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官連忙引領而入。 到了龍棚,通事帶番僧一齊跪倒,參駕禮畢,跪在塵埃。 皇爺端相番僧,迥非人類,在寶座用龍腕一指,說:「你這僧人何故罔朕?你奏明辰時登壇,午時下雨。 為何時刻已到,只落了那麼幾點雨,便就天晴?你必須明白奏來。 」番僧見問,連連叩頭道:「目下吉時已過,叩乞龍恩,準其至明日午刻,再行上壇祈禱一陣足雨,普救天下禾苗,以贖不驗之罪。 乞佛爺開天地之恩,赦其毋咎!」通事奏述已畢,皇爺尚未處分。 見天師從禦座之後,轉到聖駕一旁站立,眼望番僧用手一指,叫道:「怪物!你可認得我麼?」番僧正在俯伏,忽聽有人叫他怪物,急抬頭一看,只見禦駕旁首侍立一位道教:年約三旬,精神滿足,生成仙風道骨。 番僧看罷,把兩個大眼一翻,頭一晃,復是滿嘴咿哩哇啦說了幾句。 天師也是聽不分明,忙問通事。 通事答道:「僧人說是未曾會過,不識是誰,請問姓字?」天師聽罷,微微冷笑道:「料你也不知。 我乃祖居江西龍虎山,敕封正乙真人。 自漢迄今,護國佑民,蕩魔除怪。 姓張,料你不識,亦許聞名。 我今特來看你求雨,問你求的雨在何處?」番僧一聽說是天師,猶如半空中打個霹雷,登時魂飛膽落,伏在地下如木雕泥塑,一言不發。 天師見他默而不等,說道:「孽畜,你可知罪?老佛爺為國憂民,設台祈雨。 你膽敢借事生端,來到帝廷欺矇主上,竟敢痴心妄想。 應該回思已往,罪犯天條,疊遭雷擊。 既然躲過,就宜潛心苦煉,改過自新。 仍乃肆行不悛,妄起邪心。 你想太乙真人,有幾個賊子奸臣、旁門邪教能成正果的?況且這畜類所行,不想出身根底,妄想金口御封,要成仙道。 若叫你這等列入仙班,恐天下惑世誣民之術,皆成蓬萊三島仙人矣!你求不下雨來,就該請罪;你反妄奏有人衝破你的法術。 我早知道你縱然求得雨下,亦是無益禾苗,有害百姓。 興妖欺主,該當何罪?你既自尋死路,料難再事姑容。 依我說你速往聖駕之前,將你原形現出。 本爵慈悲,代你叩乞主上體上天好生之德,赦你一條活路,速回水沼苦勵潛修。 若仍是痴迷不醒,聖主一怒,只怕你性命就不保了!那時休怨本爵不施惻隱之心。 」卻說番僧聽罷天師的一番言詞,悚惶之極。 要知如何事?且看下回分解。 第99回 張手雷法台驅邪 擲鐵牌龍潭致雨 話說黑僧伏在龍棚禦座之下,被天師切責,因疑信參半,要試真假,他便暗懷毒計,偷眼看著,覺離他切近,便運足腹中黑氣,對準真人直噴去。 那知天師見他跪在地下不哼不語,早預防他不懷好意。 看他那邊把嘴一張,真人不肯容情,把手一撒,呼嚕嚕!如雷聲震響,萬道霞光,直奔番僧而來,倒將那股黑氣反行捲回。 番僧大吃一驚,知是天師無疑,雙足一跺,旋起一陣黑風,到了龍棚之外,飛奔雲霄。 眾文武正然驚訝,見從禦座後復起一陣香風,金光一閃,隨着黑風直趕將下去。 皇上同眾文武尚不知何故。 寶座上龍顏大怒,望天師說道:「哎呀不好!番僧逃脫去了。 愛卿作速使方略,休叫傷了朕之子民。 」 真人連忙跪倒,口稱:「萬歲!微臣有驚聖駕之罪,乞我主寬恩!」老佛爺龍腕一擺,說道:「此乃愛卿降妖,何罪之有?速平身,施法術擒妖邪要緊。 」天師復又奏道:「萬歲且寬聖憂。 怪物插翅難飛,微臣早已暗遣神將各守方隅。 適纔金光所起,乃是護法靈官追逐妖邪,絶不致貽害百姓。 」皇爺寶座上點頭道:「但願如此,無奈亢旱依然,朕甚覺有愧於心。 愛卿保國佑民,速行施法,祈得一犁甘雨,慰朕如渴之望。 」天師叩頭奏道:「臣食君祿,當報君恩。 臣托我主洪福,仗祖上傳遺,祈一場雨露,以救禾苗枯槁,以安萬民之心。 」皇上聽罷,反憂為喜道:「卿如此,可登雨壇祈禱,快施無窮法力,前去致禱!」真人奏道:「微臣不須登壇,自能致甘霖下降。 」老佛爺問道:「愛卿不用上台,如何求雨?」真人回身取來一物,尊聲:「萬歲,速遣大臣一位,手持此物,飛馬到黑龍潭擲在水中。 不過一二刻,有細雨清風紛紛而降。 」皇上聽天師所言,不知是何法寶。 這等奇驗。 老佛爺接過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黑漆鐵牌:長有七寸,寬約三寸,正面上寫着「洪教敕令」四朱紅字,背面畫着一道符印。 老佛爺看罷,龍心暗道:「這樣一個小鐵牌,如何說便能求得雨下,看來也是難測。 若是不靈,天師豈能虛謊?想來天下孔、張二家,皆有祖傳至道,使後人不能不尊崇奉敬。 朕今看來,這個小鐵牌,定有靈應。 」卻說天師見皇爺看牌沉吟,連忙奏道:「啟我主速降諭旨,派一大員持此物捺在黑龍潭,不可回視,策馬速歸,雨便隨落。 」老佛爺龍心大悅,忙對馬五格諭道:「張愛卿適纔所言,卿可曾聽得明白?」馬大人見聖上問話,連忙到駕前跪倒叩頭,口尊:「萬歲,奴才皆已聞知。 」老佛爺道:「你既知道,即刻擎這鐵牌,速去黑龍潭。 」馬大人叩頭說:「領旨。 」復平身站起,接過鐵牌,退步出了龍棚,忙吩咐家人牽過能行的坐騎,帶一名僕人,一齊扳鞍上馬,如飛而去。 轉眼之間,已到了黑龍潭近處。 棄鐙離鞍,跟人將馬拉過一旁。 馬大人自己走到潭邊。 但見水勢瀠洄,清鑒毫髮。 看罷,急將鐵牌捺在潭裡,連忙撤步回頭,扳鞍上馬,奔回雨壇。 且說黑龍之水,原系與海水相通。 那時龍宮內的水卒,正在潭中巡哨,忽見有一物沉下。 水卒接過一看,乃是一面法牌。 第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施公案》
第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