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里觀望,只見青山削翠,碧崗堆雲。 流水潺盢,澗內聲聲鳴玉珂,飛泉瀑布,洞中隱隱奏瑤琴。 若非道侶修行之所,定有仙翁煉藥之處。 楊公子看來,不覺有趣。 見他緣路傍通,意者有個村居在裡面,看看漸進,行過十許裡,有一樵夫在石崖下刈草。 公子向前施禮,說道:「借問此山是何稱名?山裡亦近個村舍麼?」 樵夫見公子美貌秀麗,便答禮,笑容可掬道:「此山名是二仙山。 山下村居,恰為二十多里。 只過這東山嘴,轉灣有條小石橋,橋東松陰裡,一箭的地,就是紫虛觀,羅真人與公孫一清講道的所。 相公且欲修道經講之人,只從這小路進進罷。 」公子稱謝,心下想道:「山下村居,遠是二十多里,又是亂兵所過之處。 今我肚饑,不如且進上面裡什麼紫虛觀,一來可得一時充饑,二則看他那裡講道罷。 」便別了樵夫,向東抹角,果是小石橋,就到了橋,過了松陰,直到羅真人觀前。 仰見有朱紅牌額,上寫着三個金字書「紫虛觀」。 公子來到觀前,看那二仙山時,果然是好一座仙境。 但見;青松鬱鬱,翠柏森森。 一君白鶴聽經,數個青衣碾藥。 野鹿禦花穿徑去,山猿檠果度岩來。 只此便為真紫府,更于何處覓蓬萊。 公子喝采,稱讚好仙界。 有一個童子,在軒下飼鶴,公子向前揖道:「在下請見。 」那童子熟視無言。 公子復道:「在下遭難的人,為拜真人到此。 願仙童引進,稟白即個。 」童子答道:「真人在松鶴軒內,與一清先生講罷,在雲牀上,相公進見罷。 」乃起身前引,楊公子隨至軒,向前拜兩個禮起居,躬身侍立。 仰看那羅真人時,但見:星冠攢玉葉,鶴氅縷金霞。 蒼然古貌,修行到無漏之天,儼如秀色,服食造長生之境。 氣滿丹田,端的綠腎紫腦,名登玄 ,定知蒼膽青肝。 正是:三更步月鸞聲遠,萬里垂雲鶴背高。 又看那一清先生時,長髯青頰,碧眼方瞳。 每啖安期之衷,曾嘗方朔之桃。 翠眉朱唇,依稀是紫府天尊,素衣青襟,彷彿乎三清道祖。 正是藥爐丹灶學神仙,遁跡河山了萬緣。 此時,那真人問公孫一清道:「此人莫不是咸寧楊孝廉之公子麼?」一清道:「正是其人,今避亂兵而來,道遇樵夫指視而致此了。 」公子心下暗暗驚訝道:「這仙人真真有道學了,那裡知我來歷如此明白了。 」只自拱手而立。 羅真人就命坐道:「你有夙世之緣,今焉到此,姑此留下,就到道途的平。 」隨命道童道:「這公子一夜奔竄,想是肚裡乏了,供他早膳充饑罷。 」童子應聲,隨將仙果珍羞擺上來。 公子另饑了一夜半天,各別的乏,便將果膳着實吃過,漱茶,此與別的膳食有異,自覺口內生香,精神爽明,有似醍醐灌頂。 楊公子就立起身前來,告道:「學生來歷,師父既已明白,無用再瀆。 但願師父,特垂慈悲。 俯賜周全。 是惟學生之願。 」羅真人道:「這個自然,都是前定呢。 」公子再拜,稱:「弟子領教。 」自此,公子在松鶴軒套間小屋子,日見真人講道論經。 有時與道童遊玩二仙山時景。 一日,羅真人坐在雲牀上,朝真養性。 少游恭敬伏侍,向前告道:「弟子自從遇亂上山,蒙仙師收育,塵世之念厭冷了,惟是自此長侍師父講道,便是心願。 但父母遠離,亦非孝理之情。 容弟子歸家,奉我父母一同上山,永為師父出家之弟子,便是師父慈悲了呢。 」真人笑道:「這便是不是了。 人之命數,各有天定。 塵世之人,自有塵世之事了。 他一世一身之事,富貴功業之人,富貴自來逼人有,非人人可求得的。 世外之人,自有出家修養之工,以遂岩穴之志。 今你是紅塵裡事業的人,自然安邦濟世,榮親耀宗,非同小可。 岩穴之棲,講道養真,即你閒管之事。 且你畢竟成真,自有歸宿。 今我有一部《陰符經》,你須留心熟講,當有後日之需用處。 你其勉之。 」隨取牀上一部經文,親手送與。 少游起身,拜受道:「謹受明教。 仙師父即許以紅塵之功業事,伏願更教前程的事。 學生與華陰縣秦家閨女,有唱和詩詞之約,可能遂願于何日乎?」真人道:「婚姻之事,自有月姥之繫繩。 你是封妻蔭子,萬里封候,自然是三妻五妾,各有各人姻緣,自可成就,奚特怎麼一個秦女子之眷眷乎?但天機不可輕泄,你宜順天而候了罷。 」少數復再拜受戒,不敢復問。 真人又道:「音樂是導人氣和神怡,體妥息平之初。 是故大舜聖人之君,彈五弦之琴,能使阜民之財,吹九韶之簫,致有鳳鳥之儀。 男子之所不可不知者,你其知之乎?」少游對道:「樂者,六藝中次於禮者。 學者有非疏忽而有師受,然後可以傳其妙處,至若世俗之音樂,類多詿誤,正聲雅音,有難傳得。 是以不能學得,世間淫佚之聲,不願知了。 」真人道:「善哉言乎,善哉言乎。 道童們呢,過來一個。 」只見那道童應聲來立於前,唱個諾。 真人遂命取匣裡古琴、牀上玉簫來,隨將古樂府微奧之音,次第教授。 少游素是聰明透徹的才,聞一趣,解十音。 不止幾日,已盡得其微奧。 復將《陰符經》日日講頌,多受合闢奇變之旨,亦復精通。 或有認不得的,又承他所授。 真人甚喜,諭道:「日後並自有用時,你其識之。 」少游又拜受命。 自此一連到七個月,光陰倏忽,葭露已換,時值仲秋將盡,少游唸唸父母一別,又經亂離,不能放心。 第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九層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