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疑灣甸之界,既東以猛峒,而猛峒以北,杜偉山以南,其西又作何狀?至是而遙見西嶺,又有崇峰一重臂抱于西。 蓋枯柯東嶺老脊之南度者,一由瓦房哨東度脊西南下,其亙反高,夾永昌之流而南下哈思坳;坳之南其脈猶未盡,故亦登、溫板、鷄飛在此脊之西者,猶順寧屬;而其南即東與杜偉山自草房哨度脊者,如椅之交環其臂,其中皆叢沓之山,直下東南,而開峽底于猛峒西坳之伏處,其西正開峽之始,南降三十里而後及猛峒焉。 猛峒富庶,以其屬灣甸境也。 此正西遙望之所及者。 而正南則前夾之頂,至是平等,而猶不能瞰其外,正北則本坡自障之;正東即其過脈分支之處,第見南峽之猶自東北環來也。 又東上五里余,坡脊遂中夾為槽。 路由槽中行裡余,透槽東出,脊乃北轉,其下右壑盤沓如初,而左峽又墜南下之坑,故路隨脊北轉焉。 又一里,脊東有峰中突,稍上,有中火之館,西向倚峰而峙,額日「金馬雄關」,前有兩家,即所謂塘報也。 鋪司、鋪兵之類。 賣腐以供旅人之飯雲,既飯,由館左又東半裡,轉而北透一坳。 其西峰即中火之館所倚者,比其後過脈處,與東峰夾成坳。 由其中北透半裡即東轉,挾過脈東峰之北東向下。 半裡,又臨北壑之上,旋入夾槽中,兩崖如剖,中嵌僅通三尺,而底甚平。 槽上叢木交蔽。 半裡,有倒而橫跨其上者,連兩株,皆如從橋下行,又一里,其跨者巨而低,必傴伏而過焉。 槽南闕同「缺」處猶時時見西墜之峽,最後又見槽北之峽猶西墜也。 共二里,稍東上,逾脊南轉,有架木為門踞嶺東者,為白沙鋪哨。 此南度之脊也,乃右甸東分支南下之第五重。 其脈獨長。 挾西分四支而抱于內,又南度而東南行,與右甸南杜偉山之脊,西夾孟祐河而出於雲州舊城西;又與第六重沿瀾滄南崖之脊,東夾順寧河而出於雲州舊城東;從此南度,紆而西南,折而東南下,東突為順寧郡城,又東南而盡于雲州舊城焉。 由哨門南向稍下,輒聞水聲潺潺,從西南迸峽下,即東北墜坑去,而路從其南東向下,猶有夾槽墜其中。 二里余,出槽,東行岡脊上,於是見北壑之北,則瀾滄南岸之山,紆迴東抱而南,為老脊東之第六支,屏亙于順寧河之東,今謂之東山,即《志》所稱某山也。 其脊南至雲州西南突者,盡于新城西;東北由茅家哨過脈而南者,盡于雲州日城所合二水東下而入瀾滄處。 南壑之南,則即此白沙脊南度東轉,為老脊東之第五支,屏亙于順寧城之西。 今謂之西山,即《志》所稱某山也。 兩山夾塢東南去,而順寧郡城踞其中西山下;西北盤東山之坳,為三台山渡江大道;東南塢盡之隙,則雲州在焉。 此一川大概也,而川中欹側同「窄」,不若永昌、騰越之平展雲。 從岡平行二里,又稍下一里,前有一峰中道而突,穿其坳而上,約一里,有一二家倚坡東,是為望城關,從東南壑中遂見郡城故也。 從此又迤邐下坡,十里,抵坡下。 東出大路,兩度小橋,上一坡,約二里,入郡城新城之北門。 南過郡治前,稍轉東街,則市肆在焉。 又南逾一坡,出南門,半裡而入龍泉寺,寺門亦東向,其地名為舊城,而實無城也。 時寺中開講甫完,僧俗擾擾,余入適當其齋zhài吃飯,遂飽餐之而停擔于內。 初八日晨起,從殿後靜室往叩講師宣講佛法的僧侶,當其止靜,未晤而出。 余時欲趨雲州,雲州有路可達蒙化。 念從此而往,則僱夫尚艱,不若仍返順寧,可省兩日負載。 乃以行李寄住持師達周,以輕囊同仆行。 達師留候飯。 上午,乃出寺前,東隨小溪下川中。 一里,渡亭橋,循東界山麓南行。 三里,稍上一西突之坡,村廬夾道,有普光寺傍東山西向。 又東南半裡,下涉一小澗,仍南上坡,居廬不絶。 已而其山東夾而入,又有小水自東壑來,渡之。 又東南逾一坡,共五里,則大溪之水自西而東折,有亭橋名歸化。 跨之,其水即鳳慶河湯湯大矣。 由橋南里余,漸西南上東突之坡。 上一里,村廬夾道。 倚西山東向,有長窯高倚西坡,東下而西上,是為瓦罐窯。 由其南再越東突之脊一里余,東南下東出之峽一里,又東南上,循西界山麓南行。 再下再上,五里,有一二家倚東突之坡,坡間有小池一方,是為鴨子塘。 又東南五里,岡頭有村,倚西岡東向,是為象莊,此未改流時土酋猛廷瑞畜象之所也。 由其南稍折而下,一里,渡一澗。 其澗懸岡東下,其西山環峽復東。 南上二里,逾其東突之岡,盤之而西南下。 二里,抵西坳下,折而循南岡東上。 盤嘴而南,六里,有坊倚路左,其上有村,曰安樂村。 又東南四里,稍下,有村倚西坡東向,是為鹿塘。 自歸化橋渡溪右。 循西界山行,其南支峰東突,溪流盤峽中;至鹿塘,其下壑稍盤而開,田塍益盛,村廬之踞東西兩山者甚繁,而西坡之鹿塘尤為最雲。 時日才下午,前無宿店,遂止邸樓作記。 初九日平明,飯而行。 仍循西界山南行,八里,西界山忽橫突而東,大溪乃東北折入峽,有小溪自西南山腋來合。 乃舍大溪,溯小溪南半裡,東度小溪石橋,又南半裡,有村三四家倚南山東坳。 由南山躡西坳而上,一里,南逾東突之脊,有茅屋三楹踞脊間,是為把邊關,有兩三家傍之居,即西山之東突者,而溪流則繞其東峽而南焉。 第3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徐霞客遊記》
第3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