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司的引領者,我在一次董事會上曾真誠倡議:「我們是一家人,我們共享榮辱,我們堅強的手掌托起的是我們共同的事業。 所以,我建議大家,請不要說我應該做什麼,要說我們應該做什麼。 千萬別忘了,我們是合作夥伴,無論做什麼事都是為了我們大家的利益。 」 我的發言感染了查爾斯先生,他第一個回應我:「先生們,我聽懂了,約翰的意思是說,比起‘我’來說,‘我們’更重要,我們是一家人!沒錯!是應該說我們!」 在那一刻,我看到了我們偉大的未來,因為我們已經開始忠於「我們」。 別忘了,人人自私,每個人的天性都是忠於自己,「我」是每個人心中的宗教。 當「我們」取代「我」的時候,它所煥發出的力量將難以估量。 我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就在於我首先經營人了,所有的人。 我與查爾斯先生有著共同的信仰,我們都是虔誠的基督徒。 我喜歡查爾斯先生最喜歡的一句格言:「珍惜時間和金錢。 」我一直以為這是一則凝聚著偉大智慧的箴言。 我相信絶大多數的人都會喜歡它,卻難以將其變成自己思想信念和價值信條,並永遠溶入自己的血液中。 是的,無論一個人積儲了多麼豐富的妙語箴言,也無論他的見解有多高,假使不能利用每一個確實的機會去行動,其性格終不能受到良好的影響。 失去美好的意圖,終是一無所獲。 幾乎人人都知道,能否構築幸福生活,能否實現成功,都與如何利用時間有關。 然而,在很多人那裡,時間是他們的敵人,他們消磨它,抹煞它;但如果誰偷走他們的時間,他們又會大發雷霆,因為時間畢竟是金錢,重要的時間還是生命。 遺憾的是,他們就是不知道如何利用時間。 事實上,這沒有哥倫布先生發現美洲那麼難,重要的是我們要計劃每一天,乃至每一刻,並知道該思考什麼,該如何採取行動。 計劃是我們順應每天情況而生活的依據,它能顯示什麼是可行的。 而要制訂完美的計劃,首先要確認自己想要什麼;還有,每項計劃都要有措施,並要監督成果。 能討諸行動、有成果的計劃才是有價值的計劃。 當然,創造力、自發精神和信念可以化不可能為可能,並突破計劃的限制,所以,不要自囿於計劃之中。 每一刻都是關鍵,每一個決定都影響生命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有下決心的策略。 決心不易下得太快,遇到重要問題時,如果沒有想好最後一步,就永遠不要邁出第一步,要相信總有時間思考問題,也總有時間付諸行動,要有促進計劃成熟的耐心。 但一旦做出決定,就要像鬥士那樣,忠實地去執行。 第6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洛克斐勒給兒子的信》
第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