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三人起來,早已排開盛饌。 小姐情意殷殷,與公子眼角傳情,但見着眾人,不敢說秘情,只言:「奴不奉陪了。 」移步進去了。 三將餓了幾大,一見此佳餚美酒,好不甘甜,如龍取水,似虎爭餐,吃個盡飽大醉方休。 三人用膳已畢,即要告別回營。 當時,日已晡了。 小姐允說:「想必千歲在營中指望,正該早些回去。 」又吩咐小軍牽着馬匹候着三人,命二小軍引路。 小姐說:「奴本該與三位同往,但合山人馬恐有不願投宋,聽其自便。 奴今夜點過名,來日必到。 有煩眾位上達元帥。 」三人連諾起程,小姐送出山門外,作別而去。 這三位將軍出山,順平川大路而走。 時已日落西山,得到營中。 有軍士報知,楊將軍接進,一同坐下言談,又說:「狄元帥眾人已在蒙雲關。 」是夜歇了一夜。 次日,三將拜辭楊將軍,往蒙雲關而來。 先說狄爺與王夫人說:「狄龍三人被山賊擒去,今早不見段小姐回來,定然凶多吉少,不若即發兵去滅焚此山,助着小姐,方知下落。 ”王元帥說:“千歲放心。 我思段紅玉為著令公子的姻緣,她捨命也奪回來。 況此女法力高強,有勝無敗,千歲何須過慮?」 正在言談,有小軍進稟:「三位將軍回來。 」二位元帥大喜,即令傳進。 不一時,三將直至帥堂,一同參見元帥畢,狄爺說:「昨天焦廷貴二人回來說,你三人被擒,今日怎得回來?」張忠說:「元帥,只因出陣,我眾人迷失路途,誤落虎口。 後得段小姐尋到,殺了守山將,救我們回來,皆得此女不惜辛勞之力也。 昨夜,末將等回營,楊將軍說明,方知元帥得了蒙雲關。 段小姐臨別時,多多致意,明日到來。 」張忠說完,三人退出。 狄元帥思量,段小姐到來,如何調停?自覺悶悶不悅。 王元帥一見千歲不樂,說:「如今眾將已回,又得段紅玉平了竹枝山,不用我們吹毛之力,豈不是大喜之事,因何不樂起來?」狄爺說:「元帥,吾所懮者,這段紅玉既與我兒有婚姻之約,若得成就姻緣,有願獻關投降。 當時五將又被擒困于陣中,不能解救,又得武侯夢中指示,往富春山,有老道人指點,得遇于她,面許為婚,所以她破了陣,卻不惜辛勞救出五將,是有功於我大宋。 況此女雖然生長蠻地,卻也美貌超群。 吾兒雖也不才,乃一王侯之子,才貌不弱,豈不是相配佳偶?又有救將一段功勞。 所悔者,本帥不該錯疑于她投降,不應該令她尋找五人,才有狄虎小畜生妄殺她父親之禍。 本帥思量,過意不去,段小姐到來,如何調停,倘若一聞父親被戮無辜,她怎肯罷休,本帥如何答她?此事難於算賬,如何不悶的!」不知王夫人如何答話,怎生設計,段小姐到來,姻緣得就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 慶洞房恩成虛願 露緣故愛反為仇 詩曰: 洞房花燭本姻緣,何故初諧反結冤。 一絲未系因前定,謀事人為成在天。 當下王夫人呼聲:「元帥,事已至此,說不得了。 依妾愚見,即日與大公子完了婚,趁她初時不知其緣由,權且瞞過于她,不然迨緩了數日,一旦回關知二公子之事,必然要報仇雪恨了。 她的神通廣大,法力多端,我營中誰是她的對手?一反起來就不妙了。 趁她不知,與大公子兩下成了親,既知此事,不過是叔嫂爭鬥一場,到底看著手足分上,不至十分反面,又着旁人勸解,自然停安。 千歲意見若何?」狄元帥聽了,點頭說:「多蒙指教。 」即撥令一枝,喚到旗牌:「吩咐眾將與大小三軍,有段小姐問殺段洪之事,俱言不知,若有漏泄半言,即斬首。 」又令中軍:「在城外搭起一座鼓樂亭,俟候着至洞房花燭。 」二事已畢,旗牌、中軍回來交令。 二位元帥商議已畢,退人後堂,將諸事停當,只待段小姐一到,迎接完婚,好瞞其殺父之仇,慢表。 又說劉慶,用席雲帕回汴京,求請穆桂英來破陣。 是日,一同駕雲到了南方,一齊落下雲頭進宋營中。 楊文廣見母親到來,大喜。 母子言談一回,劉慶方知得了蒙雲關,陣又破了。 他要到元帥交令,穆夫人也要同見元帥,二人起程,楊文廣送出營外方回。 二人進蒙雲關,見了元帥,言談一會,又知會了段小姐婚事,也且慢表。 再說段小姐送別三將,到了次日,梳妝了,吩咐眾將兵守住山寨,帶領了葉惠夫婦、一千小軍,提刀上馬,往蒙雲關而來。 行了一會,已過宋營,楊將軍出營會她。 小姐一見,拱手請楊元帥通報:「奴已救出三將,今日回關投降。 」楊將軍說:「原來小姐不知狄元帥眾人俱在蒙雲關了?」小姐說:「原來千歲準我父投順,兵俱扎屯于關內麼?」楊元帥說:「然也。 」說罷帶轉馬,說:「小姐請往,某不陪了。 」拍馬回營去了。 這也是狄爺預先吩咐楊義廣的,猶恐他多問詢出情由。 第4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五虎平南》
第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