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詔太子就省,擢玄齡子遺愛為右衛中郎將,遺則為朝議大夫,令得及身親見。 越宿,玄齡去世,追贈太尉,予謚文昭,陪葬昭陵。 惟玄齡雖有遺言,終未能輓回主意。 東征事不肯罷撤,又遣番將阿史那社爾,為昆邱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為副,帶同安西都護郭孝恪,司農卿楊弘禮,左武衛將軍李海岸,發鐵勒十三部番兵,共得十萬人,西討龜茲。 社爾引兵出焉耆,進趨龜茲北境。 焉耆國王阿那支,本與龜茲聯盟,聞唐軍入境,倉皇失措,竟棄城走龜茲。 社爾分五路兜剿,逼得阿那支無路可奔,終被唐軍擒住,斬首示威。 龜茲大恐,各城酋長,先後遁去,唐軍長驅直進,如入無人之境。 行次磧石,距龜茲王城三百里,社爾遣伊州刺史韓威先行,右騎衛將軍曹繼叔繼進,各率兵數千騎,進抵多褐,龜茲王訶黎布失畢,帶著大將羯獵顛,有眾五萬,前來迎戰。 威手下不過千騎,恐眾寡不敵,便用一條誘敵計,未戰即走。 布失畢藐視唐軍,麾眾急進,追趕數裡,聽見連珠炮響,殺出一支人馬,當路截住。 看官不必細問,便可知是唐將曹繼叔,布失畢見有援軍,才知中了誘敵計,起初看唐軍甚少,放膽進軍,及遇著繼叔一軍,又疑他有許多埋伏,急欲退避,輕躁者往往如此。 當下策馬返奔,部眾隨潰。 唐將韓曹兩人,合軍追擊,竟達八十餘裡,殺獲無算。 布失畢敗回城中,唐軍即踵至城下,大總管阿史那社爾,又率眾繼至,嚇得布失畢魂膽飛揚,左思右想,無可為計,只得帶了國相那利,大將羯獵顛,突出西門,走保撥換城,社爾留郭孝恪居守,自率大軍追躡布失畢,到了撥換城下,督兵圍攻。 那利羯獵顛,屢次出城突圍,均被唐軍擊退。 一日,那利夜出,來襲唐營,社爾還算有備,麾軍殺出,那利慌忙退去,乘着月黑無光,竟向西奔去,不復回城。 城中失去那利,勢益孤危,社爾乘勢攻入,布失畢與羯獵顛,不及逃奔,同被擒住。 軍中方慶賀大捷,喜氣重重,不料來了郭孝恪急報。 說是那利引着西突厥兵,及餘眾萬人,前來攻城,危急萬分,懇速濟師。 社爾即派韓威曹繼叔兩軍,還救孝恪。 及韓曹兩軍到了都城,城已被陷,郭孝恪陣亡,只有倉部郎中崔義起,還率領守兵,在城內巷戰,韓威先驅殺入,曹繼叔亦隨着進擊,兩軍似虎似龍,把番兵掃了一陣。 那利見不是路,出城逃走。 曹繼叔眼明手快,忙指揮軍士,緊緊的追着那利。 那利沒命的亂跑,所有手下殘眾,被唐軍隨路亂斫,已經十亡七八,他也無暇顧及,專向大山深谷中,跑將進去。 繼叔大呼道:「番賊休走,你道是計策高妙,繞道襲我守軍,偏偏碰着我曹將軍手裡,隨你上天落地,我總要擒了你去。 」那利計策,藉口敘過,以省筆墨。 說至此,從弓袋中取出弓箭,射將過去,颼的一聲,正中那利後項。 那利痛不可忍,跌了一個倒栽蔥。 部眾逃命要緊,也不敢往救,唐軍搶前數步,手到擒來。 繼叔得勝回城,社爾也即還軍,招降遠近小城七百餘。 西突厥安西等國,望風震懾,輸餉犒軍。 社爾立布失畢弟葉護為龜茲王,勒石紀功而還。 太宗受俘紫宸殿,由社爾獻入布失畢及那利羯獵巔,三人匍伏謝罪。 有詔特赦,改館鴻臚寺,拜布失畢為左武衛中郎將。 布失畢等謝恩而出。 太宗顧語侍臣道:「龜茲已平,只突厥殘酋車鼻,屢征不至,還須遣將往討方好哩。 」群臣道:「現在已值暮冬,北方天寒,不便行軍,且俟來春出兵未遲。 」太宗允諾。 轉眼間已是貞觀二十三年,東風解凍,春光熒熒,太宗乃遣右驍衛郎將高侃,征發回紇仆骨各部番眾,往討突厥車鼻可汗去了。 正是: 雄主喜功專黷武,大廷頒詔屢徵兵。 欲知車鼻可汗,是何等支派,得罪唐朝,且至下回續敘。 徐惠,賢妃也,房玄齡,賢相也,內外交諫,不能抑太宗之雄心,甚矣哉,太宗之好大喜功也。 即如王玄策之使天竺,阿史那社爾之伐龜茲,亦屬可已而不已之舉,然玄策為天竺所拒,走入吐蕃,能用以夷制夷之妙算,破名城,縶叛酋,耀武西南,獻俘闕下,而不聞勞一唐兵,調一唐將,玄策誠人傑矣哉!然尚未得破格擢用,僅授一朝散大夫而止,顧于阿史那社爾,及契苾何力諸蕃將,獨任以專閫,授鉞西征,雖得擒渠獲醜,平定西域,而安西都護郭孝恪,竟因是戰死,外此將士之斃命沙場者,當尚不可勝數,一將功成萬骨枯,我為西征軍嘆矣!本回敘入兩疏,前後相映,所以刺太宗也。 因天竺方士之得寵,又銷納宮闈中一段文字,不特加刺,且並加嫉。 文法之中,書法寓焉。 豈特隨事補敘,不少滲漏已哉。 第二十三回 出嬌娃英主升遐 逞姦情帝女謀變 卻說突厥車鼻可汗,原名斛勒,本與突厥同族,世為小可汗。 頡利敗後,突厥餘眾,欲奉他為大可汗,適因薛延陀盛強,車鼻不敢稱尊,率眾投薛延陀。 薛延陀以車鼻本出貴種,且有勇略,為眾所附,將來恐為己患,不如先行下手,殺死了他,免留遺禍,不意為車鼻所偵悉,潛行逃去。 薛延陀發兵追捕,反為車鼻所敗,奔回國中。 車鼻乃就金山北麓,建牙設帳,自稱乙注車鼻可汗,招兵養馬,得三萬騎,常出掠薛延陀境內。 薛延陀被唐破滅,車鼻聲勢益張,遣子沙鉢羅特勒,入貢唐廷,太宗遣還沙鉢羅,令將軍郭廣敬北往,徵車鼻入朝。 車鼻頗加禮待,與廣敬約期入覲。 待廣敬還朝覆命,車鼻竟愆期不至。 第6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史演義》
第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