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藝、制造業及商業逐漸的發達,是大領主權力瓦解的原因,也是牧師們在歐洲大部分的世俗權力全部瓦解的原因。 象大領主一樣,牧師們在技藝、制造業及商業的生產物中,找到了可用以交換自己所有的原生產物的東西,並且由此發現了自己可以消費其全部收入的方法。 自己既能完全消費自己的所有物,不必分許多給旁人,所以他們的施與,逐漸縮小範圍,他們的款待,也不象先前那樣慷慨、那樣豐盛。 其結果,他們先前那麼多的扈從,由漸漸減少以致全部散去。 為要過著大領主那樣的生活,為要滿足其虛榮和無意識的欲望,這些牧師也想由他們的所有地,獲取較多的地租。 但是,要增加地租,只好答應跟租地人締結佃租契約,這一來,租地人大體上就脫離他們而獨立了。 從此,使下級人民要聽牧師們支配的利害關系,一天天衰微,一天天瓦解。 和那使孩階級人民受大領主支配的利害關系的衰微與瓦解比較,前者的衰微與瓦解,還要來得迅速。 這是因為大部分教會的采地,遠不如大領主領地之多,因此,每個采地的所有者,自己消費其全部收入就更快更容易。 在十四世紀十五世紀的大部分時期,封建諸侯的勢力,在歐洲大部分達於極點。 但牧師們的世俗勢力,即他們曾一度擁有對大多數民眾的絕對支配權,卻在這時就非常衰微了。 教會這時在歐洲大部分的勢力,幾乎就只剩下了心靈上的權威;甚且連這心靈上的權威,也因牧師們慈善不行,款待中輟,而非常薄弱了。 下級人民對於這一階級,再也不視為是他們苦惱的安慰者和貧窮的救濟者了。 在另一方面,富有牧師們的虛榮、奢侈與耗費,又惹起這般下級人民的憤激和嫌惡,因為一向被視為貧民世襲財產的東西,現在竟被這些牧師為自己尋樂而浪費了。 第58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5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