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已黎明,清兵方出寨攻城,忽見城內火光燭天,烈焰飛騰,城上的守兵,已不知去向;隨即緣城而上,逾入城內,把城門洞開。 吳三桂一馬衝入,軍士亦逐隊進城。 外城已拔,內城隨下,皇城已開得洞穿。 三桂率兵到宮前,只見頽垣敗瓦,變成了一個火堆。 三桂遂令軍士撲滅余焰,自己恰急急忙忙的,到了家內。 故廬尚在,人跡杳然。 轉了身,向各處搜尋一番,只有鳩形鵠面的愚夫愚婦,並沒有這個心上人兒。 我亦替他一急。 他亦無心去迎多爾袞,竟領兵出了西門,風馳電掣般追趕李闖。 到了慶都,見李闖後隊不遠,便憤憤的追殺過去。 李闖急令部將左光先、谷大成等,回馬迎戰,不數合,已被三桂軍殺敗,勒馬逃走。 拋棄甲仗無數,擁積道旁,三桂軍搬不勝搬,移不勝移。 等到撥開走路,眼見得闖軍已去遠了。 三桂尚欲前進,祖大壽、孔有德等,已從京城趕到,促令班師。 三桂道:「逐寇如追逃,奈何中止?」大壽道:「這是范老先生意見,說是窮寇勿追,且回都再議。 」三桂猶自遲疑,大壽言:「軍令如山,不應違拗。 」三桂無奈,偕大壽等回見多爾袞。 多爾袞慰勞一番,三桂道:「闖賊害我故君,殺我父母,吳某恨不立誅此賊。 只因軍命難違,姑且從歸,現請仍行往追!」口頭原是忠孝。 多爾袞道:「將軍原不憚勞,軍士已經疲乏,總須休養幾天,方可再出。 」三桂無言可答,只得辭別到家,仍密遣心腹將士,探聽陳圓圓消息。 唸唸不忘此人。 接連兩日,毫無音信,三桂短嘆長吁,悶悶不樂。 忽有一小民求見,三桂召入。 那小民叩見畢,呈上一書,三桂即展讀道: 賤妾陳沅謹上書於我夫主吳將軍麾下:妾以陋姿,猥蒙寵愛,為歡三日,遽別征旌,妾雖留滯京門,魂夢實隨左右。 陌頭之感,不律難宣。 三月終旬,闖賊東來,神京失守,妾以隷于將軍府下,遂遭險難,以國破君亡之際,即以身殉,夫亦何惜?第以未見將軍,心跡莫明,不敢遽死。 闖賊屢圖相犯,妾以死拒。 幸闖賊猶畏將軍,未下毒手,令妾得以瓦全。 妾之偷息以至于今者,皆將軍之賜也。 及闖賊舉兵西走,妾得乘間脫逃,期一見將軍之面,捐軀明志。 乃聞將軍復出追寇,不得已暫寓民家,留身以待。 今幸將軍凱旋,將別後情形,謹陳大略。 伏維垂鑒,書不盡意,死待來命。 看官!這陳圓圓既被李闖擄去,如何李闖西奔,恰把圓圓撇下呢?前未提起,閲者早已懷疑。 原來圓圓秉性聰明,聞三桂來追,李闖欲走,她思破鏡重圓,故意的向李闖面前,說明三桂心跡。 李闖以留住圓圓,可止追軍,並因妻妾多與相嫉,陰阻其行,故圓圓猶得留京,流徙民家。 三桂得了圓圓書,不禁大喜,忙賞小民二百金,這小民恰得了一注橫財。 今兵役肩輿至民家,接回圓圓。 不一時,圓圓已到,款步而入,三桂忙起身相迎。 文姬歸來,丰姿如舊。 圓圓方欲行禮,三桂已將她一把掖住,擁入懷中,與她接了一回吻,真是活寶貝。 才對圓圓道;「不料今日猶得見卿。 」圓圓道:「妾今日得見將軍,已如隔世,惟妾身雖幸保全,左右不無疑慮,請今日死在將軍面前,聊明妾志。 」說畢,已垂下珠淚數滴,把三桂雙手一推,意圖自盡。 一哭一死,這是婦女慣技。 三桂將她緊緊抱住,便道:「我為卿故,間關萬里,日不停馳,今日幸得重會,卿乃欲捨我而死。 卿死,我亦不願再生。 」比君父何如?圓圓嗚咽道:「將軍知妾,未必人人知妾。 」三桂急忙截住道:「我不疑卿,誰敢疑卿!」圓圓道:「將軍如此憐妾,妾不死,無以自白,妾死,又有負將軍,正是生死兩難了。 」三桂着急道:「往事休提,今日是破鏡重圓的日子,當與卿開樽暢飲,細訴離情。 」於是命侍役安排酒餚,到了上房對酌,敘這數月的相思。 妾貌似花,郎情如蜜,金缸影裡,半嚲雲鬟,秋水波中,微含春色。 既而夕陽西下,更鼓隨催,攜手入帳,重療相如渴病,含羞薦枕,長令子建傾心。 此時三桂的心中,全把君父忘卻,未知這位陳圓圓,還記念李闖否?過了數日,少不得從宜從俗,替吳襄開喪受弔。 白馬素車,往來不絶。 嗣聞多爾袞保奏為王,又是改弔為賀,小子也不願細敘了。 且說清攝政王多爾袞入京後,一切佈置,都由範文程、洪承疇酌定。 特志兩人,是《春秋》書法。 范、洪二人,擬就兩道告示,四處張貼。 一道是揭出「除暴救民」四字,覊縻百姓,一道是為崇禎帝發喪,以禮改葬,籠絡百姓。 那時百姓因李闖入京,縱兵為虐,受他姦淫擄掠的苦楚,飲恨的了不得,一聞清兵入城,把闖賊趕出,已是轉悲為喜。 又因清兵不加殺戮,復為故帝發喪,真是感激涕零,達到極點,還有哪個不服呢?小信小惠,已足服人。 多爾袞見人心已靖,急召集民夫,修築宮殿。 武英殿先告竣工,多爾袞升殿入座,擺設前明鑾駕,鳴鐘奏樂,召見百官。 故明大學士馮銓,及應襲恭順侯吳維華,亦率文武群臣,上表稱賀。 富貴固無恙也。 是日,即繕好奏摺,今輔國公屯齊喀和托,及固山額真何洛會,到瀋陽迎接兩宮。 第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演義》
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