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哪個時代和哪個國家,人們總會相互注意性格、意向及行動,總會共同同意,規定並確認關於人們生活行動的許多高尚規則及准則。 到了寫作流行,許多聰明人或自作聰明的人,就自然要努力來增加這些既經確立和受人敬重的准則並表示他們自己對於某種行為為正當、某種行為為不正當的意見。 他們的做法,有時是采用比較虛假的寓言形式,如所謂《伊索寓言》;有時又采用比較單純的箴言形式,如《所羅門金言》,提西奧尼斯及弗西里迪斯的詩,以及希西奧德某一部分作品等。 他們在一個長期內,一味是這樣增加智慧及道德的准則,而從未企圖接一種極明確、很有組織的次序,把它們整理起來。 至於使用一個或幾個可從而推斷它們的原則,有如從自然的原因推斷其結果那樣,把它們聯結綜合起來,那就更談不到。 把各種不同的觀察,用若幹普通原則聯結起來,成為一個有系統的整列,這種優異的做法,最初出現在自然哲學方面的若幹古代簡淺論文中。 往後,與此相類似的事情,亦漸在道德方面出現。 日常生活的各准則,象在自然現象的研究一樣,也按某種有組織的次序整理起來了,並且也用少數共同原理聯結綜合起來了。 研究並說明這些起聯結作用的原則的科學,稱為道德哲學。 各不同作家,給予自然哲學及道德哲學以各種不同的體系。 但是支持他們那些體系的議論,往往全無根據,至多不過是極其無力的蓋然論罷了。 有時,他們的議論,不過是詭辯,除不正確的、曖昧的日常說法外,沒有其他根據。 不論在何時代,思辨體系的采用,都只是關幹瑣細得不能對有常識的人的意見起決定性作用的推論,也就是關於沒有什麼金錢上利害的事情。 詭辯對於人類意見,除關於哲學及思辨方面的事件外,幾乎沒有何等影響,可是對哲學及思辨方面的意見,它的影響往往最大。 各自然哲學體系及道德哲學體系的擁護者,自然要努力暴露異己者議論上的弱點。 在他們相互討論異己者的議論當中,必然會想到蓋然的議論和論證的議論的差異,似是而非的議論和決定性的議論的差異;由這精審嚴核引起的種種觀察,必然會產生一種科學,討論正確的和錯誤的推論的一般原理,這科學就是論理學。 就其起源說,論理學是較遲於物理學及倫理學的,但在古代大部分――雖非全部――哲學學校中,倫理學通常總是先於其他二者的教授。 那時候似有這種想法,要使學生在物理倫理這種非常重要的主題上從事推論,當然不能不預先教他們如何理解正確推論和謬誤推論的差異。 第56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5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