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說,都要求他占算。 海瑞一一贈之,左撞右盤,自然有幾分合著。 直算到點燈時候,恰遇劉東雄出來,那莊丁們見了,急急走開。 東雄見了海瑞卻不認得,便問眾莊丁道:「這是什麼人?你們在此做什麼?」莊丁道:「他是算命的,偶來此觀看高興。 遇了小的們叫他占算,果然靈驗非常,再沒一句話假的。 所以大家都叫他推算,直至這個時候,不料撞了大爺。 」海瑞聽他叫大爺,知是東雄,便急急上前作揖道:「小可不知,多有得罪大爺。 」東雄笑道:「他們說你占算十分靈驗,你可與我推算一紙如何?」海瑞乘機道:「大爺提挈是最好的,只是天色黑了,小可還要進城,明日一早來罷。 」東雄笑道:「這時候城門已閉了,你且先與我推算。 這裡很有便鋪,你不必過慮。 」海瑞謝道:「怎好打擾?」東雄道:「這時候諒亦餓矣,且請用晚膳再算罷。 」因對莊丁道:「外面喧嘩,你們可引到紅渠閣去,那裡又清淨,就在那裡擺飯,不論你們哪一個相陪,用了飯我卻來呢。 」海瑞又謝了。 那莊丁便引着海瑞來到閣中,只見那沼裡滿栽紅蓮,一片清香。 進得閣來,明窗淨几,放著文房四寶,瑤琴寶劍。 原來是東雄常坐的所在。 那莊丁搬了一桌酒菜到來,坐以相陪。 海瑞恐怕醉了誤事,卻推不飲酒的,只是用飯。 飯畢,莊丁收拾去了。 少頃,只見兩個絳紗燈籠照東雄而來,海瑞急忙起身迎接。 東雄帶著醉意坐下道:「先生不要拘禮,請坐。 」海瑞坐下。 東雄道:「在下生於戊申年正月初五子時,煩先生直言一算。 」海瑞即將八字排開,推算一回說道:「此乃系雙蝴蝶之格,大富大貴之命也。 」東雄笑道:「先生休獎,須要直言。 」海瑞道:「台造於戊申年所生,戊乃中央之土,土能生金,故主大富;申庚皆金,金旺生水,水旺生財,故斷得大富。 若論『貴』字,得怪勿怪,一生得貴人提挈,至四十一歲必得異路功名,正途則無分也,得官不在三秩之下。 若論子息,三枝送老,但妻室略要少些為妙。 尊駕一生疏財仗義,雖然揮霍,每遇謀望,皆事事如願。 貿易則利倍于本。 此時正交子運,目下雖未用定,卻現有貴人扶持,祿馬暗動,官秩不日就有消息。 壽可至九十。 此是在下直言,幸勿見怪。 」 東雄一邊聽,一邊點頭說道:「先生真是靈驗,所言皆合。 不才仰承祖父所遺,頗稱饒富。 若說『貴』字,在下雖不善讀書,然幸得大貴人與我交好,若論二三品的官秩,他不過吹噓之力,便可為得的。 今歲正月間,曾有信息來知會我,約在明年,可以得官。 今先生之言,恰如親見一般。 尚有小兒及拙荊、小妾的八字,亦求先生一算。 今夜辛苦了,且宿一宵,明起來再推罷。 」海瑞道:「不妨的,夜靜人稀,心清氣靜,更得精神。 請大爺寫下八字,明早來取。 待小可逐一批評如何?」 東雄便將兒子、妻妾八字寫下了,交與海瑞,又說了許多好話,方纔作別道:「先生就在此相屈一宵。 只因今夜功德圓滿,焰口超幽之時,在下要去參佛,不能相陪,先生休怪。 」 海瑞道:「大爺請便。 」東雄別去。 海瑞看見天氣尚早,才交二更,乃挑起燈來,把八字排畢。 少頃,只見一個丫環,十五六歲,捧着一壺香茗、一盤點心進來,放在桌上說道:「這是大娘送來與先生下茶的。 先生為我們推算辛勞,大娘說煩先生留意直言,明日重謝呢!」說罷自去。 海瑞想道:「如此婦人,卻這般有禮,可惜錯配匪人。 」且把門來閉上,自思:「我今日之來,原為著要打探劉東雄的犯罪實跡,好去稟知上憲,如今卻坐在裡面,濟得甚事?」獨坐無聊,只見桌幾上堆着好些書札在內,海瑞即隨手撿一札來看。 事有湊巧,卻是嚴嵩從京來的,其書云:字付東雄老誼台先生閣下。 啟者:前蒙惠我東珠百顆,光潔圓淨,實為罕希之珍。 拜登之下,深銘五內。 貴省巡按熊岳,乃仆門下生也,今將次到任,若是抵省之後,自當來拜候矣。 但彼人地生疏,諸事之中還祈指示。 前者所言關倫氏一案,該撫業已具題,以威逼斃命為定讞,仆駁飭之矣。 至于捐銜一節,朝廷定例,捐二品封典以贈父母則有。 如若捐自身職銜則不許,惟四品可矣。 以仆忖之:莫若來年到京,援例加捐郎中,此際復加捐即用,仆自當以刑、兵兩部掌印握篆為君謀之。 旋以績最,隨奏擢侍郎,則不三年可出外任矣。 如此籌度,不知有當尊意否?如可行之,則賜回示。 俾是日報捐,預為根本,屆期庶毋庸又費周章也。 專此佈達,並候近祺不備。 海瑞看畢,自思道:「這廝真是財可通神。 他竟有本事勾通姦相。 若不早除,他日養成氣候,得了官爵,則天下百姓無遺類矣!但關倫氏到底何人?又見上有『威逼斃命』字樣,此必這廝所犯之案。 上司具題,卻彼賄賂嚴嵩,將案駁回,遂使冤無可伸了。 怎的本縣卻不見有這案卷移交?這就奇了。 將此書且收起,明日卻將為證,奏嵩殺府尊在此書矣。 」 復又翻閲別札,都是各省官員與他來往致候之札,內中有兼敘案件者,有特托夤緣者。 閲至尾後一札,卻是本府的,內云:啟者:前雲關倫氏一案,聞上憲業已具題。 然先生能致意于嚴相,則必奏駁。 但見證之張三姥,矢口不移,將來似難移轉。 今該縣已將該氏押候,必欲令其改供。 而張三姥再四不肯,似此殊礙結案。 前日該令曾有密函來稟,欲在旬日內將該氏鴆卻,以免疑礙。 但該氏一死,則案易於轉動矣。 專此布覆,並候日安不備。 第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海瑞傳》
第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