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首見《鷄山十景》太子玄關瓊台中懸,已凌灝爽。 玄關上透,更轉虛靈。 棧壁排雲,出沒于煙霞之上。 所稱群玉峰頭,瑤池月下,彷彿在此。 詩一首見《鷄山十景》羅漢絶壁每愛袁石公「補填積雪成新徑,展拓閒雲架小廬」之句。 行羅漢壁,宛然詩中之畫也。 至其崩雲疊翠,人皆面壁,石可點頭,自是一幅西來景,不煩丹青落筆。 詩一首見《鷄山十景》獅林靈泉山下出泉,有渟tíng水積而不流有流,皆不為異,乃泉不出於麓而出於巒,巒不出於坳而出於脊,脊不出於外瀉而出於中垂,中垂不出於旁溢而出於頂灌。 此惟獅林唸佛堂見之,欲不謂之靈不得也。 詩二首見《鷄山十景》放光瑞影川澤之氣,發為光焰,海之蜃樓,谷之光相太陽光通過山間雲霧時衍射成相,俗稱「佛光」,皆自下而上。 放光四面深環,危崖上擁,靈氣攸聚,瑞影斯彰,其與四大比隆,宜也。 然四大亦惟峨眉、五台,其光最異;若九華、普陀,亦止佛燈,未着光相,故放光之瑞影,真四之中,二之上者矣。 詩一首見《鷄山十景》浮屠綰勝三距東環,百剎中峙,扃龍華于雙闕,懸象魏即廟門外雙闕,象即「相」,相示;魏即「巍」,巍然于九重,玉毫遍地,只欠當門一楗,金掌中天,忽成華藏千祥。 既合此尖,永證勝果。 詩二首見《鷄山十景》瀑布騰空匡廬之瀑,不及雁宕,獨得列名四景,以人所共瞻也。 鷄山玉龍瀑布,亦不若猴子峒峽中崖石掩映,然玉龍獨掛山前,漾蕩眾壑,領挈諸勝,與匡廬同,不得分大小觀也。 詩一首見《鷄山十景》傳衣古松鷄山之松,以五鬣liè長毛,此指松毛見奇,參霄蔽隴,碧蔭百里,鬚眉盡綠,然挺直而不虯,巨潤而不古。 而古者常種也,龍鱗鶴氅,橫盤倒垂,纓絡千萬,獨峙于傳衣之前,不意眾美之外,又獨出此一老。 詩一首見《鷄山十景》古洞別天鷄山岩有重門,洞無奧室,獨于山後另闢神境。 蓋山脈至此將盡,更出一番胚胎,令人不可測識。 人所共瞻者,則扃之使不可幾通「及」;人所不到者,則通之示有所入,何山靈之幻乃爾? 詩二首見《鷄山十景》 鷄山志略二 諸寺原始俱以年次為先後。 接待寺嘉靖間,天心和尚跪華首門,遙禮初祖迦葉為師,落髮,乃創此寺于山麓,又建聖峰寺于山半。 其後有寶山禪師得授衣缽即鉢,僧侶所用袈裟和食器,禪宗以之為師承信物。 現在。 講師和雅,住聖峰寺。 聖峰寺寶山禪師建,後嗣和雅。 龍華寺隆慶間,元慶和尚開山,後閣是嗣孫雪亭重建。 前題「石鼓名區」,閣題「水月」。 石鼓,以左峰絶頂高聳,有聲如鼓也。 石鐘寺以樓下掘出石形如鐘,故雲石鐘。 又云以建寺時,側崖有石,風吹如鐘聲。 皆無的據確證。 放光寺嘉靖間,古德無窮禪師,河南人,創建。 護法檀越李中谿先生。 無窮後嗣有歸空禪師,建藏經閣。 閣成,神宗賜《藏》。 寂光寺嘉靖間,古德定堂禪師創建。 檀越李中谿、蘇大雲、趙雪屏三先生俱翰林。 又居士楊碧泉,皈依禪師,捐資建造。 後嗣用周禪師,大興弘敞,又建大覺寺,請無心禪師住持。 後嗣野愚大師現住靜,見曉現住南直中峰,克心現住持。 大覺寺萬曆間,無心禪師奉密旨,賫華嚴寺《藏經》至此,用周請住此寺。 後嗣遍周現在。 幻住庵嘉靖間,寂安禪師創建。 德行具碑紀。 後嗣定光,今名福寧。 現在。 住持妙宗,天香壽九旬。 華嚴寺嘉靖間,南京古德月堂創建。 聖母賜《藏》。 回祿後,有法孫野池重建,參隨張賓軒護法。 那蘭陀寺萬曆間,古德所庵禪師創建。 師尋甸人。 護法檀越黔國武靖公,參隨張賓軒。 後嗣高僧本無,講師了宗、念休,現在。 克徽,在滇省圓通寺。 禪師大力現在。 靜主蘭宗、幹蠱。 常住艮一。 悉檀寺萬曆間,古德本無建。 護法檀越麗府生白木公。 後嗣法潤、弘辨、安仁、體極,住靜白雲。 補處庵嘉靖間,古德廣西如正禪師創建。 後嗣本真、所庵禪師傳記,念誠住持。 西竺寺萬曆間,古德飲光禪師創建。 會燈寺嘉靖間,闊然老師先結靜室,今法嗣朗耀創建叢林,迦葉殿法眷。 大士閣萬曆間,直指沈建立,請古德拙愚禪師住持。 師乃五華、龍泉二寺法眷之主。 後嗣虛宇,現在大士閣中住持。 傳衣寺古圓信庵,古德大機禪師創建,中谿李先生護法。 後嗣映光禪師弘建。 回祿遭火災後,映光後嗣法界重建,即今覺悟住持。 旁建八角庵、圓通庵、慈聖庵、雷雲寺、靜雲庵、淨土庵、開化庵、九蓮寺、報恩寺、白石庵。 萬松庵萬曆間,古德中泉禪師創建,後嗣離微禪師重建,現在。 古迦葉殿羅漢壁靜室廣西禪師印宗禪師幻空禪師獅子林靜室蘭宗禪師大力禪師大靜室野愚禪師旃檀嶺靜室克心禪師九重崖靜室本無禪師大定禪師聞璽禪師各剎碑記《止止庵記》賓州知州黃岡廖自伸記。 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 又《止止庵記》,荊州知府、前翰林庶吉士、監察御史、郡人李元陽,嘉靖三十八年。 《傳衣寺記》長蘆運使、郡人阮尚賓記,萬曆甲辰公元1604年。 《鼎建大士閣三摩禪寺記》知賓州廖自伸記。 萬曆丙午公元1606年。 《重建放光寺銅碑》李元陽記。 《仰高亭記》柱史即御史周茂相記。 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寂光寺傳衣法嗣紀略》雲洱舉人人孫啟祚撰。 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 第3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徐霞客遊記》
第3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