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臣大聲罵道:「好奸徒!倚勢圖奸!該當何罪?快着大刑伺候。 爾等男女六人聽真:國法無私,本府按律治罪。 禍因郭玉山而起,剛纔本府聽罷六人之言,前後倒也相對的。 就只那郭玉山其情可惡!你替王振娶親之事,實是願意助他銀兩,又外給銀五十兩安家,每月加工銀三兩,再無更改。 」郭玉山答應:「不錯。 」賢臣聞聽,道:「馮朱氏,你女兒給王振為妻,乃系明媒正娶。 內中生事,是郭玉山之過。 可喜你女兒辨出魚龍,保住節操。 本府隱惡揚善。 你女既為王振之妻,還有變動無有?」馮朱氏叩頭說:「大老爺聽稟:先嫁由父母,後嫁出自己。 小婦人不敢作主。 」賢臣又問馮氏。 馮氏含淚說道:「可嘆奴運不好,遇此歹人。 母親恩養十八歲,許配婚姻,嫁鷄隨鷄,終無更改;好馬不備雙鞍,要是重婚,怎麼見人。 皆因婆母不知,變生禍端。 小婦人夫主縱虎入門。 小婦人不恨別人,可惱賊徒!」賢臣說:「好個將錯就錯,貞節有操,惟天可表!本府無不容含,包你意足無怨。 」賢臣下叫:「張媒你是願打願罰?打,五十大板;罰,媒銀退回。 」張媒回答:「小婦人願罰,算是運氣不濟。 銀子無動,還在腰裡帶著。 」回手把二兩銀子取出,遞與公差。 公差接過,送上公案,退下。 賢臣叫聲:「人來,快到玉山鋪,立刻取銀五十兩來。 」玉山跪倒。 賢臣道:「郭玉山,且聽本府定你的罪過。 原替王振娶親,不准反悔;余外幫銀五十兩,每月長工銀三兩。 這就算是你贖罪之項。 本府今且寬恕。 快寫無更改執照一張為憑。 自今以後,不許你與王振穿房入戶來往。 倘自不道,加倍罰銀重處。 」玉山聞聽,情願領罪免刑,連忙討取筆墨硯,鋪在地上,趴伏立刻寫完,雙手上遞。 青衣接過呈上。 賢臣從頭至尾看了一遍,寫的倒也通順。 看罷,又叫:「郝氏,你領銀三十兩;朱氏領銀二十兩。 聽本府的吩咐:你二人領銀子以為安家之費,自今安分度日,婦道不可門前站立。 」又道:「郭玉山,本府今日恕你解部重處之罪,輕罪難饒。 人來,將他拉下,重打三十大板。 」 皂隷答應,不容分說,登時拉下打畢。 又叫:「王振把執照賞你收去。 自今以後,小心留意,不可生事弄非。 」王振答應,接下執照,回手揣在懷中,又復跪下。 賢臣說:「王振,本府瞧你妻母面,恕你重罪。 年輕不思前後,敗壞人倫,輕罪難饒。 人來,把他拉下,重打二十大板。 」賢臣又叫將郝氏、朱氏、馮氏、張媒四個婦人釋放回去。 諸事畢。 賢臣又吩咐書吏作文一道,立刻行到宛平縣,把胡妻不見一案用文關來,帶到私宅中問明他故,請旨定奪。 即將文書作成,命伺候人役,持文到縣提人。 再說賢臣離座下堂,乘轎出衙,關太跟隨至府。 賢臣入內、取出關太訴狀,重新又看,上寫:具稟:小的關太,因無生計,半夜至一山,名曰桃花嶺。 上有唐建桃花古寺一座,甚為寬大。 小的作賊,挖洞進內。 但見屋內空虛,並無銀錢。 正在自怨時衰,忽然逢着怪事:撞見一位公子,在秘室遭難。 見着小的,誤作殺他之人,驚跪在地,哀告求生,說是旗軍,系官宦子弟,父為梅林章京,膝下只他一人,名叫巴州布。 此寺是乃父轄下。 該住持僧慧海,春秋二季上京,與伊父相往來,賓客相待。 伊父供其銀,作其子夏天避暑之所。 伊今歲來寺攻書,住在山上。 適惡僧上京,發售該山樹果。 巴州布寺中乏伴,偶然散步閒游,行經廟後,遇些青春婦女,欲即走避,奈不識路,以致互相逢見。 不料惡僧回寺之後,初尚同用茶飯,既而往內復出,把伊拉到空房,舉刀要命。 巴州布跪求。 惡僧看其父情,留下毒藥等物,令其自死。 免漏風聲,將門鎖上。 如天明不死,仍是刀下傾生。 小的聞言,氣忿在心,隨將來意述明。 公子叫小的救命;又說,惡僧萬惡,還有眾僧,武藝精通。 求民半夜搭救,逃走到京,好告訴他父,啟奏調兵,擒拿惡僧。 小的聽言有理,當即救公子出寺,送至京城。 到家幾日,並無音信。 小的不平,是以來此投書上稟。 賢臣看畢訴呈收起。 又叫關太進書房,復又追問一遍,說:「你有傳家寶刀一口,現在哪裡?拿來我看。 」關太答應,從腰間取出。 只聽叮噹一聲,關太雙手將刀奉上,說:「請大老爺過目。 小的此刀,傳家七代,名曰折鐵倭刀。 祖傳三十六路,變化多端。 」賢臣閃目細看,有詩為證:刀柄可把,利刃吹毛。 倭鋼煉就,上將魂消。 傳家至寶,避邪降妖。 施公看罷交還,關太重新將刀收好,一旁站立。 忽見守門人進書房回話:「外有順天府衙役求見。 」賢臣吩咐令他進來。 不多時帶進,跪下報名:「小的郭起鳳給大老爺叩頭。 」「小的王殿臣叩頭。 小的二人,奉命到宛平縣,把胡妻一案提來。 」 老少二人跪在左右。 公差退下。 賢臣觀看已畢,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84回 翁婿當堂實訴 賢臣問得隱情 再言那人見問,口尊:“大老爺,小的住在護國寺東廊以內。 小的房主,官名都稱按大爺,現為梅林章京。 小人作工,住房一間,工錢五百,夫妻兩口度日。 老妻與房主煮飯,暫作月工。 所生一女,名叫關姐,今年二十過門;這個就是女婿。 第5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施公案》
第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