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策略:一開始就要下決心,關注競爭狀況和競爭者的資源。 這點表示我要注意自己和別人都擁有什麼,也表示要瞭解降低機會的基本面。 從事新事業時,在瞭解整個狀況之前,不應該採取初步行動,成功的第一步是瞭解達成目的所需要的資源在哪裡,數量有多少。 從一開始,我就設法預測會出現什麼機會,當它出現的時候,我會像獅子一樣撲向它。 而且我還知道,最好是好的敵人。 很多人總喜歡追求最好的東西,而放棄好的東西。 這樣做不是聰明的策略,因為好總是勝過不好。 而現實是,理想的機會很少送上門,卻常常有很多不盡理想,但還算好的機會雖有不足之處,卻絶對遠勝過完全沒有機會。 第二個策略:研究和檢討對手的情況,然後善用這種知識,來形成自己的優勢。 瞭解對手的優點、弱點、做事的風格和性格特點,總能讓我在競爭中擁有優勢。 當然,我也要知道自己是誰。 我用這個策略就曾經讓那個「尾聲只是開始」的發明者卡內基先生甘拜下風。 卡內基先生是當之無愧的鋼鐵巨人,挑戰他就如同挑戰死亡。 但是他的弱點卻能幫上對手的大忙,他固執己見,也許他錢包太鼓了,他總喜歡俯視、低估別人。 他不把我放在眼裡,愚蠢地認為石油行業才是我的舞台,而且他固執地認為只有愚蠢的人才會去幹採礦那一行,因為他認為礦石的價格太過低廉,而且礦石取之不盡。 所以,當我投資採礦業時,他幾乎逢人就不忘譏諷我,說我對鋼鐵業一竅不通,是全美最失敗的投資者。 事實上,卡內基是個只能看到山腰卻望不到山頂的人,他不知道價格是沒有什麼神聖的,重要的東西是價值,如果不能控制採礦業,他那些引以為豪的煉鋼廠就只能移為一堆廢鐵。 在別人不把你高看為對手的時候,就是你為未來競爭賺得最大資本的時候,所以,從一開始,我便放心大膽地全面投資。 衝動勝過慎重,很快這個高傲的鐵匠就發現,那個「以最差投資者而聞名於世的人」控制了鐵礦業,成為了全美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一舉取得了支配地位,要與他分庭抗禮,他坐不住了,只能低聲下氣地向我求和。 在競爭中,首先發現對方弱點並狠命一擊的人,常常是勝者。 第三個策略:你必須擁有正確的心態。 從一開始,你必須下定決心,追求勝利,這表示你必須在道德的限制下,表現得積極無情,因為這種態度直接來自殘忍無情的目標。 第7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洛克斐勒給兒子的信》
第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