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作俑,萬人響應,不到十日,竟招集了數千人。 台灣總兵歐陽凱,急議發兵往剿,游擊劉得紫素稱知兵,至是請行。 歐陽凱不許,偏遣一個龐大無能的周應龍,領兵前去。 敵寨距府城只三十里,周應龍沿途停止,三十雖路,走了三日,敵眾依山拒守,應龍也不去攻擊,反縱兵焚掠近村。 村民大憤,相率從賊。 南路奸民杜君英,亦乘此作亂,與朱一貴連合,襲殺鳳山參將苗景龍,府城大震。 歐陽凱帶了劉得紫,及副將許雲,率兵一千五百,親剿一貴,黃殿、李勇、吳外等,出寨迎敵,許雲躍馬陷陣,賊皆闢易,黃殿等都逃入山中。 會水師游擊游崇功,亦自鹿耳門入援,歐陽凱大喜,只道是敵眾膽落,毫不設備。 過了兩日,朱一貴、杜君英合軍大至,遙見塵頭起處,約有數萬人馬,迤邐前來。 清兵先已膽寒,面面相覷。 歐陽凱急出抵禦,正接仗間,把總楊泰立在歐陽凱背後,忽然躍起,將歐陽凱刺落馬下。 劉得紫急忙趨救,不防楊泰又一槍刺來,得紫急閃,坐騎已中了一槍,那馬負痛踣地,把得紫掀落地上,也被叛兵擒住。 霎時官軍大亂,許雲、游崇功攔阻不住,賊軍又圍裹攏來,只得拚命血戰。 到了日中,矢炮俱盡,各手刃數十人,自刎而亡。 於是水師游擊張賢、王鼎等,率兵千餘,戰艦數十艘,逃出澎湖。 台灣道梁文煊,知府王珍等,盡驅港內商舶漁艇,逃出鹿耳門。 周應龍逃得更快,竟遁入內地。 朱一貴進陷台灣府,大掠倉庫,復得鄭氏舊貯炮械硝磺鉛鐵等,非常歡喜。 北路奸民賴池、張岳,亦同日陷諸羅縣,擊殺參將羅萬倉,凡七日而全台陷。 朱一貴大會部眾,犒宴三日,自稱中興王,國號永和,封黃殿為輔國公,兼銜太師,李勇、吳外等為侯,以下封了許多將軍總兵。 袍服不及裁製,戴了一頂明朝冠,便算了事。 裡面擄了無數婦女,充作妃嬪。 一貴左擁右抱,說不盡的快活。 比黃臉婆子何如?台灣百姓,編出一種歌謡道: 頭戴明朝冠,身衣清朝衣。 五月稱永和,六月還康熙。 看了這種謡傳,朱一貴的王位,恐怕是不穩固了。 究竟朱一貴做了幾日台灣王,下回再行詳敘。 達賴轉生,明是佛教欺人之說,狡黠諸徒,利用之以攬權勢,於是真偽達賴之問題生。 內鬨未休,外侮已至,卒至全藏大亂,欺人者適以自欺,亦何益乎?清聖祖既遣將平藏,何不于此時設置賢吏,昌明政教,有以移其風而易其俗?乃復送一無知無識之達賴,入藏坐床,平一時之亂或有餘,平一世之亂則不足,此所謂敷衍目前之計,無怪其旋平旋亂也。 若台灣收入版圖,已數十年,芟荊棘,夷溪洞,用夏變夷,推行風教,吾知數十年內,亦可收功。 乃所用非人,徒知殃民,不知化民,一販鴨徒揭竿作亂,僅七日而全台俱陷,何擾亂之速耶?有清一代,惟聖祖最號英明,而于絶域政教,不甚厝意,遑問自鄶以下乎?閲本回,應令人嘆惜。 第三十回 暢春園聖祖賓天 乾清宮世宗立嗣 第8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演義》
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