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聰元年,太宗命偕貝勒嶽託等伐朝鮮,瀕行,上命並討文龍。 師拔義州,分兵攻鐵山,文龍所屯地也,文龍敗走。 進克定州,渡嘉山江,克安州、平壤。 復進次中和,朝鮮國王李倧使迎師。 阿敏與諸貝勒答書數其罪有七,力拒之。 師復進次黃州,倧復遣使來。 阿敏欲遂破其都城,諸貝勒謂宜待其大臣至,蒞盟許平。 總兵李永芳進曰:「我等奉上命仗義而行,前已遺書言遣大臣蒞盟即班師,背之不義。 」阿敏怒,叱之退,師復進次平山,倧走江華島,遣其臣進昌君至軍,阿敏令吹角督進兵。 嶽託乃與濟爾哈朗駐平山,遣副將劉興祚入江華島責倧。 倧遣族弟原昌君覺等詣軍,為設宴。 宴畢,嶽託議還師,阿敏曰:「吾恆慕明帝及朝鮮王城郭宮殿,今既至此,何遽歸耶?我意當留兵屯耕,杜度與我叔侄同居於此。 」杜度變色曰:「上乃我叔,我何肯遠離,何為與爾同居?」濟爾哈朗亦力阻,諸貝勒乃定議許倧盟。 阿敏縱兵掠三日,乃還。 上迎勞於武靖營,賜禦衣一襲。 復從上伐明,圍錦州,攻寧遠,斬明步卒千餘。 四年,師克永平、灤州、遷安、遵化,上命阿敏偕貝勒碩託將五千人駐守。 阿敏駐永平,分遣諸將分守三城,諭降榛子鎮。 明經略孫承宗督兵攻灤州,阿敏遣數百人赴援,收遷安守兵入永平。 明兵攻灤州急,灤州守將固山額真圖爾格等不能支,棄城奔永平,明兵截擊,師死者四百餘。 阿敏令遵化守將固山額真察哈喇等亦棄其城,遂盡殺明將吏降者,屠城民,收其金帛,夜出冷口東還。 上方遣貝勒杜度赴援,聞阿敏等棄四城而歸,上禦殿,集諸貝勒大臣宣諭,罪阿敏等。 阿敏等至,令屯距城十五里,復宣諭詰責。 上念士卒陷敵,感傷墮淚。 越三日,召諸貝勒曰:「阿敏怙惡久矣。 當太祖時,嗾其父欲移居黑 • 大臣集闕下,上禦殿,令貝勒嶽託宣於扯木,太祖坐其父子罪,既而宥之。 其父既終,太祖愛養阿敏如己出,授為和碩貝勒。 及上嗣位,禮待如初。 師征朝鮮,既定盟受質,不原班師,欲與杜度居王京,濟爾哈朗力諫乃止。 此阿敏有異志之見端也。 俘美婦進上,既,復自求之。 上察其觖望,曰:‘奈何以一婦人乖兄弟之好?’以賜總兵冷格里。 伐察哈爾,土謝圖額駙背約與通好,上怒,絶之。 阿敏遺以甲冑鞍轡,且以上語盡告之。 諸貝勒子女婚嫁必聞上,阿敏私以女嫁蒙古貝勒塞特爾,及宴,上不往,常懷怨憤。 太祖時,守邊駐防,原有定界,乃越界移駐黑扯木。 上責以擅棄汛地,將有異志,阿敏不能答。 上出征,令阿敏留守,惟耽逸樂,屢出行獵。 嶽託、豪格出師兵 • 先還,坐受其拜,儼如國君。 及代守永平,妄曰:‘既克城,何故不殺其民?’又明告曰:‘我既來此,豈能令爾等不飽欲而歸?’略榛子鎮,盡掠其財物,又驅降人分給八家為奴。 明兵圍灤州三晝夜,擁兵不親援,屠永平、遷安官民,悉載財帛牲畜以歸。 毀壞基業,議其罪。 僉曰:“當誅。 」命幽之。 留莊六所、園二所、奴僕二十、 • 故令我軍傷殘。 ”命羊五百、牛二十,餘財產悉畀濟爾哈朗。 崇德五年十一月,卒於幽所。 阿敏子六,有爵者五:愛爾禮、固爾瑪琿、恭阿、果 • 、果賴。 愛爾禮、果 • 、果賴皆封鎮國公,愛爾禮坐罪死,果 • 謚端純。 溫簡貝子固爾瑪琿,崇德間,從多爾袞伐明,自京師入山西境,復東至濟南,克城四十餘,封輔國公。 阿敏得罪,奪爵,削宗籍。 順治五年,復封輔國公。 上以其貧乏,賜白金三千。 從濟爾哈朗徇湖廣,破何騰蛟。 師復進攻永興,奪門入,敗明兵,進貝子。 康熙二十年,卒,謚溫簡。 鎮國襄敏公瓦三,固爾瑪琿子。 事聖祖,初封輔國將軍。 從嶽託定湖廣,襲輔國公。 二十一年,授右宗人。 追論攻長沙退縮罪,奪官,仍留爵。 復授鑲藍旗滿州固山額真。 俄羅斯侵據雅克薩,上遣瓦三偕侍郎果丕,會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按治。 尋命固山額真朋春等率師討之,以瓦三統轄黑龍江將士。 二十四年,卒,謚襄敏。 瓦三子齊克塔哈,襲輔國公。 事聖內大臣。 坐事,奪爵。 以固爾瑪琿孫鄂斐襲。 • 祖,征噶爾丹在行。 歷右宗人、都統、領侍征噶爾丹亦在行。 卒,以子鄂齊襲。 事世宗,嘗奉使西藏,宣諭達賴喇嘛,進鎮國公。 授天津水師都統,坐不能約束所部,奪爵。 復起授都統,坐納賂,再奪爵。 恭阿,亦以阿敏得罪,與固爾瑪琿同譴,尋同還宗籍。 順治五年,同徇湖廣,克六十餘城,封鎮國公。 六年,卒於軍。 鄭獻親王濟爾哈朗,舒爾哈齊第六子。 幼育於太祖。 封和碩貝勒。 天命十一年,伐喀爾喀巴林部、紮嚕特部,並有功。 天聰元年,伐朝鮮,朝鮮國王李倧既乞盟,阿敏仍欲攻其國都。 嶽託邀濟爾哈朗議,濟爾哈朗曰:「吾等不宜深入,當駐兵平山以待。 」卒定盟而還。 五月,從上伐明,圍錦州,偕莽古爾泰擊敗明兵。 復移師寧遠,與明總兵滿桂遇,裹創力歸。 三年八月,伐明錦 • 。 二年五月,偕豪格討蒙古固特塔布囊,戮之,收其 • 戰,大敗其州、寧遠,焚其積聚。 十月,上率師自洪山口入,濟爾哈朗偕嶽託攻大安口,夜毀水門以進,擊明馬蘭營援兵。 及旦,明兵立二營山上,濟爾哈朗督兵追擊,五戰皆捷,降馬蘭營、馬蘭口、大安口三營。 引軍趨石門寨,殲明援兵,寨民出降。 會師遵化,薄明都,徇通州張家灣。 四年正月,從上圍永平,擊斬叛將劉興祚,獲其弟興賢。 既克永平,與貝勒薩哈璘駐守,察倉庫,閲士卒,置官吏,傳檄下灤州、遷安。 三月,阿敏代戍,乃引師還。 五年七月,初設六部,濟爾哈朗掌刑部事。 從上圍大淩河,濟爾哈朗督兵收近城台堡千餘人。 七年三月,城岫岩。 五月,明將孔 • 。 六年五月,從征察哈爾,還趨歸化城,收其有德、耿仲明自登州來降,明總兵黃龍以水師邀之,朝鮮兵與會,濟爾哈朗與貝勒阿濟格等勒軍自鎮江迓有德等,明兵引去。 崇德元年四月,封和碩鄭親王。 三年五月,攻寧遠,薄中後所城,明兵不敢出。 移師二千有奇。 五年三月 • 克模龍關及五里堡屯台。 四年五月,略錦州、松山,九戰皆勝,俘其,修義州城。 蒙古多羅特部蘇班岱、阿爾巴岱附於明,屯杏山五里台,請以三十戶來歸。 上命率師千五百人迎之,戒曰:「明兵見我寡,必來戰,可分軍為三隊以行。 」夜過錦州,至杏山,使潛告蘇班岱等攜輜重以行。 旦,明杏山總兵劉周智與錦州、松山守將合兵七千逼我師,濟爾哈朗縱師入敵陣,大敗之,賜禦 • 良馬一。 九月,圍錦州,設伏城南,敵不進,追擊破之。 六年三月,復圍錦州,立八營,掘壕築塹,以困祖大壽。 大壽以蒙古兵守外郛,台吉諾木齊等遣人約獻東關,為大壽所覺,與之戰。 濟爾哈朗督兵薄城,蒙古兵縋以入,據其郛。 遷蒙古六千餘人於義州,降明將八十餘。 上禦篤恭殿宣捷。 四月,敗明援兵。 五月,又敗之,斬級二千。 六月,師還。 九月,復圍錦州。 十二月,洪承疇自松山遣兵夜犯我軍,我。 七年,再圍錦州。 三月,大壽降,隳松山、塔山 • 軍循壕射之,敵敗去,不得入,盡降其、杏山三城以歸,賜鞍馬一、蟒緞百。 八年,世祖即位,命與睿親王多爾袞同輔政。 九月,攻寧遠,拔中後所,並取中前所。 順治元年,王令政事先白睿親王,列銜亦先之。 五月,睿親王率師入山海關,定京師。 十月,封為信義輔政叔王,賜金千、銀萬、緞千疋。 四年二月,以府第逾制,罰銀二千,罷輔政。 五年三月,貝子屯齊、尚善、屯齊喀等訐王諸罪狀,言王當太宗初喪,不舉發大臣謀立肅親王豪格。 召王就質,議罪當死,遂興大獄。 勛臣額亦都、費英東、揚古利諸子侄皆連染,議罪當死,籍沒。 既,改從輕比,王坐降郡王,肅親王豪格遂以幽死。 第12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127頁