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頭流淚。 施公又叫:「鳳鳴,董成換金,若有歹意,焉改告進衙門?若非審陶氏女姦情,只怕屈死了董成,永為怨魂。 他果要昧金,勢必逃走;豈有送信,又轉家門。 今日斷令原金復歸本主,倒要你另外加恩於他。 」鳳鳴答應說:「是。 」施公帶笑說:「董成,此事皆因粗心招禍,莫怨上人。 回家千萬莫改忠心,上天不負好人。 」老奴叩首流淚,說:「大老爺尊諭,自當遵行。 」施公大悅,伸手把兩錠金子拿起。 叫聲:「董成把金拿回家去,見了你的主母,加意勤慎,商議度日去罷!」董成謝恩答應,爬起上前接金。 主僕下堂,歡天喜地,出衙而去。 施公吩咐:「書吏,立刻辦文,內有人命重情,送部定罪。 」 施公令該班人役,將陳魁、張義、張氏、陶氏帶出衙去。 才要退堂,又見走進一人跪倒。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82回 小西來報機密 男女進衙告狀 話說那人跪在公案一旁,說:「小的來報機密。 」施公細看來人容貌年紀,約三十以外。 施公看罷。 開言說:“有何機密? 快講!”那人見問,口尊:「大老爺,小的在京都居住。 原籍山西太原縣人。 父母雙全,兄弟三人。 小的姓關名叫關太,懶在家中,安心在京。 父母給小的銀子千兩來京,托夥計經營。 不幸本錢虧盡,無奈學走黑道,全憑折鐵單刀護身。 那晚剛進高山寺,誰曉剛進空房,撞見一人遭難。 太爺,其中詳細,小的有訴呈,一見便明。 」隨即呈上。 賢臣接過一看,大驚道:「關太,本府問你:此事都是眼見嗎?你且起來,下堂等候。 少時到我私宅內,有話問你。 」關太答應退下。 賢臣回手,將呈詞放在靴筒。 又見打外面進來幾個男人,嚷上公堂,紛紛跪下。 賢臣看畢,道:「你們男女,既到本府衙門,不許亂說。 叫一人來說。 」 賢臣說:「那年老的婦人先講。 」老婦聞聽,口尊:「大老爺容稟:小婦人家住後門火神廟邊,後河沿臨街大門。 夫主姓張,名叫張大,終日挑水,五十八歲,並無兒女。 小婦人今年六旬,常與人家說媒,又會接喜,在渣子行程住。 這位奶奶,與小婦相好,當日作過鄰舍。 去歲叫提親事,說的朱家閨女,今年二月過禮,三月間娶親。 是晚半夜,出了怪事。 今日告狀,內有隱情,只是一往之故。 要問別事,只問她便知。 」賢臣問第二名,說:「那婦人把你的情由講來!」那婦人答應說道:「小婦人家住火神廟對過門內,——天師府斜對過。 亡夫姓馮,名叫馮義,在日教學為生。 不幸病故三載,留下兒女。 女兒今年十八;兒子十二。 兒名馮昆玉。 現今母子耐守清貧。 小婦人五十三歲,亡夫五十歲去世。 無靠孤苦,作些針線度日。 兒子作小本買賣。 張媒與女兒提親與王家之子,今年二十。 寡母性善,並無生理。 父已去世,也無親戚。 兒在布店經營。 此子晶貌端正。 家道貧乏,母子端正。 小婦人家道貧寒,女兒長成,無奈應允,行聘過禮,擇期就娶。 郎才女貌,只也罷了。 不料昨日過門,今旦偶出怪事。 女兒發人來叫,提起情由,真真羞煞。 下情只問親家母罷!」 賢臣聞聽,話內必有大變,只問她便知,叫:「那婦人把你的實情申稟上來!」郝氏答說:「大老爺,小婦人郝氏,今年四十四歲;亡夫四十八歲,姓王名玉麟。 他在布店交易。 子名王振,年二十歲。 他父死後,也在布店。 多蒙財東看其父面,周濟我子娶親,算一番好意。 哪知其中有變。 小婦人家住後門方磚口內。 夫主去世四載,兒子進店,每月工銀一兩。 昨日娶媳進門,晚上親朋散後,他倆小夫妻入洞房。 小婦人睡覺,將近半夜光景,忽聽媳婦喊叫。 當道他夫妻不和,小婦人連忙穿衣跑出房門,見一人往外飛跑,天黑看不真。 卻又見兒子從門外而進,勸他媳婦莫要做聲。 新人痛哭,拉住小婦人叫:『娘!』只說『坑殺人了!』小婦人道問其故。 回說:『你兒出去後,又進房。 摸着他,滿嘴鬍鬚,欲與我成親。 被我抓他臉,他就跑,面目無從看真。 』媳婦就要尋死。 小婦人害怕,看守至天明。 請他母到家,共同伸冤。 懇大老爺明鏡高懸,判斷仔細。 」賢臣又問:「你家除汝母子,還有何人?」郝氏回答:「並無別人。 」想來禍都由郭東家所起。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83回 王振吐實話 玉山道真情 王振說:「郭東家原籍太原府,名叫玉山,開布鋪。 小的父親在日,每月工價三兩。 父親去世,小的將鋪接續。 去歲小的商議親事。 一應費用,東家許以相助。 小的回家,告訴母親,是以央媒提親。 他說:『我與你看中一女,住天師府對過,可着媒去說。 』小的應承,輓張媒一說即妥,擇吉三月娶親。 財東他說:『我離家日久,欲要娶親,奈本處不許外鄉之人。 自從看見馮家之女,想成疾病。 此親算我所娶。 給你紋銀五十兩,另續新婚;再加工銀三兩,管你一世不受貧寒。 若要不允,還我財禮,逐出鋪外。 』小的無奈應承,瞞哄母親。 昨晚小的成親之後,故裝出外,他在門首溜進房中。 新人哭喊,手抓口嚷,搶天呼地。 以是今日告狀,全是小的之錯,今情願領罪。 」賢臣聽罷大怒,罵:「王振你這個畜牲該死!世上此事豈可允得的麼?」往下又叫:「郭玉山,偌大年紀,行此傷天害理之事。 」郭玉山回說:「大老爺在上,容小的細稟,那日討帳路過此處,瞧見此女端莊,嗣後想唸得病待死。 因是定計,都是實情。 叩大老爺恩典寬免,以後痛改前非。 」說罷叩首。 第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施公案》
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