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光道:「這也使得。 」即令軍士把她領到懷古行刑處相見。 那雪娘一見,就相抱而哭,說不盡夫妻的情義。 那莫成道:「你且附耳朵上來,我有話講。 」雪娘忙附耳上去。 莫成道:「我腰下現藏了玉杯在此,你可取去藏過,交與戚老爺收貯,待等老爺回日交還。 」雪娘聞知,旋向莫成腰間取過,藏於身上。 又說了許多的話,又哭個不止。 繼光在座,叱令眾軍士,將那個婦人帶過一邊,立即行刑。 眾軍士領命,將那雪娘扯過一邊去了。 莫成大笑不止,引頸受刑。 繼光在座,不覺掉下淚來。 那差官見了問道:「犯官被獲,立置典刑,大老爺為什麼掉下淚來呢?」繼光道:「上天有好生之德。 今見人死,豈有不下淚之理?」當下劊子手呈上了人頭。 繼光用銀硃筆,點將下來,囚在小木籠之內,復又用封皮封了,交與差官,隨即又具了申復完案文書。 那幾個差官得了莫成的首級,也不曾細看,回到寓中,天已大明。 少頃,戚繼光着人送了申詳的文書過來。 差官對來人道:「犯官還有一個妻氏,怎麼不一併解去見太師爺呢?」差官回衙,以此言對戚繼光說知。 繼光隨請雪娘出來,告知備細。 雪娘道:「既如此,即便請行。 如若到了北京,必當要親殺那二賊,與我的老爺報仇!」戚繼光大喜,以好言慰之。 雪娘抱著半個月的孩兒,慷慨就道。 那些差官看見雪娘抱著個孩子,呱呱的終日啼哭,各不耐煩,便順着手奪了那個孩子,拋在地下,驅押而去。 幸得那些戚府的從人,把那個孩子抱回。 戚繼光見了大喜,僱了乳母,好生撫養。 又唸著莫成乃是一個忠義奴僕,便叫從人去備了棺木,以木作首級,衣冠殮之,葬在荒郊之外,暗暗的作了記號,大大的設一個莫祭功德超度,以報忠義之心。 又令人走到四川,去報與那莫夫人知道,把那孩子附回歸養,取名為寄生。 此是後話。 正是:慘遭傾陷事,誰不痛傷悲? 畢竟不知那個莫懷古他夫妻二人如何報仇雪恨,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回 臣忠士鯁萬古同芳 卻說雪娘隨了差官,回到京城,差官將莫懷古的首級呈了。 湯裱褙此時亦在旁。 世蕃驗看畢後,令裱褙驗看。 裱褙看了道:「此不是莫懷古的首級,此乃是其仆莫成之首級也。 」世蕃便問:「何以分別?」湯裱褙道:「懷古須長,左耳有痣。 今首級須短而耳無痣,此其仆莫成之首級也。 」世蕃大怒,即時差廷尉往黃家營去拿問戚繼光進京,自不必說。 再說那湯裱褙便向世蕃乞雪娘為妻,世蕃即以雪娘賜之。 是夜,湯裱褙大醉,正欲與雪娘成親。 不料雪娘身懷匕首,就帳中刺之,旋亦自刎。 次日,人報雪娘與湯裱褙皆以刀死,世蕃不勝驚訝,只得着人收殮。 及至提到戚繼光到京,責以假首之事,繼光探得雪娘已死,遂堅不承認。 世蕃因見湯裱褙已死,無可對質,況是私事,只得罷了,仍放繼光回任。 後來莫懷古之子,于隆慶年間及第。 莫成之子得莫夫人視如己子,教令讀書,亦中進士。 那莫懷古自從得脫,竟不敢回家,由粵徑航海逃難而去。 後聽嚴家父子破敗逮罪,方纔敢回家中,此是後話。 再說嘉靖皇帝,一日染病沉重,自知不起,乃召嚴嵩等人入內,以太子托之。 遺詔仍以嚴嵩為相國。 嵩等受命訖,帝大叫一聲而崩,壽享六十二。 當日文武百官,請太子掛孝,停梓棺于正殿。 過了三天,嵩等秘不發喪。 張皇后聞知,不勝優懼。 即召一班舊臣,奉太子即位於柩前。 改元隆慶,尊母張後為皇太后,立妃袁氏為皇后。 葬帝于恭陵,頒詔大赦天下。 嚴嵩等心中不安,屢請放回田裡。 帝不准,仍命兼丞相事,拜海瑞為文華殿大學士,遣使往迎。 再說海瑞自到南京,諸務悉心盡理,處事亦屬和平,即諸王亦多敬服。 光陰迅速,不覺在任三年。 這天,海瑞正欲請旨陛見,忽接哀詔,海瑞大哭,即與文武掛孝開喪,設位遙祭。 海瑞聞得新君登極,即修本遣使,參奏嚴嵩父子之罪。 海瑞心憂嚴嵩危國,又不得進京面奏,遂終日憂心如焚,不覺染成一病,乃對夫人曰:「我不幸,今與你中道分別。 我自出仕以來,歷任封疆,卻未曾受民間一絲一綫。 今有紅袍一件,貯于箱中。 倘我死後,當以此袍為殮,亦表我生平之耿介也。 」 說畢而終。 夫人大哭,即遵遺命,將此大紅袍蔽瑞之屍,備棺而殮。 諸王聞知,各皆悲泣,俱來弔唁。 張夫人搜檢行匣,竟無分文,遂不得還鄉。 諸王飛章具奏。 且說賫恩旨之使,一日到了南京,聞知海瑞已死,嘆惜不已。 回京覆命,稱說海瑞一身別無長物,臨殆只有大紅布袍一領蔽屍。 其家眷貧不能回粵,現在南京落魄。 天子聞奏,念其忠勤耿直,敕賜謚曰忠介,命本省撥帑項銀一萬兩,送海瑞靈柩回籍安葬,追贈少保。 及閲海瑞奏,乃參嚴嵩父子之事,旋有許多廷臣參劾嚴之黨羽,天子大怒。 立下嵩與世蕃、張、趙等於獄,百姓無不歡喜。 從此天下肅靖矣。 後人有待贊海公之忠心愛國,其詩曰:正氣貫天日,艱難國運時。 忠心盟白水,赤膽古今稀。 又有短章以贊之云: 五指靈鐘岳,華芳冠四時。 如撐憑指掌,得此可掙持。 時有顛道人,有無題詩十首: 其一 一簾花影拂輕塵,路認仙源未隔津。 密約夜深能待我,膽大心細善防人。 喜無鸚鵡偷傳語,剩有流鶯解惜春。 形跡怕教同侶妒,囑郎見面不相親。 其二 慚愧題橋乏妙才,枉將心事訴妝台。 津非少婦偏能妒,山豈彭郎易起猜? 底事妄傳仙子降,何曾親見洛神來? 第1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海瑞傳》
第1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