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那張皇后正在深宮,忽見馮保氣喘喘的急奔而來,說道:「禍事到了!」張後是個受過驚恐的人,聽了這一句說話,嚇得魂不附體,急問道:「到底為著甚麼?快些說來。 」馮保道:「如天大事,難道娘娘還不知道麼?」張後道:「我在這深宮內院,知道甚麼來?有話快說,免得狐疑!」馮保道:「今早聖駕在娘娘這裡出宮,剛出到復道,突遇刺客走來,幸喜侍衛官捉住。 這人姓陳名春,乃是山東青州人氏,供稱曾與奴才相好,因而娘娘、太子與伊相議,教他伺便弒君,一一說出。 如今皇上將這陳春發往三法司會勘去了。 但不知究是何人所使,致累內院,此特來報知。 」 張後聽得此言,吃驚不小,指着蒼天說道:「那個天殺的,這般狠毒,要害我母子性命!」馮保道:「這也不妨。 如今娘娘何不領着太子,一同前往,到萬歲爺跟前問個明白,卻不是好?」 張後點頭稱善,即令馮保到青宮來請太子。 太子聽得母后傳宣,即便趨赴。 比及見了娘娘,娘娘說道:「你的大禍臨身,你可知否?」 太子聽了這一句,卻不知話從哪裡說起,獃了好一會,復問道:「母后,到底為著什麼,說起這話來?」張後道:「你只曉得在青宮誦詩,卻不知這禍事呢!」遂將馮保所言,備細說知。 太子聽了,嚇得三魂飄渺,七魄悠揚,自思:「這樁罪案,卻也不小,似此則我母子無活命矣!」乃向張後而泣。 馮保在旁也覺不安,進曰:「娘娘、殿下,且止悲淚,事當從長計議才是。 」太子道:「你有何策,可解此危?」馮保道:「亦無別策,惟殿下與娘娘即當詣皇上面剖是非,庶或皇上恩愛不究,也未可知。 」張後點頭,乃攜着太子望着帝處而來。 于路十分驚懼,馮保亦不離左右。 帝恰好在焚椒閣內,獨自一人坐著。 張皇后母子進閣,俯伏于地面泣。 帝令平身,問道:「卿與我兒何故如此?」張皇后與太子、馮保皆免冠奏道:「臣等死罪,今突遭誣陷,因來匍叩金階,歷表清白,伏惟陛下察之。 」帝隨道:「卿乃朕之內助,兒乃國之儲貳,豈不深愛耶?且起來說話。 」張皇后與太子、馮保謝過了恩,起來侍立帝側。 帝道:「你們所憂者,不過因陳春之事而已,然朕雖不讀書,亦頗明理,豈有受囑切而一口便說某人所囑者?朕未之信也。 但該陳春口口聲稱與馮保交好,輾轉傳言,然亦在理者。 此事當細研訊之,務得其實。 」 太子復奏道:「臣蒙榮養之恩,于令一十有餘見,然時時躬侍聖躬,又何暇得與別人排徊?此事還望聖上詳察。 」皇上笑道:「令據陳某所供,干累內院,朕固不信。 然以弒逆大罪,不得不發與法司會勘。 你且回宮,朕自有處。 」太子山呼叩謝,回宮而去。 張皇后甚屬不安,馮保亦甚惶恐。 帝皆叱令各回所處:「朕已明白了,決不為你等害也。 」張皇后與馮保各各謝恩,便即退回,正是:君命無妄僭,子孝父已寬。 畢竟皇上打發三人去後,還有何說,下文分解。 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離正直 卻說帝令太子與張後、馮保三人各退之後,自思:「觀此情形,實不幹他母子之事。 若說沒有人引誘,這陳春怎麼得進宮?事屬狐疑,到底莫釋。 」乃召嚴嵩進宮,問其審出陳春實情否。 嚴嵩奏道:「陳春口供干連內院,臣正無設法之處,所以未曾得其確據。 昨着刑部司獄收管,仍待復訊。 」帝道:「此事雖乃陳春行刺有據,然彼有牽連內宮,朕家人父子豈骨肉自戕賊耶?此決不得以此定讞者,惟當究其主使實在之人可也。 」 嚴嵩道:「臣亦這般疑議。 惟趙文華以陳春乃一介愚民,非有宮中擅能出入者引誘入內,陳春焉得直進宮門?所以只將陳春重責,而陳春則故意詐死,臣等不得已暫且緩訊,押于獄中,再行定奪。 」帝道:「姑且研悉其情,幸勿造次,致謗宮廷。 」 嚴嵩唯唯領旨而出,心中悶悶不樂,恐怕一朝敗露,豈不弄巧反拙耶?及至府中人報,陳春已于昨夜死於獄中,嚴嵩方纔放心。 這是沒得敗露的了,已成死供,再不能翻案的,暫且不提。 再說海瑞平定了南交,與指揮商酌定善後事宜,便起程回京覆命。 循着舊路而行,在路風餐露宿,夜住曉行,不必多贅。 由粵至京,七千餘里,虧他歷盡馳驅,二月有餘,方纔到得盛京。 先在丞相府銷了差名,然後見帝覆命。 帝見海瑞降夷回京,乃細詢其形:「如何到彼寨中宣讀聖旨之處,卿可備細奏朕知道。 」海瑞遂將到粵西與指揮如何商議,復如何定計燒燬番人糧草,致彼糧盡遁去;即刻連夜追到某地,開讀聖渝,瑚元大喜,深以悔罪,拜受恩眷,逐一告知。 帝喜甚,當殿賜酒與瑞慰勞,即擢海瑞為都察御史,留京辦事。 海瑞謝恩出朝,即日上任視事。 此時,嚴嵩正自與張居正、趙文華一班人朋比為奸,今見海公突任京秩,又升都察御史,這京都多少官員,為都察御史最堪畏懼的。 三日一奏利弊,凡有大小官員,以及宗室親王,若有作奸犯科,皆由都察御史參劾。 所以嚴嵩與張居正等,俱不得安。 時又有行刺一案,正在狐疑之際,恰好胡正道與海瑞同衙辦事,未免把這宗案情對他細說。 海瑞道:「這必是奸賊所為!皇上怎麼發落?」胡正說:「皇上明知此事不足為據,只因陳春死於獄中,無可對質之處,所以皇上草草了事,也不提及了。 」 海瑞道:「豈有此理!若不嚴行徹究,則將來必效尤。 」 第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海瑞傳》
第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