是高平舊族,寵奮胤冑。 家計溫足,見為息鸞覓婚。 王源見告窮盡,即索璋之簿閥。 見璋之任王國侍郎,鸞又為王慈吳郡正ト主簿。 源父子因共詳議,判與為婚。 璋之下錢五萬,以為聘禮。 源先喪婦,又以所聘餘直納妾。 如其所列,則與風聞符同。 竊尋璋之姓族,士庶莫辨。 滿奮身殞西朝,胤嗣殄沒,武秋之後,無聞東晉。 其為虛,不言自顯。 王滿連姻,駭物聽,潘楊之睦,有異於此。 且買妾納媵,因聘為資。 施衿之費,化充床策。 鄙情贅行,造次以之。 糾慝繩違,允茲簡裁,源即主。 第10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昭明文選》
第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