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笑道:「因是沒可消遣的,待我說來。 那『閻王渡』主,姓周名大章,此人生來好勇剛強,兩臂有千斤之力,又是一個破落戶。 他早先為人仗義疏財,專肯結交英雄好漢,情願把這一副傢俬花消了,結下這許多朋友。 又好相識衙門中的差役,所以他就有意作奸犯科,衙門裡亦將委曲從他。 如此,數年以來,這周大章不知犯了多少重案,官府雖知而不辦,各衙門俱為護衛。 所以他便占了這個碼頭,將從前的渡船多皆逐去,自己起造了一隻大船,日只一歸,夜只一往。 百人為率,多亦不落,少也不開。 若有人說那些不知世務的話,在碼頭上包管有禍。 所以人多畏懼,改他為『閻王渡』,連官府也不敢征他渡稅。 我看你是個外江人,不曉得其中利害,故說飭知。 在此間少要多嘴,自招禍患呢!」海瑞道:「難道這周大章就沒有家小的,一味在碼頭胡閙麼?」老者道:「怎麼沒有?現在前面獅子坡居住,他家還有人呢!」海瑞道:「還有何人?」老者道:「老母,幼妹。 」海瑞道:「既有相牽,就該體念骨肉之情,怎麼又橫行?一朝犯法,只恐悔之無及。 」老者道:「休要管他,他自有無邊的法力呢!我們且到那裡等渡去罷。 」正是: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老者與海瑞作別,乃往碼頭去了。 海瑞自思:「據老者之言,確確有據。 但這周大章既有家眷在岸,我何不到彼家中探其虛實,好叫差人前來拿獲?」遂不回碼頭,竟大踏步向着老者所指之地行去。 只見沿河一帶俱是人家,細詢周大章的住址,俱言:「彼家現在前面居住。 過了此街,到屋宇盡頭之處,約一里外便是溪源。 此地並無別家,惟有茅屋三間,就是周大章屋了。 」 海瑞聽了不勝之喜,急忙向着河邊而來,果見一帶俱是人家。 及走至郊外,望見一片野地,獨有三間茅屋。 海瑞自思:「此必周大章的家了。 」遂挺身向前,只見雙扉緊閉,似甚寂寥。 海瑞又不敢叩門,只得在對門河邊坐下。 少頃,見一個婦人,開門出來,手提水桶,約有六十餘歲,走到河邊汲水。 海瑞自思:「此必大章之母也。 我若去探消息,就在此人身上。 」 乃故意作出嗟嘆之聲。 這余氏亦聽得明白,不覺動了側隱之心,便問道:「這位客官,我看你不是這裡人,怎麼在此長嘆?」海瑞道:“小子乃是粵東人氏,只因為有個密友,在此貿易參茸生意,小子特來投他。 誰想這朋友于正月間已經回粵東去了。 小子盤纏用盡,寸步難行,只得沿路訪找鄉親,望其念些鄉情,少助資斧,俾得藉此回家。 今我一路飄泊至此,自忖身上並五分文,又不敢客寓居住,只得在此坐著,但不知今夜寄宿何處也!” 余氏見他說得可憐,說道:「你在此也無用,倒不如及早前往,找尋個把鄉親,幫你三文二文,也是好的。 」海瑞假泣道:「小子亦知如此甚好,但是囊中如洗,怎生行走?況且昨日就沒有吃飯,今早起來,又走了許多路,如今覺得身子空虛,竟走不動了。 」余氏嘆道:「你既是饑餓不起,也罷,隨我進去,待我弄飯你食。 暫且舍下權宿一宵,明日一早起行罷。 」海瑞道:「多謝姥姥,尊姓何名?」余氏道:「我先夫姓周,老身余氏。 」海瑞道:「聽姥姥說來,姥姥是孀居了。 可有幾位令郎、令嬡?」余氏道:「有一子一女。 兒名大章,在這村前擺渡養生。 請問客人尊姓大名?」 欲知海瑞如何答應,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八回 黃堂守結連賊魁 卻說余氏憐念海公孤旅無依,慨然動念,遂將海公喚到家中,留其過宿,周濟酒飯。 當下海公謝了,便隨着余氏進了茅屋。 余氏提水進來,復來問道:「適間忙了,未曾請教尊姓大名。 」海公道:「小子姓鐘名生,乃是廣東海康人。 」余氏道:「原來是個大邊省人,不遠數千里而來,亦云苦矣。 那邊小房空着,請貴駕到裡面暫屈一宵,少頃茶飯便到。 」海公再拜謝之,便隨着余氏進內。 只見一間小小茅房,正麵舖着一張土炕,兩邊擺了竹椅,壁上有架,上面放著許多槍刀器械,白閃閃的鋒利無比,令人心膽俱寒。 海瑞想道:「這就是賊人兇器了。 」 少頃,余氏拿了一碗飯,四碟葷菜出來,俱系些珍惜之品。 海瑞謝道:「多承媽媽厚惠,小子何以報德!」余氏道:「偶爾方便,何須介意?」海瑞便將菜物略用了些,就罷了。 余氏道:「你既苦饑,為什麼只用這些?難道是嫌粗糲,不堪下嚥耶?」 海瑞道:「我聞古人有云:『饑食過飽,必隕命。 』小子已餓三天,若是飽餐一頓,未免有累,故寧可少食。 」余氏笑道:「這也說得有理。 」徐徐將傢伙收了進去,掌出燈來,放在桌上,說道:「你且在此安歇,明日用了早膳才去。 」海瑞道:「今已打攪不安,哪敢再擾尊廚?」余氏道:「行得方便且方便。 」帶笑而去,把房門反扣了。 海公坐在燈下,自思:「余氏為人還近人情,可憐其子法外營生,波及其母。 將來破案之時,我必格外寬恕,報以一飯之德。 但如今坐在這裡,也是無用。 對著這個客堂有何益處?我卻來錯了。 」輾轉沉思,愈加煩惱,哪裡睡得着?忽見案頭放著一札,海公便拿起來看,只見上面有「周大章老兄手披」數字。 海公便取出書箋來看。 上寫着:前者接得尊諭云云。 但此案現據失主黃三小稱,伊夜過渡船,背負紋銀七百兩,過了對岸時已三更。 正行之際,忽聞後面追呼之聲,轉瞬十餘人直至,將彼銀子搶去淨盡。 第8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海瑞傳》
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