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後西循山麓,轉而北入峽中,緣中條而上,一里,大坊跨路,為靈山一會坊,乃按君宋所建者。 於是岡兩旁皆澗水冷冷,喬松落落。 北上盤岡二里,有岐,東北者隨峽,西北者逾嶺;逾嶺者,西峽上二里有瀑布,隨峽者,東峽上二里有龍潭;瀑之北即為大覺,潭之北即為悉檀。 余先皆不知之,見東峽有龍潭坊,遂從之。 盤磴數十折而上,覺深窅險峻,然不見所謂龍潭也。 逾一板橋,見塢北有寺,詢之,知其內為悉檀,前即龍潭,今為壑矣。 時余期行李往大覺,遂西三里,過西竺、龍華而入宿于大覺。 二十三日飯于大覺,即東過悉檀。 悉檀為鷄山最東叢林,後倚九重崖,前臨黑龍潭,而前則回龍兩層環之。 先是省中諸君或稱息潭,或稱雪潭,至是而後知其皆非也。 弘辨、安仁二師迎飯于方丈,即請移館。 余以大覺遍周以足疾期晤相約見面,於是欲少須之等待。 乃還過大覺,西上一里,入寂光寺。 住持者留點。 此中諸大剎,惟此七佛殿左右兩旁俱闢禪堂方丈,與大覺、悉檀並麗。 又稍西半裡,為水月、積行二庵,皆其師用周所遺也,亦頗幽整。 二十四日入晤遍周,方留款而弘辨、安仁來顧,即懇移寓。 遂同過其寺,以靜聞骨懸之寺中古梅間而入。 問仙陀、純白何在,則方監建塔基在其上也。 先是余在唐大來處遇二僧,即殷然以瘞yì埋葬骨事相訂。 及入山,見兩山排闥tà門,東為水口,而獨無一塔,為山中欠不足事。 至是知仙陀督塔工,而未知建於何所。 弘辨指其處,正在回龍環顧間,與余意合。 飯後,遂東南二里,登塔基,晤仙陀。 二十五日自悉檀北上,經無息、無我二庵。 一里,過大乘庵,有小水二派,一自幻住東,一自蘭陀東,俱南向而會于此,為悉檀西派者也。 從二水之中蹶坡上,二里余,東為幻住,今為福寧寺,西岡為蘭陀。 幻住東水,即野愚師靜室東峽所下,與九重崖為界者;幻住西水,即與艮一蘭陀寺夾塢之水,上自莘野靜室,發源於唸佛堂,而為獅子林中峽之水也。 循東岡幻住旁,北向一里而得一靜室,即天香者。 時寺中無人,人訊莘野廬,小沙彌指在盤崖杳藹遙遠不可見的山霧間,當危崖之西。 乃從其後躡崖上,穿林轉磴,俱在深翠中,蓋其地無喬松,惟雜木繽紛,而疊路其間,又一景矣。 數十曲,幾一里,東躡岡,即野愚廬;西緣崖度峽,即莘野廬道。 於是西向傍崖,橫陟半裡,有一靜室高懸峽中,戶扃門戶關閉莫入,是為悉檀寺庫頭所結。 由其前西下蘭陀寺,躡其後而上,又半裡而得莘野靜室。 時知莘野在牟尼山,而其父沈翁在室,及至而其門又扃,知翁別有所過,莫可問。 遂從其左上,又得一靜室。 主僧亦出,有徒在,詢之,則其師為蘭宗也。 又問:「沈翁何在?」曰:「在伊室。 」問:「室何扃?」曰:「偶出,當亦不遠。 」余欲還,以省中所寄書畀之。 其徒曰:「恐再下無覓處,不若留此代致也。 」從之。 又從左峽過珠簾翠壁,躡台入一室,則影空所棲也。 影空不在。 乃從其左橫轉而東,一里,入野愚靜室,所謂大靜室也。 有堂三楹橫其前,下臨絶壁。 其堂窗欞疏朗,如浮坐雲端,可稱幽爽。 室中諸老宿具在。 野愚出迎。 余入詢,則蘭宗、影空及羅漢壁慧心諸靜侶也。 是日野愚設供招諸靜侶,遂留餘飯。 飯後,見余攜書篋,因取篋中書各傳觀之。 蘭宗獨津津不置,蓋曾雲遊過吾地,而潛心文教者。 既乃取道由林中西向羅漢壁,從唸佛堂下過,林翳不知,竟平行而西。 共一里半,有龕在磐石上,入問道。 從其西南半裡,逾一突嘴,即所謂望台也,此支下墜,即結為大覺寺者。 望台之西,山勢內遜,下圍成峽,而旃zhàn檀檀香林之靜室倚之。 峽西又有脈一支,自山尖前拖而下,是為旃檀嶺,即西與羅漢壁分界者。 是脈下墜,即為中支,而寂光、首傳寺倚之,前度息陰軒,東轉而盡于大士閣者也。 由望台平行而西,又二里半而過此嶺。 嶺之西,石崖漸出,高擁于後。 乃折而北上半裡,得碧雲寺。 寺乃北京師諸徒所建,香火雜沓,以慕師而來者眾也。 師所棲真武閣,尚在後崖懸嵌處。 乃從寺後取道,宛轉上之。 半裡,入閣,參叩男女滿閣中,而不見師。 余見閣東有台頗幽,獨探之。 一老僧方濯足其上,余心知為師也,拱而待之。 師即躍而起,把臂呼:「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且詮解詳細解釋之。 手持二襪未穿,且指其胸曰:「余為此中忙甚,襪垢二十年未滌。 」方持襪示余,而男婦聞聲湧至,膜拜舉手加額,長跪而拜不休,台小莫容,則分番迭換。 師與語,言人人殊,及唸佛修果,娓娓不竭。 時以道遠,余先辭出。 見崖後有路可躡,復攀援其上。 轉而東,得一峽上緣,有龕可坐,梯險登之。 復下碧雲庵。 適慧心在,以返悉檀路遙,留余宿。 主寺者以無被難之,蓋其地高寒也。 余乃亟下。 南向二里,過白雲寺,已暮色慾合。 從其北傍中支腋行,路漸平而闊。 二里,過首傳寺,暗中不能物看色。 又東南一里余,過寂光。 一里,過大覺。 又東一里過西竺,與大道別,行松林間,茫不可見。 又二里過悉檀前,幾從龍潭外下,回見燈影,乃轉覓。 抵其門,則前十方堂已早閉不肯啟,叩左側門,乃得入宿焉。 第24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徐霞客遊記》
第2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