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 臣之愚闇,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 今陛下好凌險,射猛獸,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 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功,雖有烏獲、逢蒙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盡為難矣。 是胡越起於轂下,而羌夷接軫也,豈不殆哉!雖萬全無患,然本非天子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馳,猶時有銜橛之變。 而況乎涉豐草,騁丘墟,前有利獸之樂,而內無存變之意,其為害也,不亦難矣!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而樂出萬有一危之涂以為娛,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蓋聞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 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所忽者也。 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臣原陛下留意幸察。 上書諫吳王 ※枚叔 臣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禹無十戶之聚,以王諸侯;湯武之土,不過百里。 上不絶三光之明,下不傷百姓之心者,有王術也。 故父子之道,天性也。 忠臣不避重誅以直諫,則事無遺策,功流萬世。 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之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絶也。 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絶,又重鎮之。 系絶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 其出不出,間不容髮。 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 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今欲極天命之上壽,弊無窮之極樂,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惡其跡,卻背而走,跡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陰而止,影滅跡絶。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 不如絶薪止火而已,不絶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 養由基,楚之善射者也。 去楊葉百步,百發百中。 楊葉之大,加百中焉,可謂善射矣。 然其所止,百步之內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絶其胎,禍何自來?太山之溜穿石,殫極之糹亢斷,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夫銖銖而稱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過。 石稱丈量,徑而寡失。 夫十圍之木,始生而,足可搔而絶,手可擢而抓。 據其未生,先其未形,磨龍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 種樹畜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 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 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 臣原大王熟計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上書重諫吳王 ※枚叔 昔秦西舉胡戎之難,北備榆中之關,南距羌﹂之塞,東當六國之從。 六國乘信陵之籍,明蘇秦之約,厲荊軻之威,併力一心以備秦。 然秦卒禽六國,滅其社稷,而並天下。 是何也?則地利不同,而民輕重不等也。 今漢據全秦之地,兼六國之眾,修戎狄之義,而南朝羌﹂,此其與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 今夫讒諛之臣,為大王計者,不論骨肉之義,民之輕重,國之大小,以為吳禍,此臣所以為大王患也。 夫舉吳兵以訾於漢,譬猶蠅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齒利劍,鋒接,必無事矣。 天下聞吳率失職諸侯,願責先帝之遺約。 今漢親誅其三公,以謝前過,是大王威加於天下,而功越於湯武也。 夫吳有諸侯之位,而富實於天子,有隱匿之名,而居過於中國。 夫漢並二十四郡,十七諸侯,方輸錯出,軍行數千里,不絶於郊,其珍怪不如山東之府;轉粟西鄉,陸行不絶,水行滿河,不如海陵之倉;治上林,雜以離宮,積聚玩好,圈守禽獸,不如長洲之苑;游曲台,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深壁高壘,副以關城,不如江淮之險。 此臣之所為大王樂也。 今大王還兵疾歸,尚得十半。 不然,漢知吳有吞天下之心,赫然加怒,遣羽林黃頭,循江而下,襲大王之都,魯東海絶吳之餉道。 梁王飾車騎,習戰射,積粟固守,以Τ滎陽,待吳之饑。 大王雖欲反都,亦不得已。 夫三淮南之計,不負其約。 齊王殺身以滅其跡,四國不得出兵其郡,趙囚邯鄲,此不可掩,亦已明矣!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國,而制於十里之內矣!張韓將北地,弓高宿左右,兵不得下壁,軍不得太息,臣竊哀之,願大王熟察焉。 詣建平王上書 ※江文通 昔者賤臣叩心,飛霜擊於燕地;庶女告天,振風襲於齊台。 下官每讀其書,未嘗不廢卷流涕。 何者?士有一定之論,女有不易之行,信而見疑,貞而為戮,是以壯夫義士,伏死而不顧者此也。 下官聞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謂徒虛語,乃今知之。 伏原大王暫停左右,少加憐察。 下官本蓬戶桑樞之人,布衣韋帶之士。 退不飾《詩》、《書》以驚愚,進不買名聲於天下。 日者謬得升降承明之闕,出入金華之殿,何常不局影凝嚴,側身扃禁者乎!竊慕大王之義,復為門下之賓。 備鳴盜淺術之餘,豫三五賤伎之末。 大王惠以恩光,顧以顏色,實佩荊卿黃金之賜,竊感豫讓國士之分矣!常欲結纓伏劍,少謝萬一,剖心摩踵,以報所天。 不圖小人固陋,坐貽謗,跡墜昭憲,身恨幽圄,履影弔心,酸鼻痛骨。 第10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昭明文選》
第1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