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李定國一枝兵,鋒利無前,所到之處,無人敢當。 沅靖武崗全州,統被定國攻破,孔有德忙檄部將沈永忠,出去抵截,不值定國一掃。 永忠退至桂林,定國亦接踵追至。 桂林兵少,有幾個守陴將士,瞧見定國兵到,都靜悄悄的溜脫。 有德不能守禦,奔入府中,偕其妻痛哭一場,雙雙自縊。 可償瞿式耜等性命。 百姓獻了城,定國飛章告捷,使者回來,報稱永曆帝已移駕安隆,封主帥為西寧郡王,定國倒也心喜。 忽報清親王尼堪,率隊至湘,清經略洪承疇,又自江寧至長沙,湖南危急。 定國立率步騎往救,到了辰州,陣斬清降將徐勇,可償何騰蛟性命。 進至衡州,遇著清尼堪大兵。 兩下對仗,定國佯敗,誘清兵追至叢林,一聲號炮,推出無數偉象,張牙舞爪,向清兵亂撲。 這清兵向來沒有見過,頓嚇得魂膽飛揚,逃命都來不及,還管什麼主帥?尼堪正想拍馬回奔,突遇一象衝到,將馬推翻,把尼堪掀倒地下,這象便從尼堪身上騰過,霎時皮破血流,死於非命。 極寫定國,為後文扈駕張本。 定國得了勝仗,暫駐武崗,方思進攻衡州,忽報秦王有使命到來,請至沅州議事。 定國欲行,右軍都督王之邦,出帳諫阻。 定國問他緣由,之邦道:「近聞秦王劫了永曆帝,居安隆所,陽為尊奉,實是禁錮,每日餚饌,很是惡劣,他早已有心篡逆,只怕你王爺一人,此番請至沅州,有何好意?倘或前去,必遭毒手。 」定國道:「我若不去,孫可望必定追來,衡州尚有清兵,兩面夾攻,如何對待?」之邦道:「不如退回廣西,再作後圖。 」定國點頭,謝絶來使,竟引本部向廣西退去,馮雙禮自回。 孫可望得去使回信,不由的心中憤怒,親率人馬追趕;途次遇著劉文秀敗還,方知入川各軍,已被吳三桂殺敗,復臣中箭身亡,川中打仗,用虛寫實,為李定國抬高身份。 驚愕之餘,越加懊惱,沒奈何帶了文秀,向寶慶進發。 中道又會着馮雙禮一同進行。 到了寶慶,巧與清兵相遇。 這清兵就是尼堪部眾,由貝勒屯齊接領,南徇衡永,望見可望軍中的龍旗,隨風飄舞,屯齊即拔箭在手,搭在弓上,颼的一箭,射倒龍旗,立率精騎衝入敵陣。 可望部下,不見帥旗,已自慌張,又經清兵搗入,鋭不可當,便擁着可望逃走。 文秀雙禮,本是不得已相隨,至此亦一齊退去。 可望吃了一場大虧,遁至貴州,搜獲故明宗室,一律殺死,賊性復發。 遂自率內閣六部等官,立太廟,定朝儀,改邱文為八疊,盡易舊制。 一心思想做皇帝。 桂王在安隆聞報,料知可望心變,與中官張福祿,閣老吳貞毓等密商,遣林青陽至廣西,召李定國前來扈駕。 青陽出發,託詞乞假歸葬,一去不還。 桂王等得不耐煩,又差翰林院孔目周官前往催促,不料被馬吉翔得知消息。 馬本孫可望心腹,自然暗報可望,可望立派部將鄭國至安隆,迫桂王交出首謀,曹操、司馬懿尚親自逼宮,可望只令部將進逼,可謂每況愈下。 桂王戰慄不能答。 還虧中官福祿自出承認,明末總算這個中官。 與吳貞毓等同受械繫,由鄭國嚴刑拷訊,共得通謀十八人,即將福祿凌遲,吳貞毓處絞,其餘斬首。 冤冤相湊,林青陽回來複命,亦被鄭國殺死。 鄭國回報可望,可望即遣白文選至安隆劫駕。 桂王聞文選到來,嚇得魂不附體,只是嗚嗚哭泣。 活象一兒女子狀態,安得成中興事業?文選進宮,見桂王神色慘沮,也覺黯然,遂跪奏道:「孫可望遣臣迎駕,原來不懷好意。 臣聞西寧王將到,令他護駕,尚可無慮。 」桂王扶起文選道:「得卿如此,不愧忠臣。 但可望勢力浩大,奈何?」文選道:「可望蓄謀不軌,部下都說他不是,劉文秀已通款西寧了。 他逆我順,何必畏他?」桂王才放了心。 過了數日,果聞定國兵到,即開城延入。 定國恰恭恭敬敬的行了臣禮,桂王喜出望外,親書詔敕,封定國為晉王。 定國即請桂王駕幸雲南,並言劉文秀在雲南待駕,可以無虞。 桂王恨不得立刻脫險,即令定國文選等扈蹕,剋日出發,安安穩穩的到了雲南。 劉文秀果不爽舊約,排隊迎入;進了城,把可望府第改作行宮。 文秀受封為蜀王,文選受封為鞏昌王。 部署甫定,警報遙傳,孫可望興兵犯闕,桂王命文選馳諭可望,與他議和。 可望將文選拘住,偽上奏章,請歸妻孥。 桂王即派人送還可望妻子。 可望因妻子還黔,遂大起兵馬,入犯雲南。 可望部將馬進忠等,多不直可望,與文選定了密計,進說可望道:「文選威名服眾,欲要攻滇,非令他為將不可。 」可望道:「他與李定國勾通,如何可使為將?」馬進忠道:「聞他現已悔過,願為大王效力。 」可望遂命進忠引入文選,文選佯作恭順狀態,一味趨承,喜得可望手舞足蹈,立命文選為大元帥,馬進忠為先鋒,發兵十四萬先行。 留馮雙禮守貴州,自率精兵為後應。 第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演義》
第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