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道人呼聲:「千歲,歇一刻間,仍到武侯廟後坐坐,等待段小姐二位到來進香。 你不可見面無情,只待她叩贊完神明,然後千歲在後堂訴說情由,痛哭令公子,小姐一聞知即來與千歲會面。 但令公子與小姐尚有一債未完,小貧道不敢預泄天機,破陣之後便知分曉。 」狄元帥呼聲:「老師,弟子多蒙指點之恩,得勝班師回朝奏聞天子,請旨宣召加封以報老師。 」老道人說:「貧道山野之人,棄紅塵已久,那功名富貴視之如浮雲中,只知閉戶唸經,不管幾間世事。 」狄爺聞知,自知失言,忙上前打拱,呼聲:「老師,弟子一時失言,望祈寬恕。 」老道者起位賠禮,說:「千歲之蒙過厚,貧道福薄耳。 」狄爺又說:「吾今奉旨征南,未分勝敗,我終身之事若何,望祈指示。 」老道人說:「千歲,你乃大宋保國名臣,忠心貫日,天道豈無報之以福祿位!王侯子孫歷蔭永無災殃,何須過慮。 」狄爺點頭稱是:「人生只要忠孝兩全,禍福機關何暇計及。 」老道人又呼:「千歲,段小姐將至了,你到廟中等待方好。 」狄爺、石將軍聽了,一同謝了道人,辭別他回到廟中。 只聞眾道士說:「蘆台關二位小姐到來進香。 ”狄爺二人隱于殿後,只見兵丁數十人擁護,使女排開禮物焚起香燭。 只見二位小姐進上大殿中,一同恭身下跪,吩咐屏退從人去了。 二人各有稟祝。 狄爺早聽段小姐祝言:「弟子段紅玉,只因大宋來征伐,奴用法困了大宋將兵已有五月餘,後至楊門王懷女帶來小將軍狄龍,與奴許下婚姻之約。 但兩為敵國,父親不允投降,至婚姻蹉跎未遂。 今藉漢相威靈扶持得遂,情願重修廟宇,再塑金軀。 」此時,狄爺一一聽得明白,暗暗大悅,登時想起老道之言。 小姐正參神已畢,忽聞內廂咨嘆之聲,靜聽口口聲聲哭叫「狄龍兒子」,心想:「莫非是宋元戎狄青到來此山進香?他的言辭正是中國之音,莫非狄公子困于陣中,是以前來叩訴神明保護?」正想之間,又聞呼聲:「元帥不必懮心,死生皆由天命,公子雖然困于陣中,倘楊家穆桂英一到,可破此陣了。 」又聞:「雖然如此,但父子天性,我怎能放心?穆桂英不知何日到來破陣。 」又聞說:「昔日蒙雲關段小姐與公子兩下訂了婚姻,因何至今不見回音?這事小弟不明。 」只聞說道:“這是我狄青沒有造化。 被不肖子狄虎在戰場之上羞慚了她數言,將小姐氣走了,是以姻緣不就。 苦當時錯了這個機會,方纔有妖僧佈陣之強,困了我兒與眾將,至今不知生死,無奈前來望救于神聖的。 」 此時段小姐聽了,又驚又喜,說:「此人原乃宋元帥也。 我何不面見他,救了狄公子成就婚事。 賢妹,你道如何?」王蘭英說:「姐姐既言此人乃狄青,正是機會不可失的。 」小姐遂進後廂,呼聲:「千歲,段紅玉在此。 若肯施恩,願即歸降,同心協力征南,先去破了純陽陣搭救公子,後勸父一同歸宋建立奇功,不知千歲意下如何?」狄爺大喜,說:「小姐既是真心歸降,離卻叛黨,實為可喜。 本帥成功回朝奏知聖上,你父兄一門受封。 但今小姐破了此陣救出眾將為要。 」小姐說:「千歲放心。 奴一到王和尚那裡,此陣必破的。 」狄爺帶喜說:「如此甚好。 請小姐與本帥回營,好去破陣。 」小姐說:「千歲請先回營。 外面奴同來參神的乃結義妹子蘆台關公主。 奴在此關有月餘,如今與她回去辭別她父母,然後再來破陣。 」狄爺說:「眾將與小兒陷于陣中,度日如年,萬勿遲回方好。 小姐既去,不知幾日回營?」小姐說:「奴計蘆台關、蒙雲關一百五十里相隔,奴不過三天趕回破陣。 千歲不必吩咐,奴自然速至的。 」說完,拜別狄爺,轉出外廂,與王蘭英說知,一同坐轎而去。 有狄爺對石玉說:「賢弟,今得神聖靈感,蠻女投降,你我且謝神聖罷。 」二人轉出拜畢,又向小蓬萊辭別老道人下山。 次日,方同回營。 王元帥調回各路去的孟定國、高明、楊唐二千兵與五十名巡山小軍,續接而回。 狄爺將進香得遇老道人指點、段紅玉允降情由說知。 王元帥說:「她既投降,何不與她同回營?」狄元帥說:「雖允降,只要回至蘆台關辭別王蘭英父母,是以不得同來,大約三天她就到了。 」王元帥大喜:“小姐既降了,不待穆桂英到來,此陣可破。 但她進陣必要兩人的 不表宋營議論。 再說段紅玉在廟祈神,遇見狄元帥當面許她歸降,滿心欣悅,二人說說笑笑已回至蘆台關。 小姐忽然想起一事:「想這王蘭英已然與我結拜姐妹,但要這三顆陰沙方能破陣。 但此乃她隨身至寶,此寶神通廣大,祭起神鬼不能近,豈肯容易與我去破陣?」又思需兩人進陣,方得照應。 思思量量,不覺回關。 進至官房,二人更衣坐下,宮女奉上香茗。 段小姐開言說:「破陣法寶首用陰沙,不知賢妹肯借與愚姐一用否?」公主說:「姐姐,你一心要去救出狄公子,藉此寶貝,但此顆寶沙,鎮守蘆台關全憑此寶。 雖然借你一用即可,倘一失去,非同小可,奴實放心不下。 第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五虎平南》
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